怎樣維護寶寶的健康_寶寶成長要注意什麼

養生之道網導讀:

2歲以下的嬰幼兒, 因為處於重要的生長發育階段, 很多家長並沒有注意寶寶的肥胖問題, 反而覺得胖胖的寶寶更可愛。 那麼, 怎樣維護寶寶的健康?下面養生之道網為你介紹怎樣維護寶寶的健康, 看看吧。

肥胖的種類

高胖型絕大部分是吃太多高熱量食物造成的“單純性肥胖”。 但若合併智慧障礙、發育遲緩、低肌肉張力或特殊臉型, 則需要去醫院檢查是否有其他疾病。

矮胖型可能是內分泌疾病引起的“病態性肥胖”, 如甲狀腺低能症、庫欣氏症、生長激素缺乏症、假性副甲狀腺低能症等。

Advertisiment
若有上述情形, 可以帶寶寶去看內分泌科醫師。

14招維護胖寶寶健康

1.哺喂母乳許多研究顯示母乳哺喂的寶寶可以預防肥胖, 而嬰兒配方奶粉容易讓寶寶肥胖。

2.兩餐間不應補充糖水因為甜味容易滿足食欲, 使寶寶正餐的奶水不願意吃, 容易提早進入“厭食期”, 而糖水的營養成分遠不及正常的奶水。 而且糖水在口腔內容易造成蛀牙, 一旦幼時吃慣了甜食後, 日後很難再戒除, 長期下來較容易變成肥胖兒。

3.不要隨便減肥兩歲以下的嬰幼兒, 處於身體發育階段, 所以不需要減肥, 要知道不適當的減輕體重會影響兒童生長。

4.適時添加輔食不要過早幫寶寶添加輔食或是固體食物, 添加輔食的最佳時機是4~6個月大, 且應由嬰兒米麥粉開始添加,

Advertisiment
過早添加容易造成肥胖。

5.把握喝鮮奶最佳時機一般1歲以上的幼兒才能喝市售鮮奶, 建議每天喝2~3杯全脂奶, 不僅能提供足夠的鈣及維生素D, 而且不會造成肥胖。 研究顯示“全脂牛奶”富含高品質蛋白、鈣、維生素A及維生素D, 促進骨頭、牙齒、肌肉發育等。

Advertisiment

6.養成喝水的好習慣避免以飲料(如果汁、汽水、可樂、泡沫紅茶、運動飲料等)代替飲用水。

7.限量果汁果汁一天只能限制在120~180毫升以下, 而且是百分百新鮮果汁, 不能添加任何糖分。

8.培養良好飲食習慣在嬰幼兒期和兒童期, 就應該開始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五穀根莖類、蔬菜、奶蛋魚肉豆、水果、油脂等六大類食物需要均衡攝取;主餐須含至少四大類, 點心至少須含兩大類食物;孩子一天飲食的總量得視每個孩子的年齡及活動量而定。

9.維生素不需要平時若已經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及足夠熱量, 是不需要補充綜合維生素的;不過, 若一天牛奶攝取少於2杯且很少曬太陽, 那麼就需要補充維生素D。

10.多出外走走養成規律的戶外運動,

Advertisiment
避免久坐看電視或者坐在電腦旁邊, 規律而適度的有氧運動, 不僅僅可消耗身體多餘的熱量, 使脂肪不至於堆積, 更可鍛煉肌肉、強化骨骼及心臟血管系統, 對發育中的嬰幼兒極為重要!

11.記得忌口少吃甜食, 如蛋糕、巧克力、甜甜圈、珍珠奶茶、糖果、餅乾等。 油炸的食物, 如雞塊、薯條、洋芋片等零嘴也不能多吃。 此外, 更要避免邊看電視、邊吃東西的壞習慣, 並養成只在餐桌上才吃東西的好習慣。

12.積極添加纖維素的攝取每天至少2份蔬菜類食物, 水果一天也要吃2份, 既可增加寶寶的飽食感, 促進排便, 又可預防肥胖。

13.多吃綠燈零食幼兒時期可多吃“綠燈零食”及點心, 如蛋類(茶葉蛋、白煮蛋、蒸蛋糕)、乳製品類(牛奶、優酪乳、羊奶)、豆製品類(如低甜度豆漿、豆花、豆腐、豆干)、蔬菜類(青豆仁、玉米、毛豆、海苔)、水果、澱粉食品(烤或蒸或煮馬鈴薯、芋頭以及低甜度麵包、餅乾)。

Advertisiment

14.限量食用黃燈零食限量食用“黃燈零食”及點心, 如漢堡、披薩、奶昔、發酵乳、霜淇淋等。

寶寶成長要注意什麼

1.寶寶啼哭怎麼辦?

嬰兒尚未具備語言功能, 哭鬧是表達要求或反映身體不適以引起大人注意的一種方式。 大多數嬰兒哭吵是因為饑餓、口渴、尿濕、尿布不乾淨以及要抱等, 這種啼哭是生理性的, 可採取以下措施減少啼哭:讓孩子吃飽喝足;換上乾淨的尿布;抱孩子走動;給孩子哼小調, 說話或讓其聽些柔和的聲音;給孩子適當的玩具或坐在窗邊向外望等。 由於護理不當所致的包襄過緊, 環境過熱過冷,熱水袋燙痛等引起的哭吵,則必須仔細查看,驅除誘因。哭吵有時也是某些疾病的早期反應,如消化不良、中耳炎、腸絞痛等,此時嬰兒的哭聲多呈痛苦狀,抱起或餵奶也不能使哭鬧停止,多伴有發熱、咳嗽、嘔吐、腹瀉、面色蒼白等病理特徵,這種情況屬於病理啼哭,應及時送醫院治療。

2.赤足訓練有哪些好處?

腳上彙集著六條經脈的66個穴位,並有許多與內臟器官連結的神經反應點,所以祖國傳統醫學認為腳是人體之根,不僅支撐全身重量,還能管理行走、跳躍等諸多活動。腳部血液迴圈的好壞,與腦、骨盆內的血液迴圈密切相關。孩子經常赤腳活動,有利於保持全身血液迴圈和促進新陳代謝,並調節植物神經和內分泌功能,提高肌體對外界變化的適應能力,可使孩子感到輕鬆愉快,還能預防感冒、神經及心血管疾病。赤腳對鍛煉踝關節的柔軟性至關重要,如踝關節僵硬,人在活動時極易跌倒;踝關的柔軟性差,在走路較多的情況下足弓會變硬甚至變形,易疲勞。經常赤腳行走能提高踝關節的柔軟性,能防止扁平足。

3.為什麼遲睡的孩子長不高?

促進孩子長高的一種激素—生長激素的分泌高峰在睡眠中,尤其是在晚10點以後,而從持續較長時間。如果孩子遲睡的話,就會影響生長激素的正常分泌,一兩年後,這些孩子的身高將明顯低於一早睡的孩子。此外,孩子為了趕著去幼稚園,早餐馬馬虎虎吃上幾口或者根本不吃,這樣就容易出現心慌、頭暈、出冷汗等低血糖現象,其危害更是不言而喻。家長應改變孩子的遲睡現象,培養孩子早睡的好習慣。

4.孩子爬行有什麼好處?

爬行是一種安全而又穩妥的強身與健腦活動。爬行可使孩子頭頸抬舉、胸腹離地,以肢體支撐體重,鍛煉胸腰、腹背以及肢體的肌肉;爬行增進肌肉與骨骼的健壯成長。爬行比坐多消耗1倍的熱量,比躺臥消耗的熱量多2倍,是自幼防範“小牌墩兒型”兒童的良方妙計。爬行時,由靜到動、由點及面,其思維、語言與想像能力等均可相應獲得發展。研究表明:爬行好和好爬行的寶寶的認知力強,看圖識字、構音發聲能力及行進穩妥程度等均好于遲爬或爬動少的孩子。

5.被子的重量是多少好?

初夏季節,當氣溫升至32-34℃左右,幼兒熟睡時,要用薄毛巾被蓋好腹部,並及時將幼兒踢掉的毛巾被蓋好。春秋季被子的重量應在1公斤--1.5公斤左右。存秋兩季,室內溫度約在10-15℃時,讓孩子把手腳蓋好,只露出頭部,睡姿要平仰或側睡。當室溫上升在18-23℃時,蓋好被後,允許幼兒把雙手放在被子外。春夏、夏秋之交,室溫在25-30℃左右,特別是遇上悶熱的天氣,可讓幼兒把手、腳露在被子外面,但要蓋好胸口、腹部。冬季,氣溫降到0℃左右,特別是遇上寒流時,更加寒冷。若室內沒有暖氣設備,要使孩子睡得好,被子要在2.5公斤左右,幼兒鑽進被窩後,應儘快地為幼兒捂嚴塞緊,腳部的被子往下向裡折,這樣,幼兒像包在一個小睡袋中。被子塞得緊,冷風進不去,幼兒會睡得很香甜,也不容易感口。

6.突臍是怎樣造成的?

突臍是嬰兒的常見現象,有的孩子的肚臍甚至大如杏子,大哭時突出2釐米高,卻無疼痛感。有人認為突臍是孩子哭鬧所致,故稱“哭肚臍”。一般說來,胎兒在出生時肚臍孔會自然閉合,但也有少許胎兒是在肚臍孔尚未閉合時出生的。肚臍孔未閉合的嬰兒,一用力,就會因腹壓增高而使肚臍外突。突臍對嬰兒健康沒有什麼不良影響,無需特殊治療,肚臍孔一般在出生3個月後隨著發育的不斷完善而閉合,絕大多數突臍的嬰兒在出生1年後突臍消失。

環境過熱過冷,熱水袋燙痛等引起的哭吵,則必須仔細查看,驅除誘因。哭吵有時也是某些疾病的早期反應,如消化不良、中耳炎、腸絞痛等,此時嬰兒的哭聲多呈痛苦狀,抱起或餵奶也不能使哭鬧停止,多伴有發熱、咳嗽、嘔吐、腹瀉、面色蒼白等病理特徵,這種情況屬於病理啼哭,應及時送醫院治療。

2.赤足訓練有哪些好處?

腳上彙集著六條經脈的66個穴位,並有許多與內臟器官連結的神經反應點,所以祖國傳統醫學認為腳是人體之根,不僅支撐全身重量,還能管理行走、跳躍等諸多活動。腳部血液迴圈的好壞,與腦、骨盆內的血液迴圈密切相關。孩子經常赤腳活動,有利於保持全身血液迴圈和促進新陳代謝,並調節植物神經和內分泌功能,提高肌體對外界變化的適應能力,可使孩子感到輕鬆愉快,還能預防感冒、神經及心血管疾病。赤腳對鍛煉踝關節的柔軟性至關重要,如踝關節僵硬,人在活動時極易跌倒;踝關的柔軟性差,在走路較多的情況下足弓會變硬甚至變形,易疲勞。經常赤腳行走能提高踝關節的柔軟性,能防止扁平足。

3.為什麼遲睡的孩子長不高?

促進孩子長高的一種激素—生長激素的分泌高峰在睡眠中,尤其是在晚10點以後,而從持續較長時間。如果孩子遲睡的話,就會影響生長激素的正常分泌,一兩年後,這些孩子的身高將明顯低於一早睡的孩子。此外,孩子為了趕著去幼稚園,早餐馬馬虎虎吃上幾口或者根本不吃,這樣就容易出現心慌、頭暈、出冷汗等低血糖現象,其危害更是不言而喻。家長應改變孩子的遲睡現象,培養孩子早睡的好習慣。

4.孩子爬行有什麼好處?

爬行是一種安全而又穩妥的強身與健腦活動。爬行可使孩子頭頸抬舉、胸腹離地,以肢體支撐體重,鍛煉胸腰、腹背以及肢體的肌肉;爬行增進肌肉與骨骼的健壯成長。爬行比坐多消耗1倍的熱量,比躺臥消耗的熱量多2倍,是自幼防範“小牌墩兒型”兒童的良方妙計。爬行時,由靜到動、由點及面,其思維、語言與想像能力等均可相應獲得發展。研究表明:爬行好和好爬行的寶寶的認知力強,看圖識字、構音發聲能力及行進穩妥程度等均好于遲爬或爬動少的孩子。

5.被子的重量是多少好?

初夏季節,當氣溫升至32-34℃左右,幼兒熟睡時,要用薄毛巾被蓋好腹部,並及時將幼兒踢掉的毛巾被蓋好。春秋季被子的重量應在1公斤--1.5公斤左右。存秋兩季,室內溫度約在10-15℃時,讓孩子把手腳蓋好,只露出頭部,睡姿要平仰或側睡。當室溫上升在18-23℃時,蓋好被後,允許幼兒把雙手放在被子外。春夏、夏秋之交,室溫在25-30℃左右,特別是遇上悶熱的天氣,可讓幼兒把手、腳露在被子外面,但要蓋好胸口、腹部。冬季,氣溫降到0℃左右,特別是遇上寒流時,更加寒冷。若室內沒有暖氣設備,要使孩子睡得好,被子要在2.5公斤左右,幼兒鑽進被窩後,應儘快地為幼兒捂嚴塞緊,腳部的被子往下向裡折,這樣,幼兒像包在一個小睡袋中。被子塞得緊,冷風進不去,幼兒會睡得很香甜,也不容易感口。

6.突臍是怎樣造成的?

突臍是嬰兒的常見現象,有的孩子的肚臍甚至大如杏子,大哭時突出2釐米高,卻無疼痛感。有人認為突臍是孩子哭鬧所致,故稱“哭肚臍”。一般說來,胎兒在出生時肚臍孔會自然閉合,但也有少許胎兒是在肚臍孔尚未閉合時出生的。肚臍孔未閉合的嬰兒,一用力,就會因腹壓增高而使肚臍外突。突臍對嬰兒健康沒有什麼不良影響,無需特殊治療,肚臍孔一般在出生3個月後隨著發育的不斷完善而閉合,絕大多數突臍的嬰兒在出生1年後突臍消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