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老是重複寶寶的錯誤發音
剛學會說話的寶寶存在著發音不准的現象, 如把“蘋果”說成“蘋朵”等等。 成人可能會覺得好玩, 可愛, 在不經意間重複錯誤的發音, 父母不要學孩子的發音, 而應當用正確的語言來與寶寶說話, 時間一長, 在正確語音的指導下, 發音就會逐漸正確。
2、讓寶寶置身于語言複雜的環境當中
有些家庭中父母、爺爺奶奶、保姆各有各的方言, 語言環境複雜, 多種方言並存, 這會使正處於模仿成人語言的小寶寶產生困惑, 其結果是導致寶寶說話晚。 因此在0.5-2歲這個學習語言的關鍵期,
Advertisiment
3、母對寶寶的要求不要反應太快
比如寶寶指著水瓶, 家長馬上明白這是寶寶想喝水了, 於是馬上把水瓶遞給他, 這樣使寶寶失去了說話的機會。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 當寶寶指著水瓶, 你可以引導孩子說出來她想幹什麼, 就算僅僅說一個“水”字, 你就應該鼓勵他, 因為這是不小的進步。 他懂得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要求了。
4、經常用兒語和寶寶說話
簡單地說就是不說不完整的話, 例如, 吃飯說成飯飯。 長期用這樣的語言與寶寶講話, 會拖延了孩子過渡到說完整話的時間。
2 教寶寶學說話的親子遊
1、咕嚕咕嚕
學習用量片語詞和即興說話,
Advertisiment
玩法:爸爸媽媽與孩子面對面站立, 雙手握空拳、兩拳交錯上下邊繞圈邊念“咕嚕咕嚕1(出示1個手指)”, 家長說:“一頭牛”。 2個人再繞圈並念:“咕嚕咕嚕2(出示2個手指)”, 孩子說:“兩隻鳥”。 依次說數字組詞到10, 遊戲結束。
2、讓玩具活起來
學會大量詞彙及日常生活中的瑣事。
玩法:給寶寶玩具, 讓他將平時聽到的、學到的話對玩具說, 爸爸媽媽也可以帶寶寶一起模仿喂洋娃娃吃飯、穿衣服, 或是自己推著玩具車, 帶寶寶在家中走走。
3、角色扮演
學習更多新鮮的事物, 更可學習與人說話的方式, 以及如何表達。
玩法:可讓寶寶穿上棒球裝, 帶著他一起到戶外丟球、揮棒, 讓孩子享受當棒球手的樂趣。 當寶寶做到你要求的指令時,
Advertisiment
4、看圖說話
提高寶寶與人互動的能力。
玩法:照顧者抱著寶寶, 帶著寶寶一起看圖說故事, 一次翻一頁, 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告訴寶寶:“這是小熊”、“小熊在追蝴蝶”, 剛開始的時候不要在一頁上停留太多時間, 也不要在意書上更多的其他細節, 這樣寶寶才有耐心看下去, 等寶寶有初步印象後再配合圖做些動作說明。
3 寶寶學說話的禁區
1、仿寶寶的可笑發音造成錯誤暗示
父母類型:將錯就錯型
犯禁表現:寶寶在剛學說話的階段, 常常會有一些可笑的不準確的發音, 如把“吃”說成“七”, 把“獅子”說成“希幾”, “蘋果”說成“蘋朵”等等。 有些爸爸媽媽覺得好玩, 於是重複寶寶的錯誤語音,
Advertisiment
犯禁害處:寶寶存在著發音不准的現象, 是因為寶寶的發音器官發育不夠完善, 聽覺的分辨能力和發音器官的調節能力都較弱, 還不能完全正確掌握某些音的發音方法。 如果父母將錯就錯學習寶寶的可笑發音, 那麼寶寶就會得到錯誤暗示, 認為自己的發音是對的, 這種錯誤的發音可能會因此很長時間難以改變。
破禁辦法:爸爸媽媽不要學寶寶的發音, 而應當用正確的語言來與寶寶說話, 時間一長, 在正確語音的指導下, 寶寶的發音自然會逐漸正確。
2、滿足造成寶寶語言滯後
父母類型:“熱心幫忙”型
犯禁表現:“寶寶, 是要喝水嗎?媽媽給你拿。 ”不少父母過分滿足寶寶的要求, 若寶寶指著水瓶, 家人立馬“領會”寶寶這是想喝水了,
Advertisiment
犯禁的害處:爸爸媽媽過度滿足寶寶要求的方法使寶寶的語言發展緩慢, 因為他不用說話, 家人就能迅速明白他的意圖, 並達到他的要求了, 因此寶寶失去了說話的機會。
破禁辦法:當爸爸媽媽從寶寶的行為舉止中發覺寶寶想喝水時, 你可以給他一個空水杯, 他拿著空水杯, 想要得到水時, 會非常努力去說“水”。 你可以做此嘗試, 當寶寶把自己喝水的想法落實到語言上, 變成“水”字時, 僅僅這一個字, 就會讓他歡欣鼓舞。
3、多使用疊詞
父母類型:過分遷就型
犯禁表現:“寶寶, 飯飯了!”“寶寶看, 那是狗狗, 那是花花……”用疊詞和兒話說話是寶寶語言特定階段的表現, 一些爸爸媽媽卻隨著寶寶一起說起了兒話。
犯禁害處:寶寶用兒語是因為其語言發展限制了他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有些家長卻以為寶寶只能聽懂這些兒語或覺得有趣,也用同樣的語言與寶寶講話,這樣做就很可能拖延了孩子過渡到說完整話的階段。
破禁辦法:寶寶語言發展一般都是經歷單詞句(用一個詞表達多種意思)、多詞句(兩個以上詞表達意思)、說出完整句子這幾個階段,爸爸媽媽應通過正確的教育引導孩子的語言向更高階段發展。當寶寶伸出雙手說,“媽媽抱抱。”媽媽就應該給寶寶一個熱情的擁抱,並說,“媽媽來抱寶寶了。”用正常的交流方式,儘量縮短寶寶疊詞或者兒話使用的時間。
犯禁害處:寶寶用兒語是因為其語言發展限制了他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有些家長卻以為寶寶只能聽懂這些兒語或覺得有趣,也用同樣的語言與寶寶講話,這樣做就很可能拖延了孩子過渡到說完整話的階段。
破禁辦法:寶寶語言發展一般都是經歷單詞句(用一個詞表達多種意思)、多詞句(兩個以上詞表達意思)、說出完整句子這幾個階段,爸爸媽媽應通過正確的教育引導孩子的語言向更高階段發展。當寶寶伸出雙手說,“媽媽抱抱。”媽媽就應該給寶寶一個熱情的擁抱,並說,“媽媽來抱寶寶了。”用正常的交流方式,儘量縮短寶寶疊詞或者兒話使用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