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理上來說, 新生兒的疼痛傳導通路發育並不十分完善, 但新生兒對疼痛的感覺並不比一般人差, 然而, 新生兒不會說話, 也不會用某種特定的方式進行表達。 因此, 對於父母來說, 要學會對新生兒的行為及生理判斷, 包括痛源檢查來瞭解新生兒是否存在著疼痛。
一、行為判斷
新生兒高尖而持續時間長的啼哭,
以及出現皺眉、擠眼、張口、鼻唇溝變深、下頜抖動等面部表情改變、具有呻吟和肢體動作增多等,
是新生兒感到疼痛時的主要行為表現,
家長可根據這些行為改變來判斷新生兒是否因疼痛而啼哭。
Advertisiment
二、生理判斷
新生兒感到疼痛時往往會出現一些機體方面的生理性變化, 突出表現為心率增快、呼吸增快、面色蒼白、出汗及血壓升高等交感神經過度興奮現象。 家長可在嬰兒出現上述行為改變的同時, 查看有無交感神經過度興奮的現象, 綜合起來分析與判斷新生兒是否因疼痛而哭鬧。
三、痛源檢查
通過上述判斷證實新生兒是因疼痛而哭鬧後, 家長還要進一步檢查致痛源。 如果屬於非器質性因素, 磕碰了一下, 無需治療, 抱起孩子哄哄就行了。 如果有檫傷、燙傷、局部感染、皮疹、腹痛等器質性因素, 就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 請醫生幫助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