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調教幼兒大小便

培養孩子良好的排便習慣, 必須從孩子滿月開始, 首先要培養孩子夜裡不尿或少尿的習慣。 臨睡前儘量不喂水, 要喂飽奶, 睡前把一次尿, 使孩子慢慢夜裡不尿或少尿, 這樣大人和孩子都可以好好休息, 睡個好覺。 排尿習慣是一種條件反射, 父母先要細心觀察孩子的排尿時間, 按照一定規律在睡前把尿, 把尿時嘴裡可喚出“噓噓”的聲音, 以這種信號給條件刺激, 產生條件反射, 這樣每次重複之後, 媽媽一發出這個聲音, 孩子就知道要尿尿了, 當幼兒自己會坐以後, 可訓練坐盆, 並用語言作為條件刺激,

Advertisiment
使之形成習慣。 一個習慣養成就要持之以恆, 逐漸培養, 做父母的要耐心, 不要幾次不成功就放棄, 嬰兒養成定時排尿的習慣好處很多, 一可少洗尿布, 二可使孩子不被濕尿布淹著, 對皮膚的保護和冬季的保暖都十分有利。

嬰兒期大部分孩子每天排一次大便, 但孩子能有意識地控制大小便需到1歲半至2歲, 因此, 不必急於調教。 如果孩子一般都在早飯後排便的話, 則每天一到時可讓坐坐便盆或扶著孩子到廁所排, 但如果孩子哭鬧過了5分鐘不肯排, 就不要逼著非拉不可, 有些即使成功, 但等到1歲前後自我意識萌芽後, 有的孩子可能又不行。 這時要耐心堅持調整也會成功。

大便次數的多少, 同孩子的飲食和體質有關。

Advertisiment
一般吃母乳的孩子大便次數稍多些, 每日3~4次, 有的還稍多些, 只要大便沒有什麼異常現象就不必緊張。 吃牛奶的孩子, 因便含鈣質較多, 容易乾燥, 次數較少些, 訓練排大便如同訓練排尿一樣, 先要摸清孩子大便的規律, 大便前孩子可能會“吭吭”、臉紅、瞪眼、凝神, 如發現這些現象就立即把便。 方法同把尿, 媽媽可發出“嗯嗯”的聲音。 最好每天能固定一個時間做, 這樣逐漸形成條件反射, 養成到時候就大便的好習慣, 周歲左右的小孩, 可以開始坐盆, 便盆不能太涼, 否則會刺激、抑制孩子的大小便。 不要養成坐盆吃東西的習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