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說來, 四歲以前的孩子是很難養成自覺整理收拾東西的習慣的。 因為, 這時孩子的腦子裡還役形成“秩序”的概念。 對於成年人來說, 井井有條的環境能給生活帶來舒適。 但對四歲左右的孩子來講, 越是亂糟糟的環境, 他們越是感到高興和痛快。 所以, 對四歲以前的孩子, 父母如不注意方式方法, 簡單地採用強制性的手段去要求孩子懂秩序, 會“管理”, 不僅與事無補, 還會扭曲兒童的天性。 按照心理學家的說法, 這樣會使兒童產生一種“強迫性神經質”, 要麼變得少年老成, 喪失了兒童的天真活潑, 要麼變得強頭倔腦,
Advertisiment
當然, 這並不是說。 對四歲左右的孩子, 就可以聽之任之, 放任自流。 孩子愛整沽的習慣還需要從小培養, 但必須注意方式方法。 對四歲以前的孩子, 應著重於逐漸地使孩子的腦子裡形成“秩序”的概念。 方法只有一個, 父母給孩子樹立起愛整潔的榜樣, 潛移默化, 感染孩子, 而不必過早、過分地強求孩子整潔條理。 否則, 不僅收效甚微, 還會適得其反, 使孩子產生厭煩情緒。 譬如, 當孩子亂翻東西或把玩具弄得找不到時, 父母切不可不間青紅皂白, 一味訓斥, 甚至打屁股, 把玩具鎖起來, 不讓孩子繼續玩下去, 這樣只能激起孩子心理上的反抗情緒。 遇到這種情況, 可以這樣說:“你瞧, 玩具找不到了,
Advertisiment
孩子長到四歲以後, 思維能力逐漸加強, 開始明白了什麼是“秩序”。 這時, 父母就可以有意識、有目的地引導教育孩子守秩序、愛整潔, 由潛移默化過渡到教他們如何去做。 開始, 可以為孩子準備一個專用的木箱或抽屜, 把玩具讓孩子自己保管, 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責任感。 家長可以每隔幾天進行一次檢查督促, 及時提出表揚和指出不足。 有兩個孩子的家庭, 也可以在孩子之間經常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比賽, 如比一比誰的玩具放得最整齊、保持得最清潔,
Advertisiment
教育孩子愛整潔, 切不可用生硬的口氣整天指責孩子, 這裡收拾得不整齊, 那裡收拾得不好。 通常, 可在晚飯後或睡覺前, 用商量的語氣:“你的東西收拾好了嗎?來, 爸爸媽媽一起檢查一下。 ”激起孩子的興趣, 時間長了, 孩子自然而然的就會養成愛整潔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