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選嬰兒背帶

帶著寶寶出門, 是現代媽媽最時髦的事情。 但絕對也是個力氣活, 用背帶背著寶寶出門, 是許多媽咪的選擇。 但是不同月份大小的寶寶, 採用的背帶都有所不同哦。 我們來看看吧~

親密抱巾(背巾)——

尤其適於四個月以下寶寶

一般4個月以下的寶寶, 由於骨骼太軟, 建議少用背帶, 否則可能影響寶寶的骨骼發育。 如果有需要, 4個月以下的寶寶可以使用抱巾, 採用前背式, 讓寶寶“躺”在抱巾上, 父母用雙手托住即可。 這不僅能讓寶寶更舒服, 還能幫父母省力。

這種使用抱巾或背巾的方式在西方國家近年來非常受推崇,

Advertisiment
寶寶的頭貼近媽媽的胸部, 可以聽到媽媽的心跳(這是他們在媽媽子宮裡最熟悉的聲音)還能聞到媽媽的奶香, 這些都可以帶給寶寶更多安全感。

普通背帶——

4到10個月寶寶前背式更安全

4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選擇嬰兒背帶。 但4—6個月的孩子, 頸部肌肉還未發育好, 不能很好地支撐頭部, 故最好採用前背式, 讓寶寶面向父母, 便於家長及時觀察寶寶的狀態, 避免出現因背帶擠壓口鼻而窒息的危險。

6—10個月的寶寶, 還不能很好地獨坐, 最好採用前背式, 但可以讓他們臉向外, 以滿足寶寶對外界的好奇心。 10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採用後背式了。 但無論是前背還是後背, 父母都要隨時觀察寶寶, 避免因擠壓出現危險。

特別提醒:用背帶抱寶寶時,

Advertisiment
並不推薦媽媽採用前背-橫背方式背寶寶。 她表示, 首先對於媽媽來說, 是單肩受力背寶寶, 時間稍久會比較累, 同時對於寶寶來說, 這也不是個舒服的姿勢。

腰凳——

六個月到1歲寶寶適用

腰凳是近兩年在媽媽圈中流行起來的抱娃“利器”。 對於6個月大小的寶寶, 媽媽可以利用腰凳將寶寶放置于媽媽胸前腹部位置, 這種姿勢寶寶頭部靠近媽媽心臟, 會感到十分安心, 同時, 這種姿勢可以讓寶寶的臉向外, 以滿足寶寶對外界的好奇心。

 另外, 和普通背帶相比, 腰凳分散媽媽脊柱和腰部的負擔, 對於媽媽來說更省力。 而且, 腰凳是一個夏天“背”寶寶的好工具。 寶寶直接坐在腰凳上, 減少與媽媽的皮膚接觸, 能夠涼快不少哦,

Advertisiment
加上寶寶在腰凳上變換姿勢很容易, 可以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引起的出汗。

傳統背帶——

後背式不利於觀察寶寶的狀況

後背-背帶背寶寶, 是較為傳統、常用的背寶寶方式, 利用媽媽前傾的身體, 讓寶寶舒服地趴在媽媽背部, 再用背帶固定寶寶, 讓寶寶從小“貼”在媽媽的背上生活。 以前許多婦女因為孩子多、家務繁忙, 通常採用這種背帶後背姿勢實現帶娃、幹活兩不誤。 現在, 用後背背帶背寶寶的媽媽並不利於媽媽觀察寶寶的狀況, 並不推薦經常使用。

擔心

寶寶常用背帶

會變成羅圈腿嗎?

很多媽媽擔心寶寶經常使用背帶, 兩條腿經常分開將會否變成羅圈腿?其實使用背帶並不會使寶寶變成羅圈腿。 羅圈腿最常見的形成原因是讓寶寶過早站立,

Advertisiment
比如說有的家長在寶寶四五個月時, 就經常用手撐著他站起來。 這樣對寶寶腿部骨骼的發育並不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