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陪玩能開啟寶寶的智力?

第一類親子遊戲:培養健康強壯的身體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這是我們很多爸爸媽媽都曾經聽過的口號。 雖然時代不同了, 曾經的口號也未必那麼適宜, 但健康強壯的身體, 在任何時候都會成為一個個體最為需要的。 對於我們的小寶寶, 怎麼樣做才能讓他們有好的身體呢?

人們都崇尚自由, 寶寶們也不例外。 從寶寶來到這個世界後, 就對外界充滿了好奇。 他們喜歡冒險, 喜歡無拘無束。 總是會不時地做一些“高難度”的危險動作。 大人們常常會因為擔心寶寶的安全而禁止這些“挑戰極限”的行為。 如果讓寶寶在我們的保護下自由的發展,

Advertisiment
滿足寶寶好奇的心理, 不僅增進了親子感情, 也增強了寶寶強壯的體魄。

從身體的角度來看, 我們的寶寶在三歲之前已經可以做很多事情, 比如翻身、坐、爬、獨自走、攀爬、跑、跳等等, 寶寶們還會主動摟著爸爸媽媽。 大多數的小寶寶在此階段都可以說是不瘋不歡, 他們特別喜歡突然的變化, 比如被舉起, 或是懸在空中擺來擺去。

遊戲舉例

遊戲名稱:大象和小象

遊戲解讀:

小孩子們都比較喜歡小動物, 在心理上他們更願意和小動物親近, 和小動物們做遊戲往往會讓孩子感覺更加放鬆, 更有趣味性。 如果做遊戲時常常有小動物的角色扮演, 他們通常是非常開心的。 很多爸爸媽媽也會帶孩子去動物園,

Advertisiment
瞭解一些動物的樣子。 在下面的遊戲裡, 我們會談及大象, 這是非常有特點的動物, 大多數小朋友們也會非常喜歡。 無論是現實、書籍或是其他音像媒體裡, 孩子看到大象長長地鼻子通常都會非常開心。

在很多家庭裡, 也會有大象的圖片、毛絨玩具或是其他和大象相關的玩具。 對於小孩子, 我們可以簡化遊戲, 直接托起孩子的腋下, 大人嘴裡輕輕哼念兒歌, 讓孩子輕微感受在空中懸空搖擺的感覺。 在這個過程中, 要注意觀察孩子的適應力和對遊戲的興趣。 最開始也可以和孩子面對面搖動, 這樣孩子比較有安全感。 待孩子熟悉和適應後, 可以跟孩子朝著一個方向, 讓孩子視野更加開闊, 能讓他們體驗到更多的自由。

Advertisiment

遊戲目標:促進寶寶身體的平衡能力同時, 鍛煉寶寶的膽量, 對家長的信任感

活動準備:

兒歌

我是一隻可愛的小象, 搖呀搖呀搖;

坐在媽媽的鼻子上呀, 真呀真快活。

我是一隻幸福的大象, 甩呀甩呀甩;

我和可愛的小象一起玩耍, 真呀真快樂。

遊戲過程:

家長和寶寶一起討論大象的模樣, 並和寶寶一起模仿大象的動作。 (動作要領:雙手交叉相握, 身體向下彎曲並將雙臂垂直放下當大象的鼻子)在大家模仿大象甩鼻子的過程中, 可以和寶寶互相觸動對方的鼻子, 增強趣味性, 往往會逗得寶寶咯咯地笑。

然後, 預熱好後, 家長邀請寶寶一起遊戲。 家長站在寶寶的身後與寶寶面朝同一方向, 家長雙手從寶寶腋下將其抱起,

Advertisiment
提示寶寶雙腿屈膝, 表示小象做在大象媽媽的鼻子上, 家長將雙臂左右搖擺使幼兒的身體晃動起來並一起說兒歌。

幼兒說:我是一隻可愛的小象, 搖呀搖呀搖;

坐在媽媽的鼻子上呀, 真呀真快活。

家長說:我是一隻幸福的大象, 甩呀甩呀甩;

我和可愛的小象一起玩耍, 真呀真快樂。

舉一反三:如果是爸爸帶寶寶遊戲時, 除了左右, 還可以上下、前後可將雙臂前後搖動幅度大些, 使寶寶的身體前後晃動起來增進遊戲的趣味性。

溫馨提示:將兒歌中的人稱替換, 如爸爸、爺爺、奶奶、叔叔、舅舅、姥姥、姥爺等其他任何人稱。 比如可以將“媽媽”替換成“爸爸”, 兒歌成為, “坐在爸爸的鼻子上呀, 真呀真快活”。 同時考慮到, 這是一個需要父母比較有臂力、腰的遊戲,

Advertisiment
可以多鼓勵爸爸和寶寶進行這樣的活動。

第二類親子遊戲:培養積極的社會交往

很多父母都非常關注孩子的社會交往問題, 我在幾年前對1000多位小學生家長進行的調查結果發現, 最讓家長覺得幸福的不是“孩子有優秀的學業成績”, 而是“孩子在同伴中受歡迎”, 這一結果說明我們的家長已經開始關注孩子的個性、交往能力等在其成長中的作用, 衡量孩子出色與否的標準也不再僅僅是成績的好壞。

人是具有社會性的, 畢竟人是喜歡群居的。 來到這個世界上, 我們就是要跟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 合作, 共同生活在一起。 所以說, 有了健康強壯的身體之後, 我們的寶寶還需要父母説明我們建立積極地的社會交往。

如前所述,我們的社會交往系統是由最初的家庭系統逐漸過渡到3歲後的同伴交往系統,之後是更廣的社會系統。從這一過程來看,3歲前,我們的寶寶最好能夠和父母及其家人建立良性的交往關係,並儲備一些必要的同伴交往基礎,方能適應日後的社會生活。而寶寶日後能否具備積極地社會交往,往往取決於他們在3歲之前和父母的交往基礎是否足夠,也很我們日常遊戲的練習有關。

隨著獨生子女的出現,孩子們的交往能力慢慢開始被家長所重視。現代的獨生子女生活在“獨立的王國”中缺少與他人交往的平臺,使他們的性格變得高度自我和任性。如何培養寶寶積極的社會交往能力,建立和諧的社會關係呢?首先,我們要給寶寶創設交往的環境和機會。如:帶寶寶參加親子班或多去戶外感受大自然帶來的資訊和快樂。其次,通過不同的遊戲教給幼兒正確的交往方法來提高寶寶的交往能力。最後,樹立良好的父母榜樣,注意觀察寶寶在交往中的個體差異,善於發現優點培養良好的自信。通過以上幾點使幼兒能夠掌握和遵守一定的行為準則並學會控制自身的行為能力,會從同伴間獲得更多的知識和經驗學會與他人合作以便更好的適應社會。

遊戲舉例

遊戲名稱:小熊跳舞

遊戲目標:培養寶寶身體的靈活性,學會與他人合作完成遊戲

活動準備:毛巾毯或浴巾、玩具熊(毛絨玩具)

遊戲過程:家長和寶寶一起邀請小熊和我們做遊戲。

提問寶寶:“小熊能和我們玩什麼遊戲呢?”(我們讓小熊給我們跳個舞吧!)

提問寶寶:“小熊怎樣才能跳舞呢?”(媽媽說我有個好辦法)

家長拿出一條浴巾並打開,與寶寶用雙手分別抓住浴巾的四個角後請小熊站到浴巾的中間。家長和寶寶一同向下、向上抬起浴巾,把小熊拋向空中,並用浴巾接住小熊使小熊在浴巾中跳上跳下不掉下來。(小熊跳起來啦!小熊跳舞可真好看!)當小熊不小心掉到地上後,家長要模仿小熊難過的樣子的說:“哎呦呦!我摔了個大屁蹲,好疼啊!”家長還可與寶寶一同說兒歌。

“小熊小熊你跳個舞,跳得高”(家長與寶寶一起將小熊拋得更高)

“小熊小熊你跳個舞,跳得低”( 家長與寶寶一起將小熊拋得低些)

舉一反三:當寶寶學會與他人合作遊戲後,家長可將小熊換成皮球,在浴巾中滾來滾去使小球不從浴巾中掉下來。

溫馨提示:在遊戲中家長要不斷告知寶寶如何與他人合作進行遊戲。如:“我們要一起將小熊拋向空中我們的動作要一致哦!”等等。

第三類親子遊戲:培養滿足自己的需要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滿足自我需要的能力。也應該有自我服務的意識。這種自我服務意識的培養,不僅有助於寶寶各項自理能力的提高,還能有助於寶寶責任心和獨立性的培養。有些爸爸媽媽什麼都為寶寶安排好,寶寶從來就沒有自己做過決定的體驗,導致寶寶從小乃至長大都會很依賴父母,當寶寶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們怎麼能奢望寶寶一下子就有果斷的判斷力呢,然而這又是很多父母常見的問題。所以說,培養寶寶的責任心、獨立的人格以及自我決策的能力都可以從現在開始,從寶寶能滿足自己的需要開始。寶寶獨立了,我們做父母的也就不至於被拴的很緊,也能有更多自己的空間和時間,也不會導致過渡疲累。

遊戲舉例

遊戲名稱:今天我做飯

適應年齡:2歲以上的寶寶

遊戲目標:

(1)角色扮演的遊戲可以充分調動寶寶做事的積極性,通過模仿、觀察成人的生活,體驗遊戲過程中的快樂。

(2)促進寶寶的語言發展,交往和溝通能力。

準備物品:和寶寶一起到室外撿拾一些材料,如樹葉、樹枝、小石子等可以當做各種菜、蛋,家中的廢舊小瓶子可以作為調料罐,如喜樂瓶子,廢舊的包裝盒子等都可以用來作為遊戲材料。

遊戲過程:

(1)媽媽和寶寶一起商量,“我們想一想,今天的晚飯吃什麼呢?”、“你喜歡吃什麼菜?”、“爸爸喜歡吃什麼?”等問題。

(2)商量好以後,帶領寶寶出門“買菜”準備材料,準備的過程中,媽媽盡可能讓寶寶發表意見並順從寶寶的意願。

(3)媽媽配合寶寶遊戲,和寶寶一起完成“洗菜”、“切菜”、“炒菜”等遊戲過程,不斷給予寶寶鼓勵、讚揚。

舉一反三:隨著寶寶活動能力的增強,父母要多多鼓勵寶寶參與類似的假裝遊戲,重現生活中寶寶感興趣的場景,比如購物、做家務等,讓寶寶充分感受參與做主的快樂。

溫馨提示:在遊戲中家長要鼓勵寶寶多多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遇到難題時,開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習得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

第四類親子遊戲:培養獲得知識的能力

每對父母都希望孩子發展得更好,希望他們獲得豐富的知識和精彩的人生。而知識和技能則是我們實現美好人生所不可缺少的本領。我們很多父母自己可能都會有感覺,很多知識都是在自己不同的人生階段不斷習得的。雖然我們很多父母完成了大學學業,但是工作後還會發現,還有很多很多東西需要重新學習,這可謂是要“活到老,學到老。”而多年之後,我們還往往會發現,書本和生活的距離還是很遙遠的,很多事物需要我們重新領悟,而我們在生活中最為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學習和掌握新知識,也就是具備學習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有的父母會認為,小寶寶不要學習,因為很多父母骨子裡會認為學習本身是件痛苦而枯燥的事情,其實不然。寶寶的學習不同于我們成人,他們具有內在的學習動力。可以說,她,她,他們的學習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探索和好奇心。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我們進入了角色,真正享受的去學習,它能給我們帶來很多發自內心的成就感。一個人如果在任何事情上都沒有成就感,他的生活也終將變得乏味無聊。

遊戲舉例

遊戲名稱:鍋碗瓢盆交響曲

適應年齡:8個月以上寶寶

遊戲目標:

(1)通過寶寶敲擊各種物體,感受物體發出不同的聲音,刺激寶寶的聽覺,識別聲音。

(2)初步感受音樂的節奏節拍。

(3)在音樂的伴隨下和媽媽一起手舞足蹈的敲打,激發寶寶愉悅的情緒,促進情感間的交流。

準備物品:廚房用的鍋、盆、碗、勺子、筷子,最好選用不同的材料,如木質、塑膠、不銹鋼等。

遊戲過程:

(1)媽媽拿出準備好的物品,擺在寶寶面前,分別敲擊出聲音,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2)給寶寶筷子或勺子,和寶寶一起分別敲擊物體。每次只敲擊一種,然後再換另一種。

(3)可以配合寶寶平時喜歡聽的音樂,媽媽引導寶寶有節奏的敲擊物體。

舉一反三:寶寶的學習無處不在,而且大多來源於生活。無論是數學、音樂還是語言的感知,父母都盡可能在生活中幫寶寶找到對應和連接,這樣才能大大提升寶寶學習的興趣,以及日後使用知識技能的能力。

溫馨提示:在遊戲中家長要引導寶寶發揮自己的想像和創造力,認真思考問題。在生活遊戲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寓教於樂。

如前所述,我們的社會交往系統是由最初的家庭系統逐漸過渡到3歲後的同伴交往系統,之後是更廣的社會系統。從這一過程來看,3歲前,我們的寶寶最好能夠和父母及其家人建立良性的交往關係,並儲備一些必要的同伴交往基礎,方能適應日後的社會生活。而寶寶日後能否具備積極地社會交往,往往取決於他們在3歲之前和父母的交往基礎是否足夠,也很我們日常遊戲的練習有關。

隨著獨生子女的出現,孩子們的交往能力慢慢開始被家長所重視。現代的獨生子女生活在“獨立的王國”中缺少與他人交往的平臺,使他們的性格變得高度自我和任性。如何培養寶寶積極的社會交往能力,建立和諧的社會關係呢?首先,我們要給寶寶創設交往的環境和機會。如:帶寶寶參加親子班或多去戶外感受大自然帶來的資訊和快樂。其次,通過不同的遊戲教給幼兒正確的交往方法來提高寶寶的交往能力。最後,樹立良好的父母榜樣,注意觀察寶寶在交往中的個體差異,善於發現優點培養良好的自信。通過以上幾點使幼兒能夠掌握和遵守一定的行為準則並學會控制自身的行為能力,會從同伴間獲得更多的知識和經驗學會與他人合作以便更好的適應社會。

遊戲舉例

遊戲名稱:小熊跳舞

遊戲目標:培養寶寶身體的靈活性,學會與他人合作完成遊戲

活動準備:毛巾毯或浴巾、玩具熊(毛絨玩具)

遊戲過程:家長和寶寶一起邀請小熊和我們做遊戲。

提問寶寶:“小熊能和我們玩什麼遊戲呢?”(我們讓小熊給我們跳個舞吧!)

提問寶寶:“小熊怎樣才能跳舞呢?”(媽媽說我有個好辦法)

家長拿出一條浴巾並打開,與寶寶用雙手分別抓住浴巾的四個角後請小熊站到浴巾的中間。家長和寶寶一同向下、向上抬起浴巾,把小熊拋向空中,並用浴巾接住小熊使小熊在浴巾中跳上跳下不掉下來。(小熊跳起來啦!小熊跳舞可真好看!)當小熊不小心掉到地上後,家長要模仿小熊難過的樣子的說:“哎呦呦!我摔了個大屁蹲,好疼啊!”家長還可與寶寶一同說兒歌。

“小熊小熊你跳個舞,跳得高”(家長與寶寶一起將小熊拋得更高)

“小熊小熊你跳個舞,跳得低”( 家長與寶寶一起將小熊拋得低些)

舉一反三:當寶寶學會與他人合作遊戲後,家長可將小熊換成皮球,在浴巾中滾來滾去使小球不從浴巾中掉下來。

溫馨提示:在遊戲中家長要不斷告知寶寶如何與他人合作進行遊戲。如:“我們要一起將小熊拋向空中我們的動作要一致哦!”等等。

第三類親子遊戲:培養滿足自己的需要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滿足自我需要的能力。也應該有自我服務的意識。這種自我服務意識的培養,不僅有助於寶寶各項自理能力的提高,還能有助於寶寶責任心和獨立性的培養。有些爸爸媽媽什麼都為寶寶安排好,寶寶從來就沒有自己做過決定的體驗,導致寶寶從小乃至長大都會很依賴父母,當寶寶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們怎麼能奢望寶寶一下子就有果斷的判斷力呢,然而這又是很多父母常見的問題。所以說,培養寶寶的責任心、獨立的人格以及自我決策的能力都可以從現在開始,從寶寶能滿足自己的需要開始。寶寶獨立了,我們做父母的也就不至於被拴的很緊,也能有更多自己的空間和時間,也不會導致過渡疲累。

遊戲舉例

遊戲名稱:今天我做飯

適應年齡:2歲以上的寶寶

遊戲目標:

(1)角色扮演的遊戲可以充分調動寶寶做事的積極性,通過模仿、觀察成人的生活,體驗遊戲過程中的快樂。

(2)促進寶寶的語言發展,交往和溝通能力。

準備物品:和寶寶一起到室外撿拾一些材料,如樹葉、樹枝、小石子等可以當做各種菜、蛋,家中的廢舊小瓶子可以作為調料罐,如喜樂瓶子,廢舊的包裝盒子等都可以用來作為遊戲材料。

遊戲過程:

(1)媽媽和寶寶一起商量,“我們想一想,今天的晚飯吃什麼呢?”、“你喜歡吃什麼菜?”、“爸爸喜歡吃什麼?”等問題。

(2)商量好以後,帶領寶寶出門“買菜”準備材料,準備的過程中,媽媽盡可能讓寶寶發表意見並順從寶寶的意願。

(3)媽媽配合寶寶遊戲,和寶寶一起完成“洗菜”、“切菜”、“炒菜”等遊戲過程,不斷給予寶寶鼓勵、讚揚。

舉一反三:隨著寶寶活動能力的增強,父母要多多鼓勵寶寶參與類似的假裝遊戲,重現生活中寶寶感興趣的場景,比如購物、做家務等,讓寶寶充分感受參與做主的快樂。

溫馨提示:在遊戲中家長要鼓勵寶寶多多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遇到難題時,開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習得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

第四類親子遊戲:培養獲得知識的能力

每對父母都希望孩子發展得更好,希望他們獲得豐富的知識和精彩的人生。而知識和技能則是我們實現美好人生所不可缺少的本領。我們很多父母自己可能都會有感覺,很多知識都是在自己不同的人生階段不斷習得的。雖然我們很多父母完成了大學學業,但是工作後還會發現,還有很多很多東西需要重新學習,這可謂是要“活到老,學到老。”而多年之後,我們還往往會發現,書本和生活的距離還是很遙遠的,很多事物需要我們重新領悟,而我們在生活中最為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學習和掌握新知識,也就是具備學習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有的父母會認為,小寶寶不要學習,因為很多父母骨子裡會認為學習本身是件痛苦而枯燥的事情,其實不然。寶寶的學習不同于我們成人,他們具有內在的學習動力。可以說,她,她,他們的學習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探索和好奇心。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我們進入了角色,真正享受的去學習,它能給我們帶來很多發自內心的成就感。一個人如果在任何事情上都沒有成就感,他的生活也終將變得乏味無聊。

遊戲舉例

遊戲名稱:鍋碗瓢盆交響曲

適應年齡:8個月以上寶寶

遊戲目標:

(1)通過寶寶敲擊各種物體,感受物體發出不同的聲音,刺激寶寶的聽覺,識別聲音。

(2)初步感受音樂的節奏節拍。

(3)在音樂的伴隨下和媽媽一起手舞足蹈的敲打,激發寶寶愉悅的情緒,促進情感間的交流。

準備物品:廚房用的鍋、盆、碗、勺子、筷子,最好選用不同的材料,如木質、塑膠、不銹鋼等。

遊戲過程:

(1)媽媽拿出準備好的物品,擺在寶寶面前,分別敲擊出聲音,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2)給寶寶筷子或勺子,和寶寶一起分別敲擊物體。每次只敲擊一種,然後再換另一種。

(3)可以配合寶寶平時喜歡聽的音樂,媽媽引導寶寶有節奏的敲擊物體。

舉一反三:寶寶的學習無處不在,而且大多來源於生活。無論是數學、音樂還是語言的感知,父母都盡可能在生活中幫寶寶找到對應和連接,這樣才能大大提升寶寶學習的興趣,以及日後使用知識技能的能力。

溫馨提示:在遊戲中家長要引導寶寶發揮自己的想像和創造力,認真思考問題。在生活遊戲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寓教於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