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母親在孕期、哺乳期要多吃含鐵、蛋白質豐富的食品, 如動物肝臟、瘦肉、蛋類、豆製品、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孕期內應定期測血紅蛋白, 如果發現貧血時應及時治療, 以免影響胎兒體內的貯鐵量。
2、由於人乳中鐵的吸收率高, 所以寶寶出生後應儘量採用母乳餵養, 至少餵養至4個月, 最好延長到6-9個月。 非母乳餵養兒在2個月時可酌情添加菜汁或水果汁。 4個月添加稀食時, 應增加含鐵及蛋白質豐富的食品, 包括蛋黃、菜泥、豆制代乳粉、肝泥、肉泥、魚肉等。
Advertisiment
3、科學膳食對預防缺鐵性貧血是極為重要的。 在增加含鐵食品時, 不但要瞭解各種食品的含鐵量, 更重要的是瞭解其吸收率的高低。 一般動物性食物所含血紅素裡的鐵吸收好, 且不受其他因素影響;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草酸、磷酸等物質, 會妨礙鐵的溶解和吸收;如能做到粗細糧搭配、葷素搭配, 便能提高鐵的吸收率及蛋白質的互補作用。 小孩應養成不挑食, 不厭食的良好飲食習慣。 同時不應給幼兒喂茶水、咖啡, 因為其中所含的鞣酸會影響鐵的吸收率。
4、對一些體弱多病或生長過快的小兒, 如早產兒, 雙胞胎, 低體重出生兒, 或肥胖的小孩應提倡科學餵養, 安排合理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