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如果護理不當, 很容易誘發呼吸道感染。 病情可大可小, 嚴重的可能會危害寶寶的性命, 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有所注意。
新生兒為什麼容易呼吸道感染
新生兒全身和呼吸系統局部對病原體的抵抗能力部很弱, 當居室擁擠、人員較雜, 空氣不好的時候, 寶寶就容易患上感;尤其和寶寶密切接觸的人(爸爸、媽媽、保姆)患了上感時, 寶寶更容易被感染。 另外, 還應注意如果在居室內吸煙可以降低寶寶呼吸道教膜局部抵禦感染的能力。
輕重不一, 輕者只有鼻塞、噴嚏、流涕,
Advertisiment
1.鼻炎 以鼻腔堵塞為主要症狀, 呼吸時發出堵塞的呼嚕聲, 有時無法經鼻呼吸, 只得張口呼吸, 吮乳時需要閉口, 就無法呼吸, 於是出現煩躁不安。 多伴有流涕和噴嚏。 有時咽後壁淋巴組織增生(稱增殖體), 部分阻塞鼻後孔通道, 發出鼾音, 需加區別。
2.咽炎 以咳嗽, 咽部充血為主要症狀, 同時伴有輕度鼻炎, 因此也有流涕和噴嚏。
3.粘膜變 因鼻淚管短面狹, 容易堵塞, 而出現淚向外溢, 結膜充血或有膿性分泌物。
4.喉炎 發生喉炎時咳嗽呈破竹聲, 哭聲嘶啞, 呼吸困難, 出現胸骨上軟組織凹陷。
Advertisiment
新生寶寶發生呼吸道感染怎麼辦
a、要對患者兒童進行病情觀察準確找到病因。 如果有的患兒雖然高熱, 但精神狀態良好, 玩耍如常, 這類患兒病情較輕, 可不急於退熱;但有的患兒前額、腋窩等處灼熱, 但手足冰涼;有的患兒高熱時伴有寒戰;有的體溫只接近39℃, 便出現四肢抽搐, 應考慮高熱驚厥之先兆, 特別是有驚厥史的患兒則應考慮退熱。 6個月~1歲患兒由於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發育不全, 易發生高熱驚厥。 此外應注意患兒的意識狀態、發熱的伴隨症狀、發熱的時間與規律、小便的次數與量、皮膚有無細小的出血點與皮疹, 為臨床醫生提供診斷、治療的依據。
b、提高患兒的舒適度保證患兒的有足夠的休息時間, 清除咽喉和鼻腔內的分泌物,
Advertisiment
三招減少反復呼吸道感染
(1)合理飲食均衡營養。
提倡母乳餵養, 4-6月時逐漸添加輔食, 確無母乳、母乳不足或不宜母乳餵養者採取合理的混合餵養或人工餵養。
Advertisiment
(2)科學的育兒觀。
“若要小兒安, 常耐三分饑和寒”。 在日常護理中, 寶寶平時的衣著不宜過多, 睡眠時的被子也不宜過厚, 適當加減衣服。 氣候變化時, 寶寶的衣服要勤穿勤脫, 不要只加不減, 特別是冬季降溫時不要一下穿得過多, 一般比成人多穿一件就夠了。
如果寶寶活動時出汗, 及時用毛巾擦乾, 入睡後汗多的小兒, 前後胸墊上小毛巾防止汗濕內衣。 減少出汗、及時擦汗是防止小兒受涼的重要措施。
(3)保證室內空氣流通、遠離環境污染。
在呼吸道發病率高的季節,
Advertisiment
新生兒呼吸急促需引起警惕
新生兒若呼吸急促, 在排除先天性肺部沒有發展成熟的因素之外, 就要懷疑是否有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
·上呼吸道感染:寶寶上呼吸道的疾病有可能是因為喉頭、喉骨發育不完整, 或是上呼吸道狹窄、阻塞及異物吸入等因素所造成。 另外, 還有可能是病毒性☆禁☆感染導致, 例如:哮吼等。
再來也有可能是喉頭水腫, 專家表示:喉頭水腫是一種急性過敏, 即一種急性、過敏性的聲帶水腫, 多半是因海鮮、藥物或是蜜蜂叮咬引起的,與體質沒什麼關聯,且多合併有呼吸道水腫。
·下呼吸道感染:專家表示:造成新生兒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有:
·早產兒呼吸道窘迫症,如果寶寶于34周以內出生,那麼肺部的發育可能尚未成熟,就有可能有早產兒呼吸道窘迫症。
·可能是新生兒肺炎引起敗血症,使呼吸窘迫;
·胎便吸入症候群、先天性心臟病等,使氧氣無法正常供給,寶寶只好靠喘氣來增加含氧量。
多半是因海鮮、藥物或是蜜蜂叮咬引起的,與體質沒什麼關聯,且多合併有呼吸道水腫。·下呼吸道感染:專家表示:造成新生兒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有:
·早產兒呼吸道窘迫症,如果寶寶于34周以內出生,那麼肺部的發育可能尚未成熟,就有可能有早產兒呼吸道窘迫症。
·可能是新生兒肺炎引起敗血症,使呼吸窘迫;
·胎便吸入症候群、先天性心臟病等,使氧氣無法正常供給,寶寶只好靠喘氣來增加含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