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麼判斷小寶寶得了急疹?

玫瑰疹也叫幼兒急疹、燒疹, 由病毒引起, 是嬰幼兒時期一種常見的出疹性傳染病。 可能是由病毒引起, 是一種鮮紅色的圓形斑疹, 直徑2-3mm, 由病灶周圍的血管擴張所形成, 壓之褪色, 鬆開時有複現, 多出現於胸腹部。 通過唾液飛濺而傳播, 不如麻疹傳染力強。

玫瑰疹的發病特點是在發熱3~5天后突然退熱, 身上出現玫瑰紅色的斑丘疹, 它也因而有了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嬰兒玫瑰疹, 中醫又稱奶麻。 冬春季節發病較多。 發病多是1歲以內的小兒, 2歲以上者少見。 患過此病後, 一般不再患第2次。

怎麼判斷小寶寶得了急疹?

嬰幼兒急疹最典型的症狀是:起病急,

Advertisiment
高燒達39~40℃, 持續3~5天后自然驟降, 精神也隨之好轉。 它的最大特點是:熱退疹出。 嬰幼兒急疹的皮疹不規則, 為小型玫瑰斑點, 也可能融合成一片, 用手壓疹子會消退。 疹子最早出現於頸部和軀幹, 很快遍佈渾身, 腰部和臀部較多。 皮疹在1~2天內就會消退, 不留下色素斑。

在出疹前, 孩子會出現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狀, 如咽炎、腹泄, 同時周圍淋巴腺普遍增大, 以枕後淋巴腺腫大較常見, 大小如豌豆, 沒有壓痛感。 您還可以閱讀“幼兒急疹家庭護理全攻略”, 瞭解更多嬰兒疾病知識。

醫生會做哪些檢查?

孩子得了嬰幼兒急疹後, 假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醫生經常會給孩子化驗血常規, 起病初期, 孩子的白血球總數增多。

Advertisiment
高燒期間, 白血球數量會下降, 特別是嗜中性白細胞下降明顯。 這種血常規檢查結果, 經常提示存在病毒感染。

在家如何護理呢?

生病時, 要讓孩子臥床休息, 盡可能少去戶外活動, 注意隔離, 避免交叉感染。 發燒時, 要給孩子多喝水, 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適當補充B族維他命和維C等。 倘若孩子體溫較高, 並出現哭鬧不止、焦躁等情況, 可以給予物理降溫。 體溫超過38.5℃時, 要給孩子服用退燒藥, 免得發生高熱驚厥。

假如孩子已經確診為嬰幼兒急疹, 而且孩子的精神狀況比較好, 家長就可放心在家裡護理, 無需一次次往醫院跑。 得了嬰幼兒急疹, 必需要經過幾天高燒、熱退疹出的階段。 帶著患病的孩子反復跑醫院,

Advertisiment
不僅於事無補, 反而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 使病情複雜化。 也不要亂給孩子服藥, 免得發生藥物不良反應, 加重病情。

小編提醒:

嬰幼兒急疹是病毒感染造成的, 屬自限性疾病, 治療不需要使用抗菌素, 只需加強護理, 適當給予對症治療, 幾天後就會自己好轉。

當孩子高熱不退, 精神差, 出現驚厥、頻繁嘔吐、脫水等表現時, 家長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免得造成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功能損害。

在小寶寶幾個月大的時候媽媽們可要注意了, 如果你的寶寶在沒有任何症狀之下發燒的話, 你就要注意了, 看看是不是患了疹子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