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麼和孩子溝通 和孩子聊天的技巧

在中式家庭裡, 鮮有和樂融融的晚餐時間、睡前時間及聊天時間, 有時候我們與孩子的聊天更像是質問, 通常都是以問句開始, 以斥責終結。 媽媽們是否該檢視自己的“聊天技巧”?

問“小”不問“大”

孩子跟大人不一樣, 他們很難理解抽象的問題, 也很難回答。 因此, 想要瞭解孩子在學校的概況, 要儘量避開“抽象”、“大範圍”的問題。 不妨改問一些很簡單、一定有答案的問題, 可以從細節開始。

【不要問】

“你今天在學校過得如何?”“你今天在學校做了什麼?”這種問題, 孩子很難回答, 或是只會簡單回答:“還好。 ”“沒做什麼!”這樣會讓聊天很難持續下去。

Advertisiment

【你可以改問】

“你今天在學校上了哪些課?”當孩子說出自然、音樂、國語的時候, 你就有機會接著, “喔!那自然課今天教什麼?”孩子就會接著回答你的問題:“教氣象啊!什麼氣溫、風向的, 無聊死了!”“喔!那音樂課有沒有好一點兒?……”這樣你就可以借機瞭解他今天做了些什麼, 並持續交談下去。

藉由一些生活小事打開話匣子比較容易, 這些問題簡單易懂, 孩子通常都會爭先恐後地回答, 不會感覺到壓力。

從別人的事談起

如果想瞭解孩子在校的情況, 可以用迂回的方法, 比如從別人開始問起, 來看一下這對母女的聊天:

媽媽:“你們班上最調皮的是誰?”

女兒:“是XXX!”

媽媽:“他做了些什麼事惹老師生氣呢?”

女兒:“上課講話啊!還有昨天用東西丟同學的頭!”

Advertisiment

媽媽:“那老師怎麼辦?”

女兒:“老師罰他站啊!站到下課啊!超慘的!”

媽媽:“啊!真的啊!好可憐喔。 都不能坐下, 腳一定很酸。 你們老師這麼凶啊?你有沒有被老師凶過?”

女兒:“沒有!我很乖, 老師對我一點也不凶。 ”

就從這樣的一段對話, 約略得知她對老師的觀感、上課的情形, 以及老師對於孩子的調皮行為如何處置等等。 從“別人談起”是一個很好的聊天方法, 比方說, 孩子會告訴我班上誰吃飯吃得最慢、誰最常被罰、誰功課最棒、誰今天又打了誰等等。 在聊天過程中, 我們就能窺見他處於什麼樣的位置、對同學的行為有什麼樣的看法, 然後瞭解孩子在我們看不見的時候, 是用什麼樣的身心狀態去處事。

不要“否定”,
Advertisiment
只要“同理”

大人跟孩子聊天, 很容易發生的一個狀況, 就是大人常常喜歡否定孩子的感受。 比方說, 當孩子說:“自然課無聊死了”的時候, 絕對不要接著說:“自然課不無聊啊!天氣、氣象是一件很有趣的東西……”

相信我, 只要你這麼一說, 這個話題就聊不下去了!因為當孩子覺得你並不認同他說的話時, 他後面的話很容易就咽了回去。

【比較好的方式是回答】

“喔, 自然課很無聊啊, 你可以告訴我是什麼讓你覺得很無聊嗎?”

“因為我本來以為自然課可以做實驗、看酒精燈之類的, 結果都是坐在教室裡上課!無聊死了!”

保持中立的語調、同理感受他的感受, 往往可以讓你知道孩子更多的想法, 瞭解他的需求, 進而幫助他解決困境。 前陣子有個媽媽說,

Advertisiment
當他孩子跟她抱怨:“啊!功課好難、好多!我都考不好”時, 她明明很溫柔地回他:“考不好有什麼關係?成績不是那麼重要啊!”結果兒子卻氣得說她不瞭解他, 拒絕再跟她說話, 讓她很難過。

事實上, 孩子當下需要的不是“否定”他的心情的對話, 而是“瞭解”他心情的對話。 所以, 如果媽媽改說:“啊!考不好心情一定很不好, 你現在一定很難過, 你要不要說說你的苦惱?”相信她兒子的心情一定會好許多, 也會繼續把心事對媽媽說出來。

只要“傾聽”、不要“說教”

很多時候, 聊天只是一種發洩。 還記得一堆女人三姑六婆時的那種心情嗎?罵婆婆、罵老公、罵給別人聽, 其實不一定是要別人幫我們解決問題, 只是純聊天而已。 很多孩子是多麼渴望聊天,

Advertisiment
卻常找不到一個可以聊天的大人。 讓聊天回到聊天, 想要孩子誠實地說出感受, 很重要的一個步驟, 就是只要“傾聽”, 不要“說教”。

和孩子聊天, 最忌諱的就是說教。 任何一種話題的聊天, 只要淪落到說教與聽訓, 那就沒趣到極點了!所以, 聊天時可以對對方、對話題保持高度的興趣, 多詢問、少評論, 多說“你”, 少說“我”, 就很容易讓話題源源不絕地繼續下去。

比如, 孩子說:

“媽, XXX今天打我。 ”

“喔, 為什麼?”

“因為我要玩恐龍, 他不准我拿。 ”

“那你怎麼辦?”

“我就去玩別的了。 ”

“你怎麼不告老師呢?我不是教過你, 人家欺侮你就去告訴老師嗎?你也可以跟他說, 公用的東西大家都可以玩啊!媽媽不是跟你說過嗎?”

如果是採取這樣的聊天方式, 那麼肯定話題就此戛然而止。 孩子最後一定是緊閉雙唇,不再多說一句。此時不妨繼續詢問:“喔,那你心裡有沒有覺得很不舒服?”或者“那你還想玩恐龍的話怎麼辦呢?”

這時,你就會聽到他真正的想法:“還好啦!我想他先玩也沒關係,等他玩完了,我再玩就好了啊!”

注意肢體語言

小編很喜歡的一句話是:蹲下來與孩子一起看世界!

其實聊天時,肢體語言也很重要。適當的肢體語言,會讓孩子覺得你重視他、認真想要和他聊天。如果孩子還小,那就蹲下來;如果是個大孩子,那就拉著他的手坐下來。即使是手邊在忙著折衣服、洗碗,在跟孩子講話時,也必須要時時轉頭看他的表情。因為注視別人、專心傾聽,就表示你很在乎跟他說話。

孩子對於肢體語言很敏感,一邊跟別人談話一邊敷衍地說著嗯、啊、喔;或是眼睛一邊盯著電腦一邊聽他說話,都不是鼓勵他好好和你聊天的方式。

另外,大部分的孩子都喜歡親密的接觸: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頭,摟摟他的肩,搓搓他的頸背,順順他的頭髮,拍拍他的背等等。通常,對有一定熟識度的孩子適當地使用一些肢體語言,都會在聊天時產生非常正面的效果。注意跟年幼的孩子對談的時候,不要隨意亂髮笑;不論他的話多麼幼稚、多麼奇怪,你都要保持誠懇、一本正經,否則孩子很容易覺得大人在嘲笑他,而不願意繼續聊下去。

最後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在跟孩子聊天時,孩子一時說出一些令你驚訝、反感的事時,切記“不動聲色”──聲調平常、假裝毫不在意,這是很重要的。在尚未明白事情真相或者尚未想出如何應對之道時,先保持朋友般的傾聽,是很重要的!跟孩子“說教”或“講道理”的時候,最好跟聊天分開,這才能夠讓孩子暢所欲言、無所不談。

孩子最後一定是緊閉雙唇,不再多說一句。此時不妨繼續詢問:“喔,那你心裡有沒有覺得很不舒服?”或者“那你還想玩恐龍的話怎麼辦呢?”

這時,你就會聽到他真正的想法:“還好啦!我想他先玩也沒關係,等他玩完了,我再玩就好了啊!”

注意肢體語言

小編很喜歡的一句話是:蹲下來與孩子一起看世界!

其實聊天時,肢體語言也很重要。適當的肢體語言,會讓孩子覺得你重視他、認真想要和他聊天。如果孩子還小,那就蹲下來;如果是個大孩子,那就拉著他的手坐下來。即使是手邊在忙著折衣服、洗碗,在跟孩子講話時,也必須要時時轉頭看他的表情。因為注視別人、專心傾聽,就表示你很在乎跟他說話。

孩子對於肢體語言很敏感,一邊跟別人談話一邊敷衍地說著嗯、啊、喔;或是眼睛一邊盯著電腦一邊聽他說話,都不是鼓勵他好好和你聊天的方式。

另外,大部分的孩子都喜歡親密的接觸: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頭,摟摟他的肩,搓搓他的頸背,順順他的頭髮,拍拍他的背等等。通常,對有一定熟識度的孩子適當地使用一些肢體語言,都會在聊天時產生非常正面的效果。注意跟年幼的孩子對談的時候,不要隨意亂髮笑;不論他的話多麼幼稚、多麼奇怪,你都要保持誠懇、一本正經,否則孩子很容易覺得大人在嘲笑他,而不願意繼續聊下去。

最後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在跟孩子聊天時,孩子一時說出一些令你驚訝、反感的事時,切記“不動聲色”──聲調平常、假裝毫不在意,這是很重要的。在尚未明白事情真相或者尚未想出如何應對之道時,先保持朋友般的傾聽,是很重要的!跟孩子“說教”或“講道理”的時候,最好跟聊天分開,這才能夠讓孩子暢所欲言、無所不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