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麼和孩子談論,關於離婚單親這個問題?

家庭離異對孩子有多大的影響, 我們無從得知, 但是父母離異肯定是對孩子有影響的。 那麼怎麼跟孩子談論離婚單親這個問題呢?

這是最近我一個好朋友來詢問我的, 她女兒有個特別好的小閨蜜, 基本上從出生沒多久父母就開始訴訟離婚了, 之後就沒見過爸爸。 兩個女孩差不多大都剛過2歲, 最近好朋友的女兒會開始講, “我的媽媽, 在這裡;你的媽媽, 在這裡;我的爸爸, 在這裡, 你的爸爸, 沒有!”

沒多久, 小閨蜜也開始叫好朋友的老公“爸爸”了, 儘管現在大人說“這個不是你爸爸”, 就能讓她接受。 但他們都感覺到,

Advertisiment
過不了多久小朋友應該就會問“那我爸爸呢?”。 於是大人們都在思考, 怎麼對一個學齡前的孩子解釋單親家庭這件事, 以做好到時被問不會措手不及。

這件事本身我並沒有經驗, 但因為小D幼稚園有一位同學的兩個父母都是女的, 小D也曾回來問過我, 為什麼M有兩個媽媽?當時我正好就這一類的話題學習思考過, 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和自己的過去和解

曾經相愛的人要分開, 這個經歷一定不會愉快, 因為愛的深所以傷的痛, 也因此見過很多單親父母會把自己的怨念傳遞給孩子, 而這才是最傷孩子的。

我的一個鄰居就是個單親美國媽媽, 我們曾經互相分享過一些很個人的心路歷程。 我印象特別深的就是她和我說,

Advertisiment
當年剛剛離婚時, 我恨啊, 恨不得把世上最惡毒的詛咒都給那個人。 但後來我想明白了, 我要給孩子很多愛而不是恨, 儘管我還是恨這個人, 但對孩子的愛讓我戰勝了那份恨。

的確是這樣的, “父母是孩子的容器, 容器壞了就無法承托孩子”, 在和孩子談論這個話題之前, 自己需要先想清楚, 我們希望孩子接收到的資訊是什麼, 而這就包括了我們需要真正做到和自己的過去和解。

這裡的和解包括三方面:

1、放下:不要在孩子面前傳遞怨恨, 讓孩子明白父母都是愛他的;

2、信念:孩子沒我們想像的那麼脆弱, 不管一個人還是兩個人, 都可以養育出健康快樂的孩子;

3、接納:離異並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 這是我們成人對自己負責的行為。

Advertisiment

這三個關鍵字很重要, 因為很多時候學齡前的孩子並不會有多深刻地意識到“單親”的真正含義, 但我們過度緊張、掩飾、欲言又止甚至憤怒、憎恨的情緒, 他們是很容易感受得到的, 從而這些情緒會變成孩子對於這件事的真正認知。

“當錯誤的人離開你的生活, 正確的事情才會發生”。 如果這已經是事實, 那就換一種方式活出自己專屬的幸福。

逐步引入話題

當時小D問我, 為什麼M有兩個媽媽時, 我是有點不知所措的, 我並沒準備好怎麼和她解釋“同性戀家庭”這件事, 於是就和她的認知老師討論了一下。

認知老師建議我們從更宏觀的角度開始和孩子談論, 每個家庭都是不同的, 比如有的家庭有一個孩子, 有的家庭有好多個孩子;有的家庭有一個爸爸一個媽媽,

Advertisiment
有的家庭只有一個媽媽;有的家庭有兩個“媽媽”或者兩個“爸爸”;有的家庭的孩子有一個爸爸兩個媽媽等等等等。

我當時聽完就豁然開朗, 同樣的思路也可以運用到回答孩子單親家庭的問題, 讓孩子認識和理解世界的不同, 幫助孩子塑造更多元的價值觀。 單親家庭的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入“不同家庭類型”這個概念。 先從更大層面幫助孩子理解, 每個家庭都是不同的, 這沒有好壞, 只是不同。

如果可以的話, 也可以和各種各樣的家庭類型組織玩耍, 讓孩子直觀感受到, 每個家庭不同, 但我們都是幸福的。 這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單親父母意味著,

Advertisiment
兩倍的工作, 兩倍的壓力, 兩倍的眼淚, 但也有兩倍的擁抱, 兩倍的愛和兩倍的驕傲

簡單並且誠實回答

一般2、3歲以後, 孩子就開始會詢問, “我的爸爸呢?”, 即使你有一個很長很長的故事, 也不要一下子全部告訴孩子。 首先孩子無法真正理解, 其次過長的回答也會引起孩子不必要的恐慌, 最好的就是點到為止的誠實回答, 但讓這個話題一直開放著, 讓孩子明白, 只要有疑問隨時隨地可以找父母聊。

比如還是繼續見面的, “爸爸住在XX, 他每個週末會過來接你玩, 他和媽媽都很愛你”;如果不見面了也可以說, “你的爸爸現在在XX, 你出生的時候他特別開心”。 這樣的回答都是事實, 沒有我們個人的情緒在裡面, 很多時候也就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

學齡前的孩子都是處於“自我中心”的階段,他們這麼問並不是真的關心父母,只是因為他意識到了不同,或者他們感受到父母情緒了。他們只要知道事實,同時感受到自己生活沒影響,這個話題也就過去了。

但要做好心理準備,一旦這個話題被打開,孩子會反復過來問。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做的不夠好,你讓孩子開始“操心”了,這就是學齡前孩子吸收新知識的習慣,想想他們是不是也有只盯著一本繪本讀的情況,本質其實是一樣的。

最好的就是一如既往地平靜地告訴孩子這個事實,每次不多說,直到孩子繼續追問更多細節了。

幫助孩子學會如何應對同伴的提問

隨著孩子開始社交,單親家庭的孩子不僅僅是自己有疑問,他們也會遭到其他同齡孩子的提問,“你爸爸呢?你為什麼沒有爸爸?” 大部分孩子的提問都是善意的,他們也只是因為看到不同而產生好奇而已。

但很多單親父母並沒有真正放下,於是外界的任何一個提問都會變成觸發自己內心情緒的導火索,從而給了孩子不正確的示範,“誰這麼問你的啊?你不要理他們”。因此單親父母怎麼幫助孩子看待這樣的提問就是關鍵了,這就回到了我開頭提的,“接納”。

不妨也有意識地提前問問孩子,“如果你同學問你,你爸爸呢?你會怎麼回答啊?”看看孩子會怎麼回答,也許孩子就會告訴你之前你告訴他的話,“我爸爸在XX,我媽媽說他很愛我”。這就說明了孩子已經開始學著接納了。

與此同時,父母可以進一步強化,“對,你可以告訴你同學,我爸爸仍然是我爸爸,我媽媽仍然是我媽媽,他們雖然不住一起了,他們都關心我”;或者說,“你可以告訴你同學,每個家庭都是不同的,我和我媽媽一起住,但我也很幸福”。

傳統觀念裡對於婚姻,經常會有“為了孩子好”而湊合。婚姻關係一定在親子關係之前,湊合而不開心的兩個人一定不會“對孩子好”。真正“為了孩子好”,就是我們都能認識到,不管婚姻這個形式是否還存在,我們都能把愛和接納傳遞給孩子,有這些滋養的孩子都是會幸福快樂的。

而對於我們這些非單親的父母來說,當孩子來問我們這些問題時,也希望用更加多元的角度告訴孩子,沒有哪種家庭是更幸福的,這只是不同。要知道我們今天的這句話不僅僅是禮貌客套,也是真正在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

學齡前的孩子都是處於“自我中心”的階段,他們這麼問並不是真的關心父母,只是因為他意識到了不同,或者他們感受到父母情緒了。他們只要知道事實,同時感受到自己生活沒影響,這個話題也就過去了。

但要做好心理準備,一旦這個話題被打開,孩子會反復過來問。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做的不夠好,你讓孩子開始“操心”了,這就是學齡前孩子吸收新知識的習慣,想想他們是不是也有只盯著一本繪本讀的情況,本質其實是一樣的。

最好的就是一如既往地平靜地告訴孩子這個事實,每次不多說,直到孩子繼續追問更多細節了。

幫助孩子學會如何應對同伴的提問

隨著孩子開始社交,單親家庭的孩子不僅僅是自己有疑問,他們也會遭到其他同齡孩子的提問,“你爸爸呢?你為什麼沒有爸爸?” 大部分孩子的提問都是善意的,他們也只是因為看到不同而產生好奇而已。

但很多單親父母並沒有真正放下,於是外界的任何一個提問都會變成觸發自己內心情緒的導火索,從而給了孩子不正確的示範,“誰這麼問你的啊?你不要理他們”。因此單親父母怎麼幫助孩子看待這樣的提問就是關鍵了,這就回到了我開頭提的,“接納”。

不妨也有意識地提前問問孩子,“如果你同學問你,你爸爸呢?你會怎麼回答啊?”看看孩子會怎麼回答,也許孩子就會告訴你之前你告訴他的話,“我爸爸在XX,我媽媽說他很愛我”。這就說明了孩子已經開始學著接納了。

與此同時,父母可以進一步強化,“對,你可以告訴你同學,我爸爸仍然是我爸爸,我媽媽仍然是我媽媽,他們雖然不住一起了,他們都關心我”;或者說,“你可以告訴你同學,每個家庭都是不同的,我和我媽媽一起住,但我也很幸福”。

傳統觀念裡對於婚姻,經常會有“為了孩子好”而湊合。婚姻關係一定在親子關係之前,湊合而不開心的兩個人一定不會“對孩子好”。真正“為了孩子好”,就是我們都能認識到,不管婚姻這個形式是否還存在,我們都能把愛和接納傳遞給孩子,有這些滋養的孩子都是會幸福快樂的。

而對於我們這些非單親的父母來說,當孩子來問我們這些問題時,也希望用更加多元的角度告訴孩子,沒有哪種家庭是更幸福的,這只是不同。要知道我們今天的這句話不僅僅是禮貌客套,也是真正在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