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麼培養寶寶獨立性

有媽媽說, 自家寶寶現在都已經5歲了, 還特別粘人, 一點也不獨立!究竟該怎麼改變這樣的現狀呢?其實, 孩子長大到一定年齡時, 就要開始培養起他的獨立性, 因為獨立性並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需要在生活中慢慢培養出來的。 從小養成良好的獨立性, 長大以後更能輕鬆應對一切困擾。

至於怎麼做, 媽媽們可能需要學習以下這3點。

1、給寶寶獨處的生活空間

應該有媽媽發現了, 個別寶寶1歲之後常常喜歡把玩具堆在一起, 自己在一個角落裡玩上老半天, 如果隨意入足他的小空間, 他就會開始大哭大鬧。

Advertisiment

其實, 這是寶寶需要獨立空間的表現。 他還不能夠利索的用語音來表達, 所以只能通過行為來反抗。 獨處有利於培養孩子獨立的意識和自主意識, 能打造孩子獨特的個性, 為日後走向獨立做準備。 因此, 別以為寶寶小就不需要獨處的空間, 父母應該為寶寶提供一個合適專屬小空間。

可以準備一個小帳篷, 寶寶可以在裡面玩遊戲、閱讀書籍、休息思考等, 對獨立性培養非常有益。

2、創造孩子自我管理的空間

有的孩子長大後應對生活的能力非常強, 有些孩子則不知所措, 把生活過得一團糟糕。 這也與小時候的獨立性培養有關, 比如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

最直接的做法就是讓寶寶從小養成收拾整理, 守秩序的習慣,

Advertisiment
教育他東西從哪裡哪來就要放回哪裡去, 比如書本要放回書架, 玩具要收拾好, 餐具要擺好等等。

家裡面玩具特別多的話, 不妨準備一個專門的玩具收納箱, 每次玩耍過後引導寶寶將玩具收拾起來。

此外, 還要教導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並且適當放手, 給予孩子成長的空間。 就拿寶寶吃飯來說吧, 經常被餵飯的孩子吃飯的樂趣總不如自主吃飯的孩子多, 要養成獨立性, 從單獨吃飯開始培養也是有必要的。

3、給孩子獨立思考的空間

獨立思考能力是一種能讓人進步的能力, 只有從小就學會了獨立思考, 孩子才能減少依賴, 將來才能走得更遠。

不少家長習慣性追著孩子學習, 孩子做任何事都會在旁邊指手畫腳。 其實,

Advertisiment
任何一個依賴性很強的孩子, 背後都有一個習慣“包辦一切”的父母, 這樣的行為容易導致孩子懶得思考。

所以, 不妨放手, 給孩子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讓他養成自我思考的能力, 這樣人生才會有更大的創造性。 可以給寶貝準備一套專屬的小書桌, 從小就養成獨立學習和思考的能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