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麼提高0-6歲寶寶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是人類進行交流與思維的工具, 良好的語言能力不僅是寶寶日後與他人溝通感情、交流思想、進行交往的重要手段, 也是有效學習、進行抽象思維與邏輯推理的重要工具。 那麼, 爸爸媽媽們該如何為0-6歲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做一些努力呢? 

胎寶寶時期:讓寶寶提前熟悉你的聲音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 從4個月左右開始, 胎寶寶的聽覺就開始有了初步的發展, 他們開始能對外界的聲音刺激做出生理和動作上的反應, 而他們最敏感、聽得最清晰的聲音是來自母親的說話聲。 研究者還發現, 這一時期,

Advertisiment
如果胎寶寶能經常聽到媽媽的說話聲, 對他們出生以後語音知覺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因此, 從胎寶寶滿6個月左右起, 准爸爸媽媽們就可以逐步嘗試以下的功課。 》》關於孩子成長你還不知道的那些事 

1.定時給寶寶聽一些旋律優美、歡快的音樂, 以刺激寶寶對聲音的敏感性。

2.給胎寶寶唱歌。 優美的旋律加上爸爸媽媽熟悉的聲音, 不僅是很好的聽覺刺激, 也能讓胎寶寶從中感到爸爸媽媽的愛。

3.經常和寶寶說說話。 這一天, 你看到了什麼, 聽到了什麼, 把那些讓你身心愉悅的事情用輕柔的語調和緩慢的語速告訴你的胎寶寶, 雖然寶寶也許聽不懂你的話, 但他能從你的聲音裡感受到你和他的交流。 准爸爸們也可以和寶寶進行這樣的交流。

Advertisiment

溫馨提示

對胎寶寶的聲音刺激不宜太早, 也不宜過度。 不論是音樂、唱歌還是和胎寶寶說話, 准爸爸媽媽們一定要注意適度性, 聲音要柔和, 時間不宜過長, 以免刺激過度適得其反, 損傷寶寶的聽力。

0~1歲:為語言發展積極準備 

出生後不久, 寶寶就能辨別出不同聲音的差異, 一歲以內這段時間, 寶寶對各種聲音的敏感性越來越強。 而寶寶能發出的聲音也日漸豐富起來, 並越來越具有主動性。 這一時期, 為寶寶提供一個有回應的語言環境是最重要的, 可以有效地促進寶寶語言能力的發展。

1.0~2個月 寶寶發出的聲音多為生理反應引起的聲音, 如哭聲、煩躁時發出的聲音、打嗝聲、咳嗽聲、噴嚏聲, 等等。 其中,

Advertisiment
寶寶的哭聲具有很強的表意功能, 敏感的媽媽應儘早學會辨別寶寶的各種哭聲, 並給予相應的照料和語言上的安慰與回應。 這會讓熟悉你的聲音, 並對你的出現形成期待, 為日後的互動打下最早的基礎。

2.2~4個月 寶寶會在“睡足奶飽”等生理需求得到滿足的情況下發出一些表示身心愉悅的聲音, 甚至開始出現了咯咯的笑聲。 寶寶的笑聲無異于送給爸爸媽媽的第一份禮物, 欣喜的爸爸媽媽們必然會報之以更多的回應, 從兩三個月開始他們對對寶寶有意識的逗弄開始多了起來。 吃奶、換尿布、睡覺或抱起來的時候, 媽媽可以經常呼喚寶寶的名字, 並用語速緩慢、吐字誇張的說話方式即“媽媽語”和寶寶交談, 告訴寶寶你正在做或將要做的事,

Advertisiment
這會為寶寶的語言理解奠定最初的基礎。

3.4~7個月 寶寶開始“玩”自己的聲音, 即嘗試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 喊叫的、輕語的或怒吼的等。  這一時期開始, 爸爸媽媽有意識地可以加強與寶寶的互動, 如應和寶寶發出的聲音, 或與寶寶說話引發寶寶發出聲音, 在輪流發聲的遊戲中讓寶寶體驗“輪流”的交流技巧;寶寶還逐步學會了坐立, 對外界環境中事物的興趣日益濃厚, 媽媽可以主動地告訴寶寶他的視線指向的事物的名稱, 這種言語提示會讓寶寶逐步意識到, 每個事物都有屬於自己的名稱, 可以為寶寶日後的詞彙學習打下基礎。

4.8~12個月 這一階段, 寶寶的語言理解能力顯著增強, 儘管他們還不會開口說話,

Advertisiment
但他們已能理解與自己的生活有關的成人的言語, 並運用眼神的注視與手勢語言與成人開始真正意義上的交流, 表達並實現自己的各種願望, 如將手伸向玩具, 同時看向母親, 示意母親拿玩具給他等。 如果寶寶開始和你有了這樣的交流, 媽媽可以用完整的語言將寶寶的願望表達出來, 並予以滿足, 如一邊說“哦, 寶寶是想要這個小鴨子, 呶, 黃黃的小鴨子, 小鴨子唧唧唧”, 一邊把玩具遞給寶寶, 這樣會給寶寶一種暗示——你期望他照你這樣說, 激發寶寶開口說話, 同時也為寶寶的完整表達提供最早的榜樣。 此外, 這一時期的寶寶對認識周圍的新異事物有著強烈的興趣, 媽媽可以細心地留意寶寶感興趣的事物, 並告訴它這一事物的名稱,也可以引導寶寶去觀察各種物品,並一一告訴他這是什麼,那是什麼,也可以帶寶寶到空氣清新的戶外去玩,讓寶寶認識藍天、白雲、小鳥、風箏、樹葉、小草、小花、小朋友,等等,因為寶寶的認知世界越豐富,對應的日後可以掌握的詞彙量也就越豐富。還可以利用寶寶的玩具,你說名稱讓寶寶把玩具遞給你,讓寶寶熟悉各種不同的名稱,同時讓寶寶在最早的指令遊戲中學會與人互動。

溫馨提示

1.借助玩偶或兒童書進行的遊戲或活動比那些單純讓孩子一個人玩的遊戲更容易引起父母和寶寶之間的語言交流 。

2.從1歲左右開始,和寶寶一起閱讀一些低幼圖畫書,培養寶寶對書面資訊的閱讀興趣也是為寶寶語言能力奠基必不可少的工作。

1~3歲:積累豐富的語詞

從1歲左右開始,寶寶開始開口說話,出現了“呀呀語”,之後,他們能夠逐漸說出周圍熟悉事物的名稱。隨著站和走能力的發展,寶寶認知範圍的擴大進一步促進了其詞彙量的增長,1歲半到兩歲左右,寶寶迎來了一個詞彙量激增的高峰期。1歲左右的寶寶雖然還不能說出完整的句子,但他們已經能偶配合著肢體語言和具體情境,運用單個詞彙表達多種不同意思;一歲半以後,寶寶開始能用兩個詞表達自己的意思,如“媽媽奶奶”“爸爸抱”,等等。3歲以前,寶寶的詞彙量不斷擴展,詞彙的種類也日漸豐富,甚至出現了一些較為複雜的句子。這一時期,如何提高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為了促進寶寶語言能力的發展,媽媽們需要做:

1. 拓展寶寶的認只範圍,進一步幫助寶寶豐富詞彙 這一時期是寶寶學習詞彙和語言的敏感期,不斷擴大的詞彙能刺激寶寶表達的興趣,也為寶寶的準確表達提供了看能。

2. 注意和寶寶說話的方式,說話要清晰、完整、規範、緩慢 模仿是寶寶語言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爸爸媽媽使用語言的情況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寶寶語言的發展。因此,父母和寶寶說的話越多,寶寶的詞彙發展得就越快;父母和寶寶說話的話越規範,寶寶日後的表達也越趨規範。

3. 對寶寶的語言做出積極的回饋 這是對寶寶語言表達最好的獎勵,可以激勵著寶寶嘗試更多的語言。另一方面,由於受詞彙量和表達能力的限制,寶寶的表達常常是錯誤或不完整的,如果爸爸媽媽能用自己的語言回應寶寶,並自然地用正確的表達糾正寶寶的錯誤,能更有效地促進寶寶的語言學習。

溫馨提示

1.這一階段,寶寶的書面閱讀能力進一步增強,可借助適宜的圖畫書和寶寶進行親子閱讀。

2.一些朗朗上口並能為幼兒理解的兒歌、童謠能引起寶寶的學習興趣,可以和寶寶一起念讀,媽媽們也可結合其他遊戲自己創編能為寶寶理解的兒歌。

3.受發音器官成熟度的限制,寶寶的發音可能不夠準確,媽媽們不必擔心,隨著發音器官的成熟,寶寶自然會掌握正確的發音。寶寶大膽表達的比正確的吐字、清晰的發音更為重要。

4.寶寶的語言理解能力先於表達能力,且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媽媽們要耐心等待對待遲遲不開口的寶寶。

3~6歲:運用語言有效交流

3歲以後,大部分寶寶已能使用一些複雜句進行交流,這也為他們進入幼稚園這一社會環境中開始全新的奠定了基礎。但寶寶也同時面臨著巨大的前所未有的挑戰——他們要學著傾聽別人,並以恰當的語言表達自己的願望,與教師和同伴等社會成員進行交流。那些不會使用語言或不善使用語言進行溝通的寶寶們或孤僻、退縮,逃避與別人的交流,或使用攻擊、哭鬧等不受人歡迎的方式,這往往會遭致同伴的排斥,進而導致寶寶自卑、退縮、叛逆、攻擊等不良的性格特生。因此,這一時期,爸爸媽媽的重要任務就是説明寶寶學會使用語言與周圍人進行恰當的社會性☆禁☆交流。

1. 鼓勵寶寶使用語言表達意思。肢體語言同樣可以傳情達意,而且使用簡單,一些敏感的媽媽常常會對寶寶的肢體語言心領神會,不用寶寶開口,只需一個眼神、一個手勢就知道寶寶是什麼意思。寶寶一旦習慣于這樣的交流方式,就會不喜歡用語言進行表達。因此,媽媽們一定要鼓勵寶寶用嘴巴把話說出來。 

2. 不代替寶寶說話。家裡來人或外出遊玩,總會有熱心人來逗弄寶寶,問寶寶一些問題,這個時候,媽媽們一定要鼓勵寶寶自己來回答,而不是代替寶寶來回答。媽媽們一旦成了寶寶的代言人,寶寶只會永遠縮在媽媽的身後。 

3. 提醒寶寶使用準確的語言而非指代不明的表述。“這個”“那個”,寶寶常常會伴隨著手指一指請爸爸媽媽幫他拿東西,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急於會意去滿足寶寶的願望。而要通過問題,讓寶寶明確地說出他要的是什麼。比如寶寶指著沙發上的玩具熊要你拿,你應告訴寶寶:媽媽不明白你指的是什麼,你要說清楚你要的是什麼。如果寶寶告訴你是“熊”,你仍可以繼續裝糊塗地問:熊在什麼地方?如果寶寶說“在沙發上”,而碰巧沙發上有不只一隻熊,你要繼續問:有兩隻熊,你說的是哪一隻?當寶寶說出是“白色的熊”後,你可以把孩子說過的所有資訊連起來說一遍:哦,你要的是沙發上那只白色的熊。然後才把熊拿給寶寶。經常這樣提醒,寶寶才會意識到思考怎麼說話才能讓別人聽得明白,並逐漸意識到:描述越具體越清楚,別人才越容易理解。

4. 以擴充的方式完善寶寶錯誤或不精確的表述,鼓勵寶寶完整表達。如果你問“天上有什麼”,寶寶通常會接著說“月亮”,這時應提醒寶寶把話說完整——“天上有月亮”,這時,你可以肯定寶寶的回答,並做進一步的補充和完善,如“寶寶說對了,天上上有彎彎的月亮,還有亮晶晶的星星……”經常進行這樣的互動,讓寶寶養成說完整話的思維習慣,能更好地促進寶寶與別人的交流。

5. 經常向寶寶提問並鼓勵寶寶提問。交流通常都是以一問一答或一呼一應得方式進行的,提問是交流與溝通的重要手段。可以請求寶寶的幫助,可以和寶寶商量某件事怎麼處理,可以問問寶寶去動物園看到了什麼,可以問問寶寶幼稚園裡有哪些小朋友,也可以問問寶寶故事裡的某個情節,等等,經常使用各種各樣的提問會讓寶寶也學會以這樣的方式與教師或同伴交往,還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

溫馨提示

這一階段,寶寶的閱讀能力也大大增強了,在親子閱讀時,除了共讀,可以讓寶寶更多地進行各種講述,如猜測後面的結局,或重新複述故事,或看圖說話,等等。

並告訴它這一事物的名稱,也可以引導寶寶去觀察各種物品,並一一告訴他這是什麼,那是什麼,也可以帶寶寶到空氣清新的戶外去玩,讓寶寶認識藍天、白雲、小鳥、風箏、樹葉、小草、小花、小朋友,等等,因為寶寶的認知世界越豐富,對應的日後可以掌握的詞彙量也就越豐富。還可以利用寶寶的玩具,你說名稱讓寶寶把玩具遞給你,讓寶寶熟悉各種不同的名稱,同時讓寶寶在最早的指令遊戲中學會與人互動。

溫馨提示

1.借助玩偶或兒童書進行的遊戲或活動比那些單純讓孩子一個人玩的遊戲更容易引起父母和寶寶之間的語言交流 。

2.從1歲左右開始,和寶寶一起閱讀一些低幼圖畫書,培養寶寶對書面資訊的閱讀興趣也是為寶寶語言能力奠基必不可少的工作。

1~3歲:積累豐富的語詞

從1歲左右開始,寶寶開始開口說話,出現了“呀呀語”,之後,他們能夠逐漸說出周圍熟悉事物的名稱。隨著站和走能力的發展,寶寶認知範圍的擴大進一步促進了其詞彙量的增長,1歲半到兩歲左右,寶寶迎來了一個詞彙量激增的高峰期。1歲左右的寶寶雖然還不能說出完整的句子,但他們已經能偶配合著肢體語言和具體情境,運用單個詞彙表達多種不同意思;一歲半以後,寶寶開始能用兩個詞表達自己的意思,如“媽媽奶奶”“爸爸抱”,等等。3歲以前,寶寶的詞彙量不斷擴展,詞彙的種類也日漸豐富,甚至出現了一些較為複雜的句子。這一時期,如何提高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為了促進寶寶語言能力的發展,媽媽們需要做:

1. 拓展寶寶的認只範圍,進一步幫助寶寶豐富詞彙 這一時期是寶寶學習詞彙和語言的敏感期,不斷擴大的詞彙能刺激寶寶表達的興趣,也為寶寶的準確表達提供了看能。

2. 注意和寶寶說話的方式,說話要清晰、完整、規範、緩慢 模仿是寶寶語言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爸爸媽媽使用語言的情況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寶寶語言的發展。因此,父母和寶寶說的話越多,寶寶的詞彙發展得就越快;父母和寶寶說話的話越規範,寶寶日後的表達也越趨規範。

3. 對寶寶的語言做出積極的回饋 這是對寶寶語言表達最好的獎勵,可以激勵著寶寶嘗試更多的語言。另一方面,由於受詞彙量和表達能力的限制,寶寶的表達常常是錯誤或不完整的,如果爸爸媽媽能用自己的語言回應寶寶,並自然地用正確的表達糾正寶寶的錯誤,能更有效地促進寶寶的語言學習。

溫馨提示

1.這一階段,寶寶的書面閱讀能力進一步增強,可借助適宜的圖畫書和寶寶進行親子閱讀。

2.一些朗朗上口並能為幼兒理解的兒歌、童謠能引起寶寶的學習興趣,可以和寶寶一起念讀,媽媽們也可結合其他遊戲自己創編能為寶寶理解的兒歌。

3.受發音器官成熟度的限制,寶寶的發音可能不夠準確,媽媽們不必擔心,隨著發音器官的成熟,寶寶自然會掌握正確的發音。寶寶大膽表達的比正確的吐字、清晰的發音更為重要。

4.寶寶的語言理解能力先於表達能力,且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媽媽們要耐心等待對待遲遲不開口的寶寶。

3~6歲:運用語言有效交流

3歲以後,大部分寶寶已能使用一些複雜句進行交流,這也為他們進入幼稚園這一社會環境中開始全新的奠定了基礎。但寶寶也同時面臨著巨大的前所未有的挑戰——他們要學著傾聽別人,並以恰當的語言表達自己的願望,與教師和同伴等社會成員進行交流。那些不會使用語言或不善使用語言進行溝通的寶寶們或孤僻、退縮,逃避與別人的交流,或使用攻擊、哭鬧等不受人歡迎的方式,這往往會遭致同伴的排斥,進而導致寶寶自卑、退縮、叛逆、攻擊等不良的性格特生。因此,這一時期,爸爸媽媽的重要任務就是説明寶寶學會使用語言與周圍人進行恰當的社會性☆禁☆交流。

1. 鼓勵寶寶使用語言表達意思。肢體語言同樣可以傳情達意,而且使用簡單,一些敏感的媽媽常常會對寶寶的肢體語言心領神會,不用寶寶開口,只需一個眼神、一個手勢就知道寶寶是什麼意思。寶寶一旦習慣于這樣的交流方式,就會不喜歡用語言進行表達。因此,媽媽們一定要鼓勵寶寶用嘴巴把話說出來。 

2. 不代替寶寶說話。家裡來人或外出遊玩,總會有熱心人來逗弄寶寶,問寶寶一些問題,這個時候,媽媽們一定要鼓勵寶寶自己來回答,而不是代替寶寶來回答。媽媽們一旦成了寶寶的代言人,寶寶只會永遠縮在媽媽的身後。 

3. 提醒寶寶使用準確的語言而非指代不明的表述。“這個”“那個”,寶寶常常會伴隨著手指一指請爸爸媽媽幫他拿東西,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急於會意去滿足寶寶的願望。而要通過問題,讓寶寶明確地說出他要的是什麼。比如寶寶指著沙發上的玩具熊要你拿,你應告訴寶寶:媽媽不明白你指的是什麼,你要說清楚你要的是什麼。如果寶寶告訴你是“熊”,你仍可以繼續裝糊塗地問:熊在什麼地方?如果寶寶說“在沙發上”,而碰巧沙發上有不只一隻熊,你要繼續問:有兩隻熊,你說的是哪一隻?當寶寶說出是“白色的熊”後,你可以把孩子說過的所有資訊連起來說一遍:哦,你要的是沙發上那只白色的熊。然後才把熊拿給寶寶。經常這樣提醒,寶寶才會意識到思考怎麼說話才能讓別人聽得明白,並逐漸意識到:描述越具體越清楚,別人才越容易理解。

4. 以擴充的方式完善寶寶錯誤或不精確的表述,鼓勵寶寶完整表達。如果你問“天上有什麼”,寶寶通常會接著說“月亮”,這時應提醒寶寶把話說完整——“天上有月亮”,這時,你可以肯定寶寶的回答,並做進一步的補充和完善,如“寶寶說對了,天上上有彎彎的月亮,還有亮晶晶的星星……”經常進行這樣的互動,讓寶寶養成說完整話的思維習慣,能更好地促進寶寶與別人的交流。

5. 經常向寶寶提問並鼓勵寶寶提問。交流通常都是以一問一答或一呼一應得方式進行的,提問是交流與溝通的重要手段。可以請求寶寶的幫助,可以和寶寶商量某件事怎麼處理,可以問問寶寶去動物園看到了什麼,可以問問寶寶幼稚園裡有哪些小朋友,也可以問問寶寶故事裡的某個情節,等等,經常使用各種各樣的提問會讓寶寶也學會以這樣的方式與教師或同伴交往,還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

溫馨提示

這一階段,寶寶的閱讀能力也大大增強了,在親子閱讀時,除了共讀,可以讓寶寶更多地進行各種講述,如猜測後面的結局,或重新複述故事,或看圖說話,等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