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怎麼教育早戀少年

一、怎樣教育早戀少年

二、青少年早戀的原因

三、青少年早戀的4種表現特點

怎樣教育早戀少年

1、與孩子進行深交流

不要刻意的和孩子談早戀的問題,也不要“一棍子打死”早戀現象,更不要責駡或羞辱孩子,那樣只會激起孩子強烈的抗拒與叛逆。

Advertisiment
和孩子講話時,假裝無意的往上引導,慢慢引導孩子說一說自己心裡的某些感受,就算孩子的觀點錯了也不要急於反駁,先表示對他們的理解(但不是贊同),如此,孩子才能慢慢放下對你的戒心,才能信任你,你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

2、告訴孩子什麼是戀愛

和孩子說一說自己的故事,講一講和他們一般大的時候的“早戀”故事,當然結局一定要說的“大失所望”才好(不要太誇張),然後趁機告訴孩子,戀愛不是只要喜歡就好,戀愛是一種責任,必須要擔負起自己和對方乃至幾個家庭的負擔。

3、教育孩子做一個有擔當的人

Advertisiment

不管男孩女孩,作為家長一定要教育孩子做一個有責任心有擔當的人。 你告訴孩子,既然你喜歡他(她),那麼你就要承擔起關於她(他)的一切,並且承擔一生。 儘量讓孩子知道生活的辛苦,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的責任心幾乎不健全,他們會知難而退的。

4、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有條件的家庭,可以適當的在開導孩子之後領孩子出去一次,遠近無所謂,時間長短也無所謂,給孩子一個自己思考的時間,同時讓孩子接觸一些新的事物,由此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這個時期的孩子心理變化快,如此一來一般不會出現“癡情”的狀況。

5、給孩子一定的自由

孩子出現“早戀”現象,作為家長會不由自主的“監視”孩子的舉動,如此只會增加孩子的反感,本來不成熟的“早戀”現象便會被“推進”。

Advertisiment
這個時候要假裝不在乎孩子的問題,只要和孩子談開了,只要孩子能認識你的話,你就可以放開手,給自己自己決定的自由。

青少年早戀的原因

1、生理發育的成熟。 由於對自身的生理變化無思想準備,會產生不安、害羞和恐懼情緒;過後,便會有另一種傾向,即自己不是小孩子了,已經長大成人,希望獨立,產生擺脫家庭,奔向同齡友人圈的傾向,感到自己的心理誰都不理解,只有新結交的知己才理解,漸而漸之,形影不離,發展成早戀。

2、不健康影片、書刊的影響最為嚴重。 書刊都是從學校附近的書店租來的。 一些學生租到書後先藏起來,晚上熄燈後躲到廁所偷偷地看,第二天上課時萎靡不振,神情恍惚。

Advertisiment

3、現在的青少年普遍早熟,而相應的教育又跟不上。 許多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進入青春期毫不知情,有的即使知道了也遮遮掩掩,神神秘秘,反倒激起青少年的好奇心。

4、現在的青少年大多缺乏責任心,他們把戀愛當做好玩,從沒想過為對方負責。

5、是虛榮心作怪。 初中學生盛行這樣一種觀念:有物件有能耐,沒物件沒能耐,被人瞧不起。 因此,一些學生爭相談物件,而且換得越多越好。

6、家庭不和諧或離異家庭,希望得到關愛。

青少年早戀的4種表現特點

1、朦朧性

青少年對於早戀發展的結局並不明確,早戀的青少年僅僅是渴望與異性單獨接觸,而對未來家庭的組建、處理戀愛和學業之間關係、區別友誼和愛情等問題都缺乏明確的認識。

Advertisiment

2、矛盾性

早戀的青少年其內心充滿了矛盾,既想和其喜歡的異性接觸,又害怕被父母發現。 可以說早戀的過程中愉快和痛苦是並存的。 對於暗戀的早戀者而言,這種矛盾性還表現在是否向愛慕者宣示愛意(表白)的矛盾。

3、變異性

友情是充滿變化、極不穩定的,因為青少年往往欠缺處理人際關係的技巧及經歷,導致雙方缺乏互信;關係一般都難以持久。正是這樣,常常令雙方的心理造成痛苦。

4、差異性

青少年的早戀行為有明顯的差異。在行為方式上,極其隱蔽,通過書信、電話或者網路等傳遞感情,進行秘密的私下溝通和感情交流,家長和老師難以發現,但也有青少年會公開他們的關係,在許多場合出雙入對。

3、變異性

友情是充滿變化、極不穩定的,因為青少年往往欠缺處理人際關係的技巧及經歷,導致雙方缺乏互信;關係一般都難以持久。正是這樣,常常令雙方的心理造成痛苦。

4、差異性

青少年的早戀行為有明顯的差異。在行為方式上,極其隱蔽,通過書信、電話或者網路等傳遞感情,進行秘密的私下溝通和感情交流,家長和老師難以發現,但也有青少年會公開他們的關係,在許多場合出雙入對。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要怎麼教育大寶不要拿幼稚園的玩具回家?

    按照正面管教的理念,各種關係都依託於感覺之上,孩子只有感覺好才做得好!換句話說,任何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都是一個感覺不好和信心不足的孩子。所以,要處理好家庭各種關係,家長體察感情、學習溝通、發現孩子... [詳細答案]

  • 3回答

    孩子之間打架該怎麼辦呢??該怎麼教育?

    小孩子平時打打鬧鬧免不了,關鍵是怎麼教育孩子。首先不應該教孩子去打人,更不能以暴還暴。孩子之間的爭執打鬧,只要不存在肉體傷害,家長盡可能不要介入,要讓孩子自己去解決糾紛。其實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小孩子... [詳細答案]

  • 2回答

    孩子是獨生子女,不懂分享,應該怎麼教育?

    通過集體教育他們尊重他人,不執拗任性,與小朋友友好相處,互相商量,謙讓、分享玩具,關心小弟弟、小妹妹、家長切不要因愛子太深,怕孩子吃虧,將孩子封閉起來;或者偏袒孩子去責怪別人,這樣做只能害了自己的孩... [詳細答案]

  • 3回答

    怎麼教育寶寶正確理財呢?

    一個人的理財觀念,在12歲之前就會建立起來,5-12歲是兒童理財教育的關鍵期,在這個階段,孩子的金錢價值觀和消費尚未形成穩定的習慣,此時進行理財教育最為合適。作為父母,要聰明地利用生活中的環境和機會... [詳細答案]

  • 3回答

    寶寶上幼稚園,哭鬧,怎麼教育

    3-4歲,這個時期的孩子在言語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身體支配能力、認知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隨著年齡的增長3歲以後的孩子是吸收知識能力最強的階段。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