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麼正確培養孩子的自尊心

通常父母會認為, 寶寶還小, 還不知道什麼是自尊。 殊不知, 孩子的自尊心即使年幼也依然存在。 所以, 家長要正確培養孩子自尊心, 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但對於自尊心強的孩子該如何教育呢?家長要首先自檢是否屬於以下兩種類型。

一、冷嘲熱諷型

“連這麼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 真是笨到家了!”“看看你的好夥伴小莉比你強多了!你看她跳的舞多好啊!”“這孩子, 和他爸爸一個樣, 長大後也沒有什麼出息!”有不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往往試圖以此激發孩子的自尊心和上進心, 從而使之發奮起來。

Advertisiment
殊不知事實上往往適得其反, 事與願違。

孩子是有自尊心的, 即使是年幼的孩子。 他們對符合社會道德要求與否的判斷, 往往是通過大人們對他們行為的反應完成的。 嘲笑、挖苦、苛責對幼兒的自尊心造成很大的傷害。 他們無法分清嘲笑和苛責的善意還是惡意, 從而產生自卑感, 失去自尊心, 覺得父母對自己沒有感情, 自己是父母的負擔, 是沒有用的。 久而久之, 孩子對自己的不良行為和習慣不以為然了, 對家長的表揚或批評無動於衷了, 最後發展成為不求上進、自暴自棄的“問題”孩子。  

因此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不要只顧發洩自己心頭的火氣, 卻使孩子的心理負擔變得沉重起來, 把孩子硬是推向自己所希望的反面去了。

Advertisiment

二、無謂擔憂型

我們周圍經常看到好多孩子做了錯事還蠻橫無理, 對別人勸導滿不在乎, 我行我素。 所以很多年輕的家長不免擔憂:我們的孩子長大了也變成那樣, 那該怎麼辦啊?

自尊心是一種以自我為基礎的道德情感, 也是一個人行為品德的內在因素。 培養孩子的自尊心首先要瞭解孩子自尊心形成的過程。

3歲左右, 孩子就開始注意別人對自己行為的評價, 此時做錯事, 聽到別人羞他, 就會臉紅、低頭不語、逃跑躲藏等表現, 這是孩子受“刺激”產生的外部表情動作的羞愧感。

5歲左右, 孩子能“獨立地”表現出自尊心了。 這時他們不再逃跑和躲藏, 而是內心充滿了不愉快, 甚至有痛苦的情感體驗, 自責、自譴之心開始出現並且逐步得到強化。

Advertisiment
所以家長對此現象不要做無謂的擔憂。

兒童的自尊心, 往往是在周圍人, 特別是在受尊敬的、親近的人知道自己的過失時表現出來。 他們犯了錯誤常常要求父母“保密”, 家長應理解和保護這種正常而脆弱的自尊心。 反之, 則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久而久之, 會使自尊心逐漸淡化和泯滅。 或者走向另一個極端, 在極度羞辱的情況下, 孩子很可能會成為膽小、自卑、拘謹的人, 或者會形成“變態的自尊心”。 這種孩子過於敏感, 稍受批評就產生較大的情緒波動, 嚴重時會造成神經機能症或精神失常, 甚至還有的會走上輕生之路, 這是家長值得警惕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