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麼激發立內向寶寶的小宇宙?告訴孩子,內向的人生可以繁盛而有力量

我的女兒蘇寶是個慢熱的孩子。 比如外出遇到陌生人, 她常常會不自覺往我身後躲, 直到我和這個人交談一陣子後, 她才會放鬆下來;再比如剛參加早教班時, 老師拿出一桶玩具, 孩子們呼啦撲上去, 蘇寶怔怔的看著, 等她反應過來玩具一個都沒了。

真不是亂貼標籤, 作為一個和女兒朝夕相處的全職媽媽, 我很清楚自己有個內向的孩子, 我也曾經為她這個性格挺著急, 總覺得內向的孩子不懂得表達自己, 在這個活潑大方才是王道的世界, 怕是要吃虧的。

來, 先對照看下你家寶寶是否有潛在內向的性格?

Advertisiment

如果白天接觸的人太多, 到了傍晚會煩躁不安

到了新環境會僵住, 需要大量時間磨合融入

嬰兒時期經常被陌生人嚇哭(陌生人焦慮大部分嬰兒都有, 注意這裡是“經常”)

白天在幼稚園玩得挺開心的, 但一放學回家就會崩潰大哭一場

內向孩子之所以有上面的這些特點, 是因為他們大腦處理資訊的方式和外向型人格不同, 大量的外界刺激會影響他們的情緒。

後來偶然一次機會聽了Susan Cain的TED演講“內向的力量”, 釋然了很多。 我瞭解到內向只是個中性詞, 適當引導, 內向孩子一樣能活出非常精彩的人生。

事實上, 世界正在偷偷獎勵內向的孩子。

歷史上的名人林肯、愛因斯坦、羅斯福;近年改變世界的約伯斯, 臉書總裁紮克伯格,

Advertisiment
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 特斯拉創始人Elon Musk, 從某種程度上都是內向型人格。

所以如果你和我一樣, 有個內向的孩子, 為TA感到高興吧。 然後, 我們可以試試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開啟孩子的內在潛能。

1. 學習建立緊湊型人際關係

過多交際會損耗內向型孩子們的精力。 但對於馬克思來說, 恩格斯這樣的鐵哥們一個就夠了;對於福爾摩斯而言, 有華生醫生這樣的搭檔, 可以勝過幾千個微信連絡人。

從蘇寶3個月左右開始, 我們經常會去紐約這邊的圖書館聽繪本故事, 遇到比較聊得來的家庭, 我會有意識創造機會帶她一對一的play date. 這樣蘇寶不需要承受一次面對50個小朋友的巨大壓力, 而是一次認識一個好朋友就夠了。

長期堅持下來,

Advertisiment
現在我們有3個家庭仍然保持每週約一次的節奏, 蘇寶也有3個固定的長期小夥伴。 蘇寶現在到新環的的適應力還不錯, 也會主動和(部分)陌生人表示友好, 其實她早期的社交能力, 就是在這個穩定的小圈子裡形成的。

2. 開啟真空時間

前文提到有的寶寶, 從幼稚園回家後常常崩潰, 很可能是因為白天連續不斷的刺激讓他們感到“缺氧”了, 需要用大哭的方式來釋放這種壓力。 內向的孩子的安全感, 很大程度上來自獨處。 獨處不一定指一個人關在房間, 可以是和爸爸媽媽在家共讀一本繪本。

作為同樣是內向型人格的我, 對這點非常有共鳴。

我在美國大學做招生官的時候, 經常出差不同國家, 面對幾百學生做宣講。

Advertisiment
前一天晚上和同事們討論好最終的宣講方案後, 我往往還需要回到房間, 獨自做一遍練習, 這個過程被我稱為“真空時間”, 可以為第二天的高強度交際活動充電。

內向型孩子需要這樣的真空, 因為安靜、有條理的環境能讓他們學得更快。 他們強大的專注力和觀察力, 往往就是在獨處中形成的。

3. 找到摯愛的興趣

Susan Cain的TED演講中, 她承認自己是個不善言辭的人, 但聊起自己寫的書, 研究的話題, 她卻能滔滔不絕, 自信滿滿。 我讀書時曾修過Joseph Stiglitz教授的課, 這個講話音量不大的老爺爺, 著作等身, 堂堂課座無虛席, 還默默拿了個諾貝爾獎。

這很大程度上正是因為他們的工作就是他們的愛好。 其實, 只要能找到自己的熱愛, 內向的孩子就能找到表達自己的方式,

Advertisiment
幸福感和自我認同感不斷提升。

和外向一樣, 內向也是一種珍貴的性格。 如果父母能為內向的孩子創造一個和他們性格高度匹配的成長環境, 順應孩子的天性, 充分發掘孩子的潛能, 他們的認知水準可能比同齡人更高。

告訴孩子, Quiet is Strong, 內向的人生, 也可以繁盛、愉快、充滿力量。

兩三摯友, 熱愛的事業, 安全滿滿的小宇宙。 我想像不出比這更開掛的人生了(全文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