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麼看待孩子的不當行為

怎麼看待孩子的不當行為

收到很多家長的諮詢, 訴說孩子的諸多問題, 希望我能提供一些好的方法。 所謂的好方法, 除了自身的科學性, 還要瞭解孩子本身的特點, 以及他所在年齡段的心理特徵。 讓我無奈的是, 很多時候是家長缺乏對兒童發展的瞭解, 把孩子與其年齡相應的行為視為不當行為。

孩子的行為是以目的為導向的, 其最基本的目的是追求價值感和歸屬感。 當孩子感覺到被需要、有價值的時候, 才會發展其他能力, 比如溝通能力、判斷能力。 否則他要花費很大力氣去尋找歸屬感和價值感,

Advertisiment
這時往往會出現不正當行為。

曾經有一個家長向我諮詢, 她的孩子平時很獨立, 一到吃飯時間就哼哼唧唧, 找各種理由不吃飯。 我瞭解到, 這對夫妻平時很忙, 沒時間陪孩子, 只有到晚上吃飯時, 才會關心孩子有沒有吃好。 這時孩子的心理感知是, 如果我不好好吃飯, 爸媽就會花更多時間陪我。 我給那位家長的建議是在其他時間也多陪陪孩子。 當孩子發現不耍伎倆也能獲得關注, 就不會通過不吃飯的方式來尋求父母關愛。 後來家長回饋給我, 他們與孩子每天約定一個陪伴的時間, 孩子變得開心很多, 吃飯問題也就自然解決了。

行為背後的真正需求

著名心理學家德雷克斯在分析了大量案例之後認為, 孩子的不當行為雖然每次都不同,

Advertisiment
但行為背後的想法不外乎是4種:尋求過度關注;尋求權利;報復;自暴自棄。

場景一:下班回家後, 媽媽在廚房忙碌, 3歲的孩子在門口不停地叫:“媽媽, 你過來。 ”媽媽放下活, 走出來, 問什麼事。 “媽媽, 我們出去玩吧。 ”媽媽說做好飯就出去, 然後轉身回廚房。 孩子跑進廚房一直黏著媽媽要出去玩。 媽媽沒辦法, 便帶著孩子出門玩耍了。

場景二:每天晚上8:30, 媽媽和樂樂都會為睡覺而爭執一番。 每次媽媽說:“樂樂, 不要玩了, 該睡覺了。 ”“還沒到時間呢, 我的畫還沒塗完。 ”“明天再畫, 現在要睡覺了。 ”樂樂握著畫筆, 死活不肯鬆手。 最後媽媽妥協了, 等著他塗完。 誰知他塗得越來越慢, 並以各種理由拖延上床的時間, 一會喝水, 一會上廁所。

Advertisiment

場景三:讀初中的小寧, 約好了放學後跟同學出去玩, 可回到家, 媽媽覺得應該做完作業再出去。 小甯拗不過媽媽, 就把作業本給撕了, 並對媽媽說:“明天不去上課了。 ”

場景四:7歲的貝貝練鋼琴已經有一年時間了。 以前貝貝對彈琴充滿了熱愛, 並發誓要練好琴, 而如今每次練琴幾乎成了全家人的噩夢。 她坐到鋼琴前, 就自動變笨, 媽媽的責備也此起彼伏, “手這樣放不對”“練這麼久了, 曲譜都記不住嗎”......而貝貝的內心自白是“我就是笨”。

以上這些場景對很多家庭來說並不陌生。 場景一中, 3歲的孩子在尋求媽媽過度的關注, 一開始他並不走近媽媽, 而是讓媽媽走過來, 當媽媽放下活走到他身邊時, 孩子便成功了。 其實, 尋求過度關注的孩子並不快樂,

Advertisiment
當他覺得自己不受關注時就沒有價值感和歸屬感, 他需要不斷確認媽媽愛我嗎?自己在媽媽心中重要嗎?這對孩子性格的形成會產生不好的影響。 如果媽媽不對孩子有求必應, 而是與孩子商定出門玩的時間, 或在廚房佈置一個小任務, 比如擇菜, 也許孩子就能輕鬆感知到自己的價值了。

場景二中, 我們看到孩子一而再地挑戰媽媽的權利, 孩子的行為表達了他想做什麼就得做什麼, 媽媽開始想強迫孩子就範, 結果卻一再妥協, 孩子更加認為媽媽會聽我的。 其實, 當媽媽意識到孩子挑戰自己權利的時候, 可採取的方法是退出權利之爭, 比如我會提前提醒你該為睡覺做準備了, 到了規定時間,

Advertisiment
就抱起他上床, 不理會孩子的哭鬧, 讓孩子知道大人的底線在哪裡。

場景三中的孩子感覺自己受到了傷害, 然後報復。 家長要及時表現出對孩子受傷行為的理解, 並為沒有顧及她的感受向孩子道歉。

第四個孩子對彈鋼琴有了自暴自棄的心理, 他覺得自己不行, 家長的指責和催促更讓他心灰意冷。 如果家長表現出對孩子的信任, 多鼓勵, 能幫助孩子慢慢樹立信心。

此外, 如果孩子總是打擾你, 可能你和他的身體親密度不夠, 他渴望得到你的碰觸。 如果孩子在撒謊, 那表明你曾對他犯的錯誤反應過度。 如果孩子不夠自信, 可能是你給他的建議多過鼓勵。 如果孩子不會為自己堅持, 可能是你從小總在公共場合訓斥他。 如果孩子表現懦弱,那可能是因為每次出現困難時,你總是馬上提供幫助。

很多時候,問題的根源在於家長,而不在於孩子。當我們明白這點,孩子的不當行為將會成為一個機會,讓我們恢復更好的親子關係,更多地“看見”孩子,接納孩子。

如果孩子表現懦弱,那可能是因為每次出現困難時,你總是馬上提供幫助。

很多時候,問題的根源在於家長,而不在於孩子。當我們明白這點,孩子的不當行為將會成為一個機會,讓我們恢復更好的親子關係,更多地“看見”孩子,接納孩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