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怎麼讓孩子自己承認錯誤

養生之道網導讀:

怎麼讓孩子自己承認錯誤?現實生活中孩子一撒謊, 有些爸爸媽媽就著急, 批評、責駡、懲罰, 甚至動手打孩子。 可是棍棒打不出誠信的人, 懲罰教育只會適得其反, 讓孩子越來越多地撒謊。 那麼怎麼讓孩子自己承認錯誤呢?

當孩子做錯事之後, 大部分的父母通常都會借著吃驚、慌亂或是終日嘮嘮叨叨的方式來責備他們。 但是, 一般的孩子在這種情況下, 卻常以反抗、頂嘴甚至更強烈的態度去面對, 甚少會有真心改過的誠意。

有一位父親在孩子闖下大禍之後, 強壓住自己內心的氣憤,

Advertisiment
對著他的孩子說了一則聖經上的故事:“從前有一個非常貪心的不孝子, 欺騙父親說:我要從此改過自新, 出外做生意。 父親聽信了他的話, 於是把所有的家當變賣掉, 給他做盤纏。 可是因為他好吃懶做又揮霍無度, 終於坐吃山空。 當他窮困潦倒的回到家時, 父親不但不生氣, 反而交代太太:快去準備洗澡水, 再把乾淨的衣服拿出來。 說完, 一點也不嫌棄地就把髒兮兮的孩子一把攬進懷裡……”

父親只說到這裡就不再往下說了, 兒子也低著頭不吭一聲。 經過一段時間的沉默之後, 父親發現孩子的肩膀竟微微地顫抖著, 接著抽抽噎噎地哭了出來。

另外我想再舉一個例子:從前有一個念初中的小女孩, 每天都為了在考試中名列前茅而挑燈夜戰,

Advertisiment
因此兩個眼睛經常是又紅又腫, 當母親的看了自然十分心疼, 就要父親去勸勸她。 到了第二天早上, 在餐桌上, 父親對女兒說了這麼一則故事:

“箭喻經中有一篇文章描寫弓與弦的關係。 人也像弓與弦一樣, 如果經常將弦繃得很緊, 就會非常容易斷掉。 為了避免發生這樣的情形, 因此只在要射出箭之前把弦拉緊就可以了。 ”

聽完了這些話, 女兒的神情似乎爽朗多了, 從此她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不但樂於參加學校裡的各種社團活動, 而且生活也充實多了。

怎麼讓孩子自己承認錯誤?

孩子犯錯並不可怕, 如何説明孩子矯正錯誤行為, 是一門家教藝術, 考驗的是家長的耐心和智慧, 孩子犯錯時家長不要急著插手,

Advertisiment
可以先問孩子八個問題, 聽聽他們有什麼想法。

讓孩子有機會說話

第一個問題是:“發生什麼事情了?”這個問題 看起來不起眼, 但是非常重要。

許多成人碰到突發狀況時, 會習慣性的太快下判斷:“一定是你先打他, 他才會打你。 ”“一定是你做錯事, 老師才會處罰你。 ”

如果我們不讓孩子從他的角度說說事情的經過, 只是藉由自己的判斷有可能會有盲點, 也很有可能冤枉孩子, 這時候要讓孩子有機會說話、說說事情的真實面貌, 即使真的是他的錯, 他也會因為有機會為自己解釋而更甘心認錯, 這時候也是在訓練他的敘述能力, 讓他能清楚表達自己發生了什麼事情。

Advertisiment

讓孩子情緒有個出口

第二個問題是: “你的感覺如何?”事情經過是客觀事實, 當事人心裡受到的衝擊純然是主觀的感受, 無所謂是非對錯。

很多時候, 我們只是需要把自己 的感受說出來而已。 一旦說出來, 哭一哭, 罵一罵, 心情就會好多了。 腦科學研究表明, 當一個人情緒強烈的時候, 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腦部吸收。

Advertisiment
所以如果我們希望 孩子能夠聽得進去我們的意見, 我們就需要先理解他的感情, 讓他的情緒有個出口。

家長不做批評或判斷

孩子夠冷靜之後, 可以問他第三個問題: “你想要怎樣?”這時不管孩子說出什麼驚人之語, 先不要急著教訓他, 而是冷靜的接著問他第四個問題: “那 你覺得有些什麼辦法?”在這個階段, 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腦力激蕩, 想各種點子, 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笑的、噁心的、幼稚的……這時候不論聽到什麼, 都暫時不要做批評或判斷。

等到再也想不出任何點子的時候, 就可以問他第五個問題: “這些方法的後果會怎樣?”讓孩子自己一一檢視, 每個方法的後果會是什 麼?你可能會很訝異的發現, 大部分的孩子都明白事情的後果。

讓孩子檢視自己的判斷

這是一個很好的親子溝通機會,但是要避免說教,只要陳述事實就可以了。

然後問他第六個問題 “你決定怎麼做?”孩子一定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狀 況,如果他瞭解後果,通常會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選擇。即使他的抉擇不是成人期望的結果,也要尊重孩子的決定。

成人一定要言而有信,不能先問他怎麼決定, 然後又告訴他不可以這麼決定。這樣子,他以後再也不敢信任你了。何況,就算他選擇錯誤,他從這個錯誤中也可以學習到更珍貴難忘的教訓。

這個環節家長唯一要 做的是守住“不傷害、不妨礙”的底線。接著問第七個問題: “你希望我做什麼?”並且表示支持。

等到事情過去之後,最好是一二天之後,問他第八個問題: “結果怎樣?有沒有如你所料?”或是“下次碰見相似的情形,你會怎麼選擇?”讓他有機會檢視自己的判斷,如此練習幾次,孩子就會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不需要 家長操太多的心了。

怎麼對待孩子撒謊?

其實,對待孩子撒謊,家長大可不必驚慌,您可曾想過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面對孩子撒謊,家長可以怎樣做呢?

第一招:孩子被動性撒謊,家長應瞭解事實真相,大人在孩子心目中是極有威嚴的,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夠受到大人的肯定。面對大人的提示教唆,孩子容易就範。比如爺爺奶奶疼愛孩子,偷偷買雪糕給孩子吃並告訴孩子不要讓你媽媽知道。一般這種情況下,當媽媽問起,孩子會跟媽媽說我沒有吃雪糕。

你可以這樣做: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不要急於批評孩子。首先分清來龍去脈,同時告訴孩子爺爺奶奶是愛你的。然後再告訴孩子以後有這樣的事,你可以告訴媽媽,媽媽不會批評你。

第二招:孩子懵懂撒謊,家長不應過度較真孩子處於意識懵懂的時期,對很多時間,空間,數量等概念都比較模糊。他們可能會將去外婆家說成去奶奶家。這樣的謊言是完全沒意識所產生的。

你可以這樣做:當孩子懵懂撒謊時,家長不必過於認真計較。既然孩子是無意識的,家長也不可嚴責孩子,否則孩子會覺得特別委屈。反而,家長可以借此為孩子說清這些概念。

第三招:孩子有意撒謊,家長應給予適度的教育,家長是孩子最依賴的人,有的孩子犯錯故意撒謊是為了避免家長的懲罰,保持自己在家長心目中的好形象。他們希望自己能夠得到肯定,也不願意去承擔自己的過錯。

你可以這樣做:平時,家長不要動不動犯點小錯就懲罰孩子,否則,孩子犯錯了就會害怕去面對,因此撒謊。另外,當孩子有意撒謊時,家長可以給予適度的教育,鼓勵孩子說真話。

第四招:孩子自卑心理使然撒謊,家長應增加孩子自信很多孩子撒謊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自信,希望借謊言來增加別人的關注。事實上,生活中有不少這樣的例子,當孩子看到其他孩子會唱歌跳舞,而自己卻不會時,他們會告訴老師我也會唱歌跳舞。

你可以這樣做:家長要注意到此類謊言是孩子欠缺自信的表現,也是孩子希望學到唱歌跳舞等耀眼技藝的心聲。因此,家長可以帶孩子學習更多的技藝,並常常鼓勵誇獎孩子,使孩子更加自信。

切記,孩子如何看待撒謊,根源在於父母,一直以來,我們在教育孩子時,對撒謊的態度有點刻板,視撒謊為洪水猛獸,如果孩子撒謊,家長們就急於糾正孩子的壞習慣。撒謊我們可以理解為“故意說不符合事實的話。”這樣想來,我們每一個大人都可以稱得上是“撒謊精”了,例如,有人請我們吃飯,我們不願意去,但我們不會直接說“不願意”,而會說“不巧,沒時間”,有時為照顧對方情緒,還會誇大地說“太遺憾了,下次一定”,其實根本就想在家休息,也不願有下一次。還有,當我們有心事,讓別人發現後,別人詢問是不是不舒服,而我們不想說出心事,就經常說“沒事沒事,挺好的”,然後擠出言不由衷的笑容……這樣的事太多了,大人們都難免如此,孩子們又怎麼能保證完全誠實呢。

試想一下,假如一個陌生人敲門,你是希望孩子如實告訴對方只有自己一個人在家,還是希望孩子謊稱“爸爸在客廳看電視”呢?假如奶奶給大家做了飯菜,很不合大家平時的口味,你是希望孩子謝謝奶奶,還是大聲喊叫“太難吃了”呢?即使孩子說出真相,這種誠實恐怕也不能讓家長們滿意,因為他們發現孩子什麼話都實說,有點太“老實”、太“實在”了,於是他們又擔心孩子“死心眼兒”,將來不好融入社會。

其實,問題不在於撒不撒謊,而在於什麼情況下“撒謊”以及如何“撒謊”,這是我們應該好好思考並教會孩子的。我們的生活中有時也需要謊言,就是所謂的“善意的謊言”,但是,當我們出於好意需要撒謊的時候,一定要給孩子講清楚,我們這樣做是為了保護自尊心或者出於孝順等等目的,這樣的謊言裡包含著愛與關懷。要教會孩子區分撒謊的性質,有些撒謊是為了人身安全,比如對敲門的陌生人謊稱家裡大人在;有些撒謊是一種變通或委婉,比如用時間不巧來拒絕一個自己不想參加的約會;有些撒謊是一種善意和安慰,比如對奶奶說,我喜歡您做的飯。我們也要告訴孩子,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傷害他人、憑空捏造事件引起他人注意、為了好玩不計後果的謊言,是絕對不能說的。

讓孩子檢視自己的判斷

這是一個很好的親子溝通機會,但是要避免說教,只要陳述事實就可以了。

然後問他第六個問題 “你決定怎麼做?”孩子一定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狀 況,如果他瞭解後果,通常會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選擇。即使他的抉擇不是成人期望的結果,也要尊重孩子的決定。

成人一定要言而有信,不能先問他怎麼決定, 然後又告訴他不可以這麼決定。這樣子,他以後再也不敢信任你了。何況,就算他選擇錯誤,他從這個錯誤中也可以學習到更珍貴難忘的教訓。

這個環節家長唯一要 做的是守住“不傷害、不妨礙”的底線。接著問第七個問題: “你希望我做什麼?”並且表示支持。

等到事情過去之後,最好是一二天之後,問他第八個問題: “結果怎樣?有沒有如你所料?”或是“下次碰見相似的情形,你會怎麼選擇?”讓他有機會檢視自己的判斷,如此練習幾次,孩子就會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不需要 家長操太多的心了。

怎麼對待孩子撒謊?

其實,對待孩子撒謊,家長大可不必驚慌,您可曾想過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面對孩子撒謊,家長可以怎樣做呢?

第一招:孩子被動性撒謊,家長應瞭解事實真相,大人在孩子心目中是極有威嚴的,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夠受到大人的肯定。面對大人的提示教唆,孩子容易就範。比如爺爺奶奶疼愛孩子,偷偷買雪糕給孩子吃並告訴孩子不要讓你媽媽知道。一般這種情況下,當媽媽問起,孩子會跟媽媽說我沒有吃雪糕。

你可以這樣做: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不要急於批評孩子。首先分清來龍去脈,同時告訴孩子爺爺奶奶是愛你的。然後再告訴孩子以後有這樣的事,你可以告訴媽媽,媽媽不會批評你。

第二招:孩子懵懂撒謊,家長不應過度較真孩子處於意識懵懂的時期,對很多時間,空間,數量等概念都比較模糊。他們可能會將去外婆家說成去奶奶家。這樣的謊言是完全沒意識所產生的。

你可以這樣做:當孩子懵懂撒謊時,家長不必過於認真計較。既然孩子是無意識的,家長也不可嚴責孩子,否則孩子會覺得特別委屈。反而,家長可以借此為孩子說清這些概念。

第三招:孩子有意撒謊,家長應給予適度的教育,家長是孩子最依賴的人,有的孩子犯錯故意撒謊是為了避免家長的懲罰,保持自己在家長心目中的好形象。他們希望自己能夠得到肯定,也不願意去承擔自己的過錯。

你可以這樣做:平時,家長不要動不動犯點小錯就懲罰孩子,否則,孩子犯錯了就會害怕去面對,因此撒謊。另外,當孩子有意撒謊時,家長可以給予適度的教育,鼓勵孩子說真話。

第四招:孩子自卑心理使然撒謊,家長應增加孩子自信很多孩子撒謊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自信,希望借謊言來增加別人的關注。事實上,生活中有不少這樣的例子,當孩子看到其他孩子會唱歌跳舞,而自己卻不會時,他們會告訴老師我也會唱歌跳舞。

你可以這樣做:家長要注意到此類謊言是孩子欠缺自信的表現,也是孩子希望學到唱歌跳舞等耀眼技藝的心聲。因此,家長可以帶孩子學習更多的技藝,並常常鼓勵誇獎孩子,使孩子更加自信。

切記,孩子如何看待撒謊,根源在於父母,一直以來,我們在教育孩子時,對撒謊的態度有點刻板,視撒謊為洪水猛獸,如果孩子撒謊,家長們就急於糾正孩子的壞習慣。撒謊我們可以理解為“故意說不符合事實的話。”這樣想來,我們每一個大人都可以稱得上是“撒謊精”了,例如,有人請我們吃飯,我們不願意去,但我們不會直接說“不願意”,而會說“不巧,沒時間”,有時為照顧對方情緒,還會誇大地說“太遺憾了,下次一定”,其實根本就想在家休息,也不願有下一次。還有,當我們有心事,讓別人發現後,別人詢問是不是不舒服,而我們不想說出心事,就經常說“沒事沒事,挺好的”,然後擠出言不由衷的笑容……這樣的事太多了,大人們都難免如此,孩子們又怎麼能保證完全誠實呢。

試想一下,假如一個陌生人敲門,你是希望孩子如實告訴對方只有自己一個人在家,還是希望孩子謊稱“爸爸在客廳看電視”呢?假如奶奶給大家做了飯菜,很不合大家平時的口味,你是希望孩子謝謝奶奶,還是大聲喊叫“太難吃了”呢?即使孩子說出真相,這種誠實恐怕也不能讓家長們滿意,因為他們發現孩子什麼話都實說,有點太“老實”、太“實在”了,於是他們又擔心孩子“死心眼兒”,將來不好融入社會。

其實,問題不在於撒不撒謊,而在於什麼情況下“撒謊”以及如何“撒謊”,這是我們應該好好思考並教會孩子的。我們的生活中有時也需要謊言,就是所謂的“善意的謊言”,但是,當我們出於好意需要撒謊的時候,一定要給孩子講清楚,我們這樣做是為了保護自尊心或者出於孝順等等目的,這樣的謊言裡包含著愛與關懷。要教會孩子區分撒謊的性質,有些撒謊是為了人身安全,比如對敲門的陌生人謊稱家裡大人在;有些撒謊是一種變通或委婉,比如用時間不巧來拒絕一個自己不想參加的約會;有些撒謊是一種善意和安慰,比如對奶奶說,我喜歡您做的飯。我們也要告訴孩子,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傷害他人、憑空捏造事件引起他人注意、為了好玩不計後果的謊言,是絕對不能說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