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怕打針可能會遺傳 4步幫寶寶緩解打針恐懼感

上週五, 公司組織麻疹疫苗注射, 一位90後小妹紙連吸氣帶閉眼, 可惜噙著的淚水還是含蓄地流了下來, 看人心生憐惜。 無獨有偶, 先生公司有位大姐, 50出頭, 是位不折不扣的暈針患者, 因為扎針她會暈厥, 清醒時會因為恐懼羞辱、謾駡醫生。 事後, 她經常追悔莫及, 甚至不願意為自己當時的粗鄙行為負責。

為此, 小編查找了相關資料, 證實打針恐懼症是恐懼症的一個特殊類型, 表現出害怕打針, 如有些人(通常是男性)上醫院一看到注射針立刻癱軟在地上。 這種對打針的恐懼感往往讓人不敢上醫院或看牙醫,

Advertisiment
甚至影響醫患關係。 到1997年, 醫學界才將打針恐懼症歸入精神疾病, 患病率為10%, 有些甚至會遺傳。 可見, 害怕打針絕不是不勇敢、膽小、矯情所致, 它是正常的心理反應, 我們應予以正確對待和引導。

對小朋友而言, 打針的確是件實實在在可怕又痛苦的事。 小小的針頭戳進肉裡的一刹那, 幾乎所有寶寶都會放聲大哭。 從此, 只要一看到注射器, 甚至看到穿白大褂的醫生或護士, 都會感到無比焦慮和恐懼。 我相信大家還記得“怕打針躲牆角的寶寶”萌翻網路的照片吧!

寶寶為啥怕打針?

1、本能反應

出於人體自我保護目的, 當外部刺激進入肌體立即會引起人體的一種不適感覺, 從而引發一系列反應。

對寶寶來說, 這種體驗非常不愉快,

Advertisiment
所以他總是想盡辦法, 如嚎啕大哭、手舞足蹈等等阻撓打針。 害怕打針, 實質上是再自然不過的本能反應了。

2、陌生環境

人對於不熟悉的事物通常抱有一種恐懼、害怕的心理。 在醫院這一陌生的場景中, 戴著口罩、穿著白大褂的醫生, 各式各樣的針管、儀器, 和我們日常生活的場景有巨大差異。

無論多麼“勇敢”的寶寶, 到了陌生環境, 行為也會變得謹小慎微。 有時, 父母和寶寶在家裡事先講好, 但到了醫院也無濟於事。 這不能怪寶寶, 是醫院本身的氛圍讓寶寶感覺“太糟糕了”。 (這就是為何我們嚮往下面這樣的兒童醫院)

3、錯誤教育

有些父母常這樣嚇唬寶寶:“再不聽話, 就讓醫生給你打針!”這樣一來, 寶寶已有的感覺在語言營造的情境中又一次被不恰當地強化和放大了,

Advertisiment
本來並非不可忍受的感覺變得難以承受。

4、大人緊張

往往在寶寶還沒有打針時, 父母就開始擔心寶寶能不能受得住。 又是勸又是哄, 這種緊張會無意識就傳遞給寶寶。

當寶寶應對各方壓力而需要釋放時, 只能通過本能的方式――哭鬧、折騰來消解了。

家長可以試試這樣做!

1.提前打招呼

媽媽最好用講故事的方式, 提前給寶寶講打針是怎麼回事。 比如, 在去打針的路上, 媽媽可以給寶寶講:一個住在針管理的小精靈很孤單, 她想和寶寶做個遊戲而成為朋友, 於是……這種既是對寶寶想像力的滋養, 也可以很好地舒緩孩子對打針的畏懼情緒。

2.媽媽先淡定

在打針過程中, 首先媽媽自己要做到鎮定。

Advertisiment
因為寶寶是從媽媽的氣味、體溫、呼吸節奏、皮膚、語氣等感受中獲取安全感的。 如果這時的媽媽本身就很焦慮、緊張, 那麼媽媽的心跳、呼吸也會加快, 體溫會上升, 這無異于告訴寶寶, 一件重大的事件將要發生, 很容易增加緊張的氣氛呢!

3.接納和安慰

用“不疼”、“別怕”、“勇敢”這些生硬的詞彙去否定孩子的真實感受是很粗暴的。 要讓寶寶知道, 打針感到疼或是害怕是非常正常的, 這些感受和行為是被爸爸媽媽接納和允許的。

媽媽不妨這樣說:“是的, 打針的確有點疼, 媽媽知道了。 ”同時, 也不要太比較, 比如指給寶寶看別的小朋友打針就沒有哭, 人家多麼多麼勇敢。 多關注自己的孩子, 多給予他安慰和支持。 給寶寶哼唱他熟悉的歌曲或兒歌,

Advertisiment
保持溫柔的對話, 可以起到很好的安撫作用。

4.別拿打針“說事”

如果你想讓孩子堅強勇敢, 功夫要用在平時, 通過講故事的方法告訴他、勉勵他, 而不是在打針時要求他別哭, 別給你丟臉等等, 比如說“你是個男孩子, 要勇敢, 打針不能哭”, 或笑話孩子說“你瞧瞧你, 還男孩子呢, 哭得像個小林黛玉似的”。 這樣的語言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

編後語:由此可見, 打針是一個從醫生到家長再到寶寶, 全方位配合的事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