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怕打針寶寶賣萌 爸媽如何應對

最近, 微博上瘋傳一組怕打針寶寶的賣萌圖, 無奈的寶寶委屈地看著大人們, 還被逼到了牆角, 而組圖的最後告訴網友, 寶寶最後還是乖乖就範了。 寶寶打針時哇哇大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多數寶寶在媽媽的安慰下可以很快平復, 也不會特別抗拒打針, 而有些寶寶卻反應非常強烈, 媽媽用什麼招都不靈。 為什麼寶寶就會如此怕打針呢?下面2個打針故事或者可以解答媽媽們的疑惑, 還可以從中學學一些應對的小辦法。

柒柒媽:把自己的恐懼心理傳染給寶寶

柒柒媽媽是大人當中最怕打針的了,

Advertisiment
而每到月初打預防針的日子, 柒柒媽都會心疼得不得了。 這麼小的寶寶, 這麼小胳膊, 這麼嫩嫩的肉肉上面, 竟然要被一根針紮進去, 還紮得哇哇大哭。 哭的聲音都讓柒柒媽心碎了。 而柒柒似乎也是繼承了媽媽怕打針的心理, 一有什麼打預防針的動靜, 就以哭為先。 還鬧著不肯出門, 柒柒媽媽就更加難以承受了, 還跟著寶寶一起哭了起來。

心理專家說:1歲以前的寶寶, 往往會通過媽媽來感知外面的世界

一般來說, 寶寶的自我意識要到1歲之後才開始萌芽, 在這之前, 寶寶不會意識到自己是個單獨的個體, 而是以為自己和媽媽是一體的, 媽媽是寶寶與外界建立聯繫的通道, 寶寶通過媽媽來感知外在世界。 這個時候媽媽的情緒管理能力對寶寶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

Advertisiment
因為這時候的寶寶還不能理解語言的涵義, 他們直接通過感覺大人的情緒來實現交流的。 有的時候, 父母可能還沒覺察到自己的情緒變化, 而小寶寶卻已經準確無誤地捕捉到了。

柒柒媽內心裡可能有很多未釋放的恐懼, 對打針這件事有未處理的情結, 而且媽媽自己可能就害怕打針。 或者說, 打針所關聯的感覺觸發了媽媽的某種被隱藏的記憶。 這些, 柒柒媽自己可能都還沒感覺到, 但是已經被柒柒捕捉到了, 而柒柒分不清這種對打針的恐懼究竟是媽媽的還是自己的, 她只是單純地感覺到了, 所以也就會毫無保留地表現出來。

做好情緒管理

小編提示:媽媽更要做好情緒管理

Advertisiment

如果怕寶寶不肯出門, 可以預先在路上告知。 媽媽最好就是用講故事的方式, 提前給寶寶將打針這件事。 比如在去打針的路上, 媽媽可以給寶寶講:一個住在針管裡的小精靈很孤單, 她想和寶寶做個遊戲、成為朋友, 於是……這樣既可以培養寶寶的想像力, 又可以很好地舒緩寶寶對打針的畏懼情緒。

在打針的過程中, 首先媽媽自己要做到鎮定。 因為寶寶是從媽媽的氣味、體溫、呼吸的節奏、皮膚的感覺中獲得安全感的, 如果這個時候媽媽本身很焦慮, 那麼媽媽的氣味、呼吸的頻率都會改變, 這無異于告訴寶寶一件重大的事就要發生了, 無形中增加緊張氣氛。

明明媽:把寶寶想得太強了

明明媽一直都是最省心的媽媽,

Advertisiment
因為明明平時吃飯、睡覺都很聽從媽媽的安排。 唯獨一件事最讓媽媽頭痛, 那就是打預防針, 這種不是生病才打的針, 明明媽那是連哄帶騙也拉不動明明去打。 無論媽媽怎麼說“不疼、不疼”、“別怕、別怕”, 明明還是一路哭鬧掙扎, 直到媽媽和護士阿姨兩個人摟住他、摁住他, 才能把針紮進去。 有時候媽媽會氣得罵明明說:“打個預防針能有多疼啊?”明明卻像蒙受了天大的不白之冤, 恨不得把醫生的桌子都掀了!

對疼痛的認可

心理專家說:寶寶對疼痛的感知與成人不一樣

寶寶打針的時候, 很多家長總愛對寶寶說:“不疼不疼, 一點都不疼。 寶貝勇敢點兒。 ”但是, 打針真的不疼嗎?打針的疼痛對於成人來說, 也許不值一提,

Advertisiment
而對於一個寶寶來說, 他的承受力可能只有成人的幾分之一, 或者十幾分之一, 但是他所感知到的疼痛卻可能是成人的幾倍甚至是十幾倍!儘管每個寶寶感受疼痛的閾限不一樣, 對痛覺感知的發展程度也有快慢, 但是疼痛一定存在, 這一點毋庸置疑。

明明媽在說“不疼不疼”的時候, 作為小寶寶, 他內心會產生很大的矛盾感, 因為他還不能把自己的感覺和媽媽的感覺分開, 所以他也許會想:分明就是很疼很疼, 媽媽為什麼非要說不疼呢?這種矛盾感可能比疼痛本身帶來的痛苦感更加強烈, 更加具有破壞力, 因為這會妨礙寶寶對外在世界產生信任感, 也許會對他的心理、人格的發展帶來某些負面影響。

小編提示:對疼痛的認可很重要

不要用“不疼”、“不怕”這些生硬的詞彙去否認孩子的感覺,要讓寶寶知道,對打針感到疼、感到害怕都是正常的,這些也是被爸爸媽媽所接納的,是被允許的。所以,這個時候媽媽最好說:“是的,有些疼,媽媽知道了。”同時,也不要太多地去和其他寶寶比較,比如說:“你看×××打針就沒有哭。”而是要提供給寶寶更多支援性的撫慰,可以重複說“媽媽知道了,媽媽在這兒呢”等語句。此外,平時哼唱給寶寶的能帶來安撫的歌曲,這個時候也可以用得上。

小編總結:回到微博怕打針小寶寶上來,萌寶的表情還真讓網友樂了一翻,可是紅遍網路的同時,爸爸媽媽也要注意人販子哦,別因為一時的取樂而給了傷害寶寶的機會。

不要用“不疼”、“不怕”這些生硬的詞彙去否認孩子的感覺,要讓寶寶知道,對打針感到疼、感到害怕都是正常的,這些也是被爸爸媽媽所接納的,是被允許的。所以,這個時候媽媽最好說:“是的,有些疼,媽媽知道了。”同時,也不要太多地去和其他寶寶比較,比如說:“你看×××打針就沒有哭。”而是要提供給寶寶更多支援性的撫慰,可以重複說“媽媽知道了,媽媽在這兒呢”等語句。此外,平時哼唱給寶寶的能帶來安撫的歌曲,這個時候也可以用得上。

小編總結:回到微博怕打針小寶寶上來,萌寶的表情還真讓網友樂了一翻,可是紅遍網路的同時,爸爸媽媽也要注意人販子哦,別因為一時的取樂而給了傷害寶寶的機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