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怙惡不悛的成語故事

1 怙惡不悛的故事

西晉末年, 中原再次出現混亂, 一些少數民族在北方建立起獨立的政權, 史稱16國時期。

前趙的國君劉濯[zhuó], 本為匈奴族, 他依仗武力奪取了漢劉淵建立的政權, 建都長安, 威震一時。

和劉濯同時的另一位武將石勒原是羯族人, 從小做商販。 後來, 石勒投奔劉淵從軍, 立下戰功, 被封為大將。

石勒對劉濯的篡[cuàn]權很不滿, 伺機滅掉劉濯取而代之。 石勒經過多次與劉濯交戰, 使劉濯的軍事實力日漸削弱。

於是, 劉濯對石勒改換收買拉擾的策略, 派心腹郭汜[sì]為使者, 前去封石勒為太宰, 領大將軍銜,

Advertisiment
進爵趙王, 領二十部, 出入乘金銀車, 駕雲馬, 冕帶十二旒[liú], 夫人封王后。

石勒答應下來, 為了表示謝意, 他特派王修等人為大使前往劉濯處拜謝。

劉濯手下有個叫曹平的謀士, 原是石勒的舍人。 他告誡劉濯說:“石勒派王修等人前來, 外表上是來答謝, 實際上是要觀察各郡的虛實, 以便伺機發起攻戰。 ”,劉濯聽後大怒, 待郭汜等回來, 立即將來使王修斬首, 並下令撤銷了對石勒的封授。

石勒聽後怒不遏, 下令滅了曹平的三族, 以後召集大臣說:“我們派出使者本是為了修好如初, 並無他意, 但劉濯卻‘長惡不悛’, 反而殺害了表示誠意的使者。 這實在是做惡多端, 不可饒恕!所以, 我決定自取趙地自立為王。 ”,於是, 石勒設了太醫、尚方、禦府諸令,

Advertisiment
並專門修了正陽門, 正式稱起王來。

西元318年, 石勒殺了劉濯, 建立起後趙政權。

2 怙惡不悛的材料

【注音】hù è bù quān

【出處】先秦《左傳·隱公六年》:“長惡不悛;從自及也雖欲救之;其將能乎?”

【解釋】怙:依靠, 依仗;悛:改過, 悔改。 堅持作惡, 不肯悔改。

【用法】作賓語、定語

【近義詞】惡性難改、固執己見、死不悔改、執迷不悟、死不改悔、罪大惡極

【反義詞】從善如流、洗心革面、改過自新、改邪歸正、翻然悔悟、痛改前非

【年代】古代

【例句】對於~、民憤極大的罪犯, 我們應予嚴懲, 不能手軟。

3 怙惡不悛的點評

“長惡不悛”, 後引申為“怙惡不悛”, 用以比喻作惡多端而不可悔改的人。 小朋友們, 做錯事情並不可怕, 因為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 可是如果做錯了事情, 始終不知道悔改, 而是一錯再錯,

Advertisiment
這樣就是不對的。 所以希望你們都能做知錯就改的好孩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