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學研究表明後天的環境能夠顯著影響兒童大腦神經元細胞的相互鉸鏈, 從而影響兒童的智力發育。 經過思維訓練, 兒童的思維能力有顯著提升的空間。
2、“幼兒英語”、“音樂藝術”、“奧數”等知識技能型的訓練不能替代思維訓練。 思維訓練的重點是“全面”和“均衡”。 必須是精心設計的系統化的專門思維訓練課程方可達到這個效果。
3、思維能力直接關係到兒童的學習能力, 直接影響兒童在學校的表現。 因此, 投資思維能力這個“萬能鑰匙”, 具有很高的回報率。
4、思維訓練和知識技能灌輸不同,
Advertisiment
2 家長如何對幼兒進行思維教育培養
1、要善於對孩子發問
問題是思維的起點, 發問對於培養孩子是很重要的。 要想激發孩子的潛能及創造力, 父母必須掌握向孩子發問的形式和技巧。 要善用發問的技巧, 也學會聽孩子發問。 因為這既有助於增進親子關係, 更可激發孩子的思考能力, 同時可培養其表達能力。
2、為孩子創造“想問”的情境
孩子積極思考, 主動提出問題、這對孩子思維的發展極其重要。 或許有些父母會問, 如何才能讓孩子想問、會問?要讓孩子想問題並提出問題, 一個重要的做法、是安排一個情境, 以激發孩子想問的興趣。
Advertisiment
3、訓練孩子的發散思維
我們經常碰到以下兩類問題:一類問題, 就像課本上的習題——提出的問題很明確, 要求我們運用已經學過的某些知識, 針對問題“聚會思維”;而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往往是惟一的, 這就像我們回答“1十1”只能等於2, 等於別的就意味著錯誤。 另一類問題, 就是可能有多種答案的問題——有時問題在開始時並不十分明確。 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大量問題都是屬於這種類型。 解決這類問題, 除了要努力明確問題外, 還要打破平時習慣想法的束縛, 將自己的思想從不同途徑、不同角 度擴散開去考慮問題, 這叫“發散思維”;而這個問題的答案, 往往是很多個創造性的設想,
Advertisiment
3 培養幼兒思維教育的注意事項
1、家長在用具體的物品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時, 應該提出要求, 要求其通過思考掌握那些不能直接感覺的東西, 而不能只滿足他們的具體的、形象的思維特點。 孩子對感興趣的活動常抱有很高的積極性, 家長應善於利用這一特點, 對其進行巧妙的引導, 以利提高孩子的思維水準。 孩子的思維活動很容易受到其興趣的支配。 因此, 家長在指導孩子進行思維活動時, 應向孩子提出明確的目的。
2、要培養幼兒的分析、綜合、比較、分類、抽象和概括能力。 在幼兒的日常生活和遊戲中, 要利用孩子所接觸的各種事物,
Advertisiment
3、家長應尊重幼兒思維發展的特點,
Advertisiment
4、利用現實生活中接觸到的事物進行現場教學, 看到樹木就讓孩子觀察樹的葉子的形狀, 樹幹的粗細, 樹枝的疏密程度, 明白太陽對植物生長的重要意義, 讓孩子比較它與別的樹的區別, 明白不同種類的樹木對陽光濕度的要求, 對氣候的選擇,等等,再講樹的分類,用筆劃出樹的形象,讓孩子用一句話概括出這種樹的樣子。所有這些都是在訓練孩子的思維能力,你只要耐心引導啟發,讓你的孩子養成一個好習慣,就能培養孩子敏銳的觀察力和善於動腦動手的能力。
對氣候的選擇,等等,再講樹的分類,用筆劃出樹的形象,讓孩子用一句話概括出這種樹的樣子。所有這些都是在訓練孩子的思維能力,你只要耐心引導啟發,讓你的孩子養成一個好習慣,就能培養孩子敏銳的觀察力和善於動腦動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