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結核的發熱特點

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結核又稱急性栗粒性肺結核, 主要發生於3 歲以下嬰幼兒。 本病多在原發感染後3-6個月發生。 由於嬰幼兒免疫功能低下, 感染結核後容易形成結核菌血症。 當原發病灶或淋巴結乾酪樣壞死發生潰破時, 則大量細菌由此侵入血液, 引起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結核。

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結核多數起病較急, 一般多以突然高熱為首發症狀, 體溫可達39℃~40℃之間, 伴有盜汗、食欲不振、咳嗽、氣促等症狀。 有的患兒高熱持續不退或者體溫起伏不定, 並伴有肝脾腫大、淺表淋巴結腫大等, 臨床上易與傷寒、敗血症等疾病混淆。

Advertisiment
有的嬰幼兒主要表現為一般中毒症狀, 如發熱、食欲不振、消瘦、倦怠等, 常被誤診為營養不良。 還有的患兒在起病時就出現腦膜炎的徵象。

6個月以下嬰兒血行播散性肺結核的特點是, 發病急, 症狀重, 累及器官多, 特別是容易伴發結核性腦膜炎。 病程進展快, 病死率較高。

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結核多以高熱起病, 在病初常不易被診斷。 臨床應根據結核接觸史、結核中毒症狀、結核菌素試驗陽性、胸部X線攝片等進行診斷。

本病病情多急重, 早期抗結核治療甚為重要。 如果能早期診斷和徹底治療仍有痊癒的可能, 如延誤診斷和治療則可導致患兒死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