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性教育開不了口?再不進行就晚了!

最近, 隨著《爸爸去哪兒》第四季的熱播, 節目組處心積慮包裝的“蕾力cp”成功地實現了吸睛的目的, 但同時也引起了巨大爭議。 在公號後臺, 不少媽媽也留言表達了她們的擔憂, 問我應不應該繼續讓孩子看這個節目, 以及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性知識的教育。

蕾力CP為何引發爭議?

說實話, 《爸哪》第一季的時候, 我還追著看來著, 幾位萌娃和爸爸們之間的互動、衝突、歡笑、淚水, 都曾深深地打動我心。 而最近因為太忙, 已經無暇看電視了, 我也是看了一些公號評論才知道, 曾經那麼用心製作、獨樹一格、猶如泥石流中一股清流的經典節目,

Advertisiment
居然也為博收視率而不惜淪落成劍走偏鋒、觸碰底線的低俗節目。

看到很多網友指責抨擊節目的人是上綱上線、小題大做、心靈陰暗, 不禁啞然。 在這個娛樂至上的社會, 只有有識之士才能透過那些被設計、被渲染的情節背後, 看到深深的隱患——比如對社會上愈演愈烈的性侵幼童事件推波助瀾, 比如對小觀眾們性意識的錯誤引導, 還有對我們本就不完善的性教育環境的進一步破壞。

一提到性, 我們這個社會就呈現出奇怪的兩張面孔:官面上, 視性為洪水猛獸、剪輯封殺、避諱極深;私下裡, 卻時興性開放、藐視生命、踐踏婚姻道德。 比如避孕套廣告少見、人流廣告滿天飛;比如出軌成了常態, 婚姻成了兒戲;比如媒體故意用一些帶有性暗示的標題和內容來吸引眼球,

Advertisiment
等等。

這種情況下, 如果家長還在不以為然:“以前誰接受過性教育, 長大不都無師自通了!”“給幾歲的孩子講性知識他懂什麼啊!”或羞於啟齒:“這種話不好意思開口, 等他自己上學了聽老師講吧!”這樣的話, 就等於把這份教育權利拱手讓給了無明的社會, 就是讓自己的孩子懵懂無知地去直面這個隱患重重的世界, 或者帶著扭曲的、錯誤的性觀念長大。

那麼愛孩子的你, 如果上不好性教育這一課, 還算什麼好父母?

大環境一時無法改變, 我們能做的, 唯有從自己做起, 讓我們的下一代人接受正確的、良性的性教育。 所以, 暖媽曾經強調過多次, 現在也要再次強調:

Advertisiment

家長絕對應該是孩子的第一任、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性教育老師!

性教育必須高度重視!必須儘早開始!必須認真對待!

性教育從什麼時候開始?怎麼進行?

2歲前
雖然孩子到兩歲後才基本能接受性知識, 但其實, 性教育可以提前到更早。 比如不當著外人的面給孩子換尿不濕、不給孩子穿開襠褲、不戲弄男孩子的生☆禁☆殖☆禁☆器、不讓孩子隨地大小便……這不僅是對孩子的尊重, 我想也是最初的性教育方式。

你對待孩子的態度越尊重, 他(她)就越懂得自尊自愛、就能越早具有隱私保護意識。

2-3歲
兩歲左右, 可以通過洗澡、照鏡子、睡前換衣服等機會, 讓孩子瞭解自己的身體各個部位。 關於隱私部位, 這時候只需要簡單地告訴他(她):“小褲褲覆蓋的地方要好好保護,

Advertisiment
手髒了不能摸, 不然會生病;除了爸爸媽媽(或其他可信任的家人)幫你洗澡、上廁所、換衣服外, 別人不能摸。 ”

3-4歲
一般三歲左右的孩子就會開始問這樣的問題:“我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女孩子要蹲著尿尿、男孩子要站著尿尿?”“為什麼爸爸有鬍子媽媽沒有?”“為什麼媽媽的乳☆禁☆房比爸爸的大?”

這時候家長就要適時借助繪本, 用較為淺顯易懂的語言向孩子解釋生命是如何開始的、男女之間有什麼區別, 根據孩子的問題點到為止即可, 不必上成專業的生理衛生課。

推薦繪本:《小威向前沖》、《寶寶是從哪裡來的呢?》、《我從哪裡來》、《我的故事》、《我寶貴的身體》等。

因為一般三歲前的孩子, 大多數都還在父母的監護之下。

Advertisiment
而三歲以後, 就要接觸社會各樣人等。 所以, 還要及時讓孩子初步樹立自我保護意識, 同樣推薦借助繪本的力量, 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 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推薦繪本:《不要隨便摸我》、《不要隨便親我》 、《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走》、《我不跟你走》等。
下面這段話最好在孩子上幼稚園之前就告訴他(她):“你是自己身體的主人, 老師也好、鄰居也好、爸爸媽媽的同事也好, 不是每個大人的話都要聽, 任何讓你感覺到不舒服的觸摸, 你都有權利說不!如果對方不停止, 一定要想辦法趕快離開, 跑向人多的地方, 然後及時告訴可信任的大人!如果對方說不準告訴爸爸媽媽, 也不用害怕, 不管發生了什麼事, 爸爸媽媽一定會保護你的!”

4-5歲

這個年齡段一個很常見的現象是:女孩子會說想跟爸爸結婚,男孩子會說想跟媽媽結婚,有的孩子還會在幼稚園的同齡人中選擇結婚物件(暖暖就曾告訴我:幼稚園裡誰誰說喜歡她,要跟她結婚)。這表明孩子進入了婚姻敏感期,對性別、自我、異性有了初步的感覺。

有的家長覺得孩子談論這些問題是早熟、是不正常,進行批評和打壓,禁止孩子和喜歡的小朋友再來往。這就破壞了孩子的婚姻敏感期。

我的建議是:持正常態度,平等地和孩子交流。比如我會問暖暖:“你想不想和XX結婚呀?”“你覺得你多大才能舉行婚禮呢?”然後聽聽她的想法,力爭不去做評判,相信孩子自己能順從內心,找到這段感情萌芽的解決出路。

青春期的性教育又是一個比較宏大的話題,此處暫不展開談論。只要記住一點:尊重孩子的人格、理解孩子的煩惱、不指責、不審判,有了這樣的態度,才有可能幫助孩子度過青春期的迷茫。

這些性教育的雷區,最好別踩

1、不尊重孩子的身體和隱私

比如展示和玩弄孩子的生☆禁☆殖☆禁☆器、把男孩子打扮成女孩子(或把女孩子打扮成男孩子)、給孩子穿開襠褲滿街跑、讓孩子隨地大小便、把孩子裸☆禁☆露的照片隨便發到網上……真心希望這種種不尊重孩子人格和隱私的陋習會隨著文明程度的提高而逐漸絕跡。

2、允許其他人隨便抱孩子親孩子

粉粉嫩嫩的孩子,誰見了都想抱一抱、親一親,如果孩子認生、掙扎、哭鬧,對方就會說:“這孩子太內向了。”“給我抱(親)一下就給你一個糖。”最讓人無奈的是,很多父母出於面子,也跟著附和:“我們孩子就是內向。”“去讓叔叔(阿姨)抱一下吧,有糖吃哦!”

我想問問:是你所謂的面子重要,還是孩子重要?今天在你的縱容慫恿下,他(她)順從了不熟悉不喜歡的人,以後若是遇到更進一步的誘惑和侵犯,孩子該如何區別分寸、正確對抗?

3、打壓孩子萌芽的性意識

孩子摸生☆禁☆殖☆禁☆器自☆禁☆慰的時候、對自己和異性小朋友身體產生好奇的時候、想跟某個小朋友結婚的時候,父母認為這是不正常的行為,而罵孩子下流、流氓、不知羞恥,甚至通過打手、體罰等行為打壓孩子的性意識。

可是沒有性的萌芽,哪來愛情和婚姻的參天大樹?用這樣羞辱性的語言和行為,摧毀的不僅是孩子正確認識性的機會,更是孩子未來的幸福。

4、回避孩子跟性有關的問題

當孩子問“我是從哪裡來的”這一問題的時候,尷尬的父母往往會拿一些匪夷所思的答案來哄騙孩子:“肚臍眼裡蹦出來的!”“醫院抱回來的!”“垃圾堆裡撿來的!”其中“垃圾堆”這個答案最狠,居然讓孩子相信自己的生命誕生於那麼髒的地方,你是擔心孩子會成長為一個高貴的人是嗎?

大概十年前看過一部電影《戀愛中的寶貝》,其他情節都忘了,只記得幾個片段。片段一:寶貝小時候扯著媽媽的衣角問:“我是從哪裡來的呀?”媽媽隨口答道:“從垃圾堆裡撿來的呀!”然後和周圍的人一起哄堂大笑。片段二:寶貝一直做噩夢,夢見一個孩子在垃圾堆裡哭;片段三:寶貝一直拼命洗澡,卻怎麼也洗不掉心裡對自己認定的髒。

電影的悲劇,可能有藝術的成分,但生活中因為父母的無知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同樣並不少見。

5、漠視孩子的求助信號

網上有許多性侵幼童的案例,都是發生了多次、甚至直到出現惡性事件後才引起人們重視的。而在這之前,也有孩子會跟家人反映遭遇:“有人摸我了。”“有人親我了。”“我下身很痛。”但是很多家長往往沒有放在心上。

也許很多人根本沒有意識到:性侵犯離我們並不遙遠,不只是在電視劇裡,也不只是在新聞裡。你去網上搜一下就知道,很多網友借助這個可以匿名的平臺,講出了埋藏心底多年的秘密。我們看到,原來就在我們身邊,隱藏著如此之多的齟齬和惡行。

至於這些網友為什麼把痛苦埋藏了這麼久?我想,除了父母從不認真聽孩子說話而不能獲得孩子的信任以外,也可能她們提過一些情況,卻被父母忽視了,以至於她們認為自己不可能從父母那裡得到任何幫助。

我們不知道,對這些帶著傷痕長大的孩子來說,到底是來自外界的傷害大,還是來自父母的傷害大?多麼可悲啊!

總結一下,性教育的要點無非這幾條:將孩子當做一個有人格、有尊嚴的獨立個體,尊重和傾聽;分階段進行適當的性教育引導,點到為止;用淺顯易懂的語言,給予科學正確的性知識;態度端正認真,不含糊其辭遮遮掩掩……

這幾條看似簡單,卻又實在考驗父母的修為。但是性這個話題,關係到孩子的人身安全、心靈健康以及未來的感情幸福,誰又能說,做這些事情不值得呢?

能上好性教育這一課的父母,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好父母。

這個年齡段一個很常見的現象是:女孩子會說想跟爸爸結婚,男孩子會說想跟媽媽結婚,有的孩子還會在幼稚園的同齡人中選擇結婚物件(暖暖就曾告訴我:幼稚園裡誰誰說喜歡她,要跟她結婚)。這表明孩子進入了婚姻敏感期,對性別、自我、異性有了初步的感覺。

有的家長覺得孩子談論這些問題是早熟、是不正常,進行批評和打壓,禁止孩子和喜歡的小朋友再來往。這就破壞了孩子的婚姻敏感期。

我的建議是:持正常態度,平等地和孩子交流。比如我會問暖暖:“你想不想和XX結婚呀?”“你覺得你多大才能舉行婚禮呢?”然後聽聽她的想法,力爭不去做評判,相信孩子自己能順從內心,找到這段感情萌芽的解決出路。

青春期的性教育又是一個比較宏大的話題,此處暫不展開談論。只要記住一點:尊重孩子的人格、理解孩子的煩惱、不指責、不審判,有了這樣的態度,才有可能幫助孩子度過青春期的迷茫。

這些性教育的雷區,最好別踩

1、不尊重孩子的身體和隱私

比如展示和玩弄孩子的生☆禁☆殖☆禁☆器、把男孩子打扮成女孩子(或把女孩子打扮成男孩子)、給孩子穿開襠褲滿街跑、讓孩子隨地大小便、把孩子裸☆禁☆露的照片隨便發到網上……真心希望這種種不尊重孩子人格和隱私的陋習會隨著文明程度的提高而逐漸絕跡。

2、允許其他人隨便抱孩子親孩子

粉粉嫩嫩的孩子,誰見了都想抱一抱、親一親,如果孩子認生、掙扎、哭鬧,對方就會說:“這孩子太內向了。”“給我抱(親)一下就給你一個糖。”最讓人無奈的是,很多父母出於面子,也跟著附和:“我們孩子就是內向。”“去讓叔叔(阿姨)抱一下吧,有糖吃哦!”

我想問問:是你所謂的面子重要,還是孩子重要?今天在你的縱容慫恿下,他(她)順從了不熟悉不喜歡的人,以後若是遇到更進一步的誘惑和侵犯,孩子該如何區別分寸、正確對抗?

3、打壓孩子萌芽的性意識

孩子摸生☆禁☆殖☆禁☆器自☆禁☆慰的時候、對自己和異性小朋友身體產生好奇的時候、想跟某個小朋友結婚的時候,父母認為這是不正常的行為,而罵孩子下流、流氓、不知羞恥,甚至通過打手、體罰等行為打壓孩子的性意識。

可是沒有性的萌芽,哪來愛情和婚姻的參天大樹?用這樣羞辱性的語言和行為,摧毀的不僅是孩子正確認識性的機會,更是孩子未來的幸福。

4、回避孩子跟性有關的問題

當孩子問“我是從哪裡來的”這一問題的時候,尷尬的父母往往會拿一些匪夷所思的答案來哄騙孩子:“肚臍眼裡蹦出來的!”“醫院抱回來的!”“垃圾堆裡撿來的!”其中“垃圾堆”這個答案最狠,居然讓孩子相信自己的生命誕生於那麼髒的地方,你是擔心孩子會成長為一個高貴的人是嗎?

大概十年前看過一部電影《戀愛中的寶貝》,其他情節都忘了,只記得幾個片段。片段一:寶貝小時候扯著媽媽的衣角問:“我是從哪裡來的呀?”媽媽隨口答道:“從垃圾堆裡撿來的呀!”然後和周圍的人一起哄堂大笑。片段二:寶貝一直做噩夢,夢見一個孩子在垃圾堆裡哭;片段三:寶貝一直拼命洗澡,卻怎麼也洗不掉心裡對自己認定的髒。

電影的悲劇,可能有藝術的成分,但生活中因為父母的無知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同樣並不少見。

5、漠視孩子的求助信號

網上有許多性侵幼童的案例,都是發生了多次、甚至直到出現惡性事件後才引起人們重視的。而在這之前,也有孩子會跟家人反映遭遇:“有人摸我了。”“有人親我了。”“我下身很痛。”但是很多家長往往沒有放在心上。

也許很多人根本沒有意識到:性侵犯離我們並不遙遠,不只是在電視劇裡,也不只是在新聞裡。你去網上搜一下就知道,很多網友借助這個可以匿名的平臺,講出了埋藏心底多年的秘密。我們看到,原來就在我們身邊,隱藏著如此之多的齟齬和惡行。

至於這些網友為什麼把痛苦埋藏了這麼久?我想,除了父母從不認真聽孩子說話而不能獲得孩子的信任以外,也可能她們提過一些情況,卻被父母忽視了,以至於她們認為自己不可能從父母那裡得到任何幫助。

我們不知道,對這些帶著傷痕長大的孩子來說,到底是來自外界的傷害大,還是來自父母的傷害大?多麼可悲啊!

總結一下,性教育的要點無非這幾條:將孩子當做一個有人格、有尊嚴的獨立個體,尊重和傾聽;分階段進行適當的性教育引導,點到為止;用淺顯易懂的語言,給予科學正確的性知識;態度端正認真,不含糊其辭遮遮掩掩……

這幾條看似簡單,卻又實在考驗父母的修為。但是性這個話題,關係到孩子的人身安全、心靈健康以及未來的感情幸福,誰又能說,做這些事情不值得呢?

能上好性教育這一課的父母,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好父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