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悉數保姆帶孩子的5大壞處

想必很多人都非常困惑, 媽媽親自帶的寶寶普遍生活習慣比較好, 而阿姨帶的寶寶很多卻都有這樣那樣的毛病。 而那些阿姨都無一例外是好阿姨, 媽媽才會放心的把帶寶寶的重任交給她們。 那麼為什麼她們帶的寶寶問題普遍要比媽媽帶的寶寶多呢?

寶寶的好習慣是需要培養的, 但並不是每個寶寶都能順利的培養。 看中西方所有專家的育兒書, 很多好習慣的培養都需要一個艱難的過程, 免不了要在某些時候“得罪”一下寶寶。 而阿姨們哪兒敢得罪寶寶呢?寶寶哭了, 如果是媽媽帶, 第一反應是找原因。

Advertisiment
而阿姨的第一反應卻是緊張——怕被人誤以為是自己欺負了寶寶。 即便是個別阿姨有培養寶寶好習慣的覺悟, 還要冒著被家長誤解“狠心, 不喜歡寶寶”的危險——當初我對秧秧進行睡眠訓練的時候, 秧秧的奶奶就很不理解, 千萬次的問:為什麼要讓孩子哭?我就聽不了孩子哭。 即使後來秧秧良好的睡眠習慣被全社區的媽媽們羡慕時, 秧秧的奶奶一提到那短短三天的睡眠訓練還是很不以為然, 認為孩子哭就應該哄, 想抱著睡就應該抱著睡。 想想看, 這還是親媽, 都要被周圍人指責“狠心”, 換了是阿姨, 還不得被炒魷魚呀!

所以, 很多阿姨帶的寶寶, 都有或多或少的有以下這些壞毛病。

壞習慣一:抱著入睡

寶寶睡覺一哭,

Advertisiment
阿姨趕緊抱抱。 一來二去, 寶寶不但一定要抱著睡, 嚴重的還非得要阿姨抱著才肯睡。

壞習慣二:隨吃隨給

寶寶哭了, 給個餅乾就能讓她不哭, 這麼簡單的方法幹嗎不用呢?讓家長看見了, 沒準兒還抱怨阿姨不捨得給寶寶吃東西。 所以很多阿姨只要寶寶哭, 就用寶寶喜歡的零食來哄寶寶。 久而久之寶寶就養成了愛吃零食的壞習慣。 這個習慣會導致營養不良, 齲齒, 肥胖。

壞習慣三:百依百順

很多寶寶才幾個月就知道可以無限的對阿姨提出要求, 而父母卻是會對自己說“不”的人。 這樣不但讓寶寶脾氣越來越大, 還造成寶寶跟阿姨親近, 跟父母疏遠。 我見過很多阿姨得意洋洋的說:寶寶就認我, 不認她父母。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父母和寶寶相處的時間沒有阿姨多,

Advertisiment
也因為阿姨們對寶寶無條件的溺愛。

壞習慣四:缺乏鍛煉

帶過寶寶的父母都知道, 給寶寶鍛煉真是一件很勞累的事情。 小寶寶的每一種運動都需要大人在旁監護, 看管, 稍不注意就會出危險。 所以, 指望阿姨帶著寶寶積極鍛煉是不太現實的, 大部分有責任心的阿姨在父母不在跟前的時候, 寧可選擇多讓寶寶坐車也不會做那些有風險的運動。

壞習慣五:言行不一

這個壞習慣不僅僅是阿姨會有, 很多家長也同樣有。 有的家長認為, 小寶寶不懂事, 所以可以隨便騙她。 比如在寶寶不高興的時候, 就會騙她說“寶寶你看姥姥來看你了”, 然而姥姥並沒有來。 久而久之寶寶就會認為大人講話根本沒什麼信用,

Advertisiment
無論大人再說什麼都不會引起她的注意, “狼來了”的故事就會在家中上演。

好阿姨帶來的壞習慣在很多老人帶的寶寶身上也有。 其實這些壞習慣大部分都可以得到糾正。 比如睡眠問題, 完全可以在假期對寶寶進行集中訓練, 這樣寶寶很快就能獨自入睡, 阿姨自然也不用費勁的又抱又哄了。 而零食問題, 一方面家長要以身作則, 家中不備零食。 一方面也要利用假期和下班後的時間多陪伴寶寶, 寶寶越喜歡玩兒, 就越不會把心思都放在零食上。 面對百依百順的阿姨, 父母是否會覺得寶寶會不喜歡自己呢?其實並非如此, 寶寶都喜歡能更好的陪她玩兒的人。 相信以父母的聰明才智和愛心,

Advertisiment
只要認真的陪伴寶寶, 一定能成為寶寶最喜歡的人!鍛煉不一定非要白天在室外進行, 傍晚在家中也可以進行。 在家裡隔出一塊安全的角落, 擺一些箱子或者小凳子讓寶寶可以推, 可以扶著站起來。 父母和寶寶互相拋球, 爬行比賽, 練習上臺階, 都是很好的互動遊戲, 既鍛煉了寶寶, 也增加了親情。

總而言之, 聘請阿姨幫忙帶孩子是無奈之舉, 最好的阿姨也不能代替父母。 其實, 無論是爺爺奶奶幫忙, 阿姨幫忙, 乃至以後寶寶上學, 都不要忘記家長才是最好的老師。 嬰兒, 兒童, 少年……在整個人生中, 父母都是無可替代的角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