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患了妊娠糖尿病 就該這樣吃

患了妊娠糖尿病, 就該這樣吃

1、攝取正確糖類

糖類的攝取是為提供熱量, 維持代謝正常, 並避免酮體產生。 孕婦不應誤以為不吃澱粉類可控制血糖或體重, 而完全不吃飯。 另外, 患者應儘量避免加有蔗糖、砂糖、果糖、葡萄糖、冰糖、蜂蜜等含糖飲料及甜食, 並防止引發餐後血糖快速的增加。 多數孕婦糖尿病患者早晨的血糖值較高, 因此早餐澱粉類食物的含量必須較少。

2、注意熱量控制

妊娠初期不需要特別增加熱量, 中、後期必須依照孕前所需的熱量, 再增加300大卡/天。 由於體重減輕可能會使母體內的酮體增加,

Advertisiment
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 故孕期中不宜減重。

3、注意餐次分配

餐次的分配在維持血糖值平穩、避免酮血症之發生, 起著重要作用。 養成少量多餐的習慣, 將每天應攝取的食物分成5~6餐, 特別要避免晚餐與隔天早餐的時間相距過長, 因此睡前要補充點心。

4、注重蛋白質攝取

如果在孕前已攝取足夠營養, 則妊娠初期不需增加蛋白質攝取量, 妊娠中期、後期每天需增加蛋白質的量各為6克、12克, 其中一半需來自優質蛋白, 如:蛋, 牛奶, 深紅色肉類, 魚類及豆漿, 豆腐等黃豆製品。 孕婦最好每天做好能喝兩杯牛奶, 以獲得足夠鈣質, 但切不可將牛奶當水喝, 以免血糖過高。

5、多攝取纖維質

孕婦糖尿病患者應儘量選擇纖維含量較高的未精製主食,

Advertisiment
可更有利於血糖的控制, 如:以糙米或五穀飯取代白米飯, 選用全穀類麵包或饅頭等。 多食高纖維食物, 如:增加蔬菜之攝取量, 吃新鮮水果而勿喝果汁等, 延緩血糖的升高, 幫助血糖的控制, 也比較有飽足感。

妊娠糖尿病的營養誤區

1、控制糖尿病會使我和寶寶的營養缺乏

有些母親擔心控制糖尿病就需要控制飲食, 而“控制”就意味著“少吃”, 因此擔心少吃會影響寶寶的營養健康, 造成營養缺乏。 其實科學的營養治療是在確保母嬰營養狀況的前提下將飲食進行合理的搭配, 該少吃或者不吃的食品建議少吃, 而需要攝入充足的食品還需要多吃, 以保證營養的充足、平衡、合理, 因此毋須擔心營養的缺乏。

2、通過少吃或不吃達到血糖控制理想的目的

Advertisiment

有些母親患了妊娠糖尿病非常恐懼, 害怕對孩子有不良影響。 希望通過嚴格的飲食控制達到降血糖的目的甚至少吃或者不吃食物。 過分的控制飲食不但不利於控制血糖而且容易出現饑餓性酮症, 危及寶寶的生命健康。 科學的營養治療的目的就是在保證營養充足的基礎上控制血糖。 因此, 控制血糖不意味著少吃, 少吃可能帶來不利的影響。

3、血糖控制在餐後10毫摩爾/升以下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有些孕婦自己家裡人也有糖尿病患者, 於是就參照普通糖尿病人的診斷和治療標準, 認為只要把血糖控制在餐後10毫摩爾/升以下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其實我們對於妊娠糖尿病的血糖控制要求是很嚴格的,

Advertisiment
基本要求達到或接近正常人血糖水準, 如果只滿足于普通糖尿病人的血糖標準就可能對孩子的健康產生危險。

4、得了糖尿病需要多吃人參、紅棗、枸杞來補身子

孕婦應注意學會選擇, 因為不恰當地進補, 非但無益反而有害于健康, 真可謂“費力不討好”。 總的來說, 孕期進補應注意缺什麼補什麼, 應全面瞭解補品的有效成分, 屬於補血的、補鐵的、補鈣的還是補充維生素的, 再進行有針對性的補充。 應注意的是人參、桂圓之類的補品, 有很多人希望通過它們補中益氣, 對孕婦和胎兒弊多利少。 然而從中醫角度說, 孕期母體處於陰血偏虛、陽氣相對偏盛的狀態, 而人參屬於大補元氣的營養品, 如果孕婦長期大量食用,

Advertisiment
可能加重陰虛火旺, 很多人表現為興奮激動、躁狂, 血壓升高等不良反應。 此外服用人參過多可產生抗利尿作用, 易引起水腫, 可能加重妊娠嘔吐、水腫和高血壓, 甚至可能導致流產。 因此, 孕期不宜亂補, 如果需要補充也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