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您家的寶寶和誰最親密呢?

在寶寶出生後, 寶寶也會和親人有近有疏。 有些父母會感到傷心和疑慮, 為什麼我對寶寶那麼的疼愛與關心, 可他卻不喜歡黏我?有些父母, 他不對他那麼關心, 他卻很愛和他玩。 這是父母心目中一個頭痛的問題。
無論是爸爸還是媽媽, 都有可能遭遇類似的困惑。 因為寶寶是爸爸媽媽愛情的結晶, 理應和父母最親。 如果不是, 則會令他的爸爸媽媽感覺好挫敗, 仿佛自己做錯了什麼。
從心理學角度看, 寶寶會和誰親呢?
第一種:互動較多的人――誰帶和誰親
比較常見的愛的表達方式, 大致有5種:精心的禮物、肯定的語言、服務的行動、身體的接觸和花時間陪伴。
Advertisiment

對嬰兒來說, 前兩種方式是沒有能力完全理解的, 但後三種方式, 卻是他主要的接受愛的管道。 “服務的行動者”, 對嬰兒而言, 就是那個每天數次為他餵奶、更換尿布、清潔洗澡、在小屁屁上抹防紅臀藥膏的人;“身體的接觸者”, 就是指那個時常親吻、撫摸、擁抱自己的人;“花時間陪伴者”, 就是那個時常露出溫和微笑, 用好聽的聲音講故事, 會躲貓貓、愛撓癢癢逗樂自己的人。 對提供這三種愛的人, 寶寶會很喜歡。 想一想, 如果作為家長, 你只是承擔其中一項, 那麼寶寶就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會和你親;如果你能承擔其中兩項以上, 寶寶就會明顯“青睞”於你了;但如果由於各種原因,
Advertisiment
三項你都沒有承擔, 或者只是買了昂貴的禮物, 那麼很遺憾, 你在金錢上的付出, 寶寶是不會“領情”的, 他只知道親那個每天和他有大量互動的人, 比如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姑媽姨媽、鄉下遠親, 甚至是你請來的保姆。 第二種:帶來安全感的人――和誰睡親誰 當寶寶有了日夜之分, 那個陪伴他度過每一天黑暗時光的人, 將成為他安全的守護神。
害怕黑暗, 來源於人類的集體潛意識, 因為古代人們以狩獵為生, 黑暗中容易遭到野獸的侵襲, 因此人們世世代代頭腦中都會留有這樣的印記。
寶寶的邏輯表達能力很有限, 感受力卻超強, 他在黑暗中會感覺自己的無助和恐懼, 卻不知如何排遣。
寶寶的嗅覺比成人強很多, 他會像一隻小動物似的,
Advertisiment
通過嗅覺感受自己是否身處安全地帶。 如果你願意讓寶寶每天在你的氣息中進入夢鄉, 你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就會明顯升高。 一到夜間, 你的地位就突現出來, 他會揉眼睛, 皺鼻子, 只往你的懷裡拱。 倘若一覺醒來看不見你的身影, 寶寶就會痛哭起來, 四處找尋你的蹤跡。
如果很早就安排寶寶一個人睡, 那麼, 他會把一些熟悉的物品當作自己的“親人”。 這些“親人”可能是:一隻矽膠奶嘴, 一個沾滿汗漬的小枕頭, 一個髒兮兮的抱娃, 甚至是一條用舊了也不讓洗的小毛巾。 這些物件同樣向寶寶提供了部分的安全感。 第三種:天然聯結最緊的人――父親和母親 3歲之前, 寶寶一般和母親更親一些, 通過和母親的聯結來獲得對外界基本的信任感;而4~6歲,
Advertisiment
則是父親必須加入的關鍵期, 必須將寶寶的世界從“兩人世界”擴展成“三人世界”。
在成長的過程中, 寶寶有時跟媽媽親些, 有時和爸爸親些, 如果沒有特別的原因, 那是寶寶在根據自己的需求攝取愛的“營養”, 所以被暫時疏離的那位, 請多一些包容和抱持, 不要讓“醋意”淹沒。
另外, 即使寶寶0~3歲是其他親屬照料的, 爸爸、媽媽仍是寶寶心中最親密的人。 如果表面上寶寶和父母以外的一位照料者親, 只能說明這位照料者盡到了照料的責任, 對寶寶足夠好, 而不能說明寶寶不需要自己的父母。
事實上, 沒有人可以替代父母在孩子心裡的位置, 也沒有辦法可以切斷父母和孩子之間天然的紐帶。 有些寶寶父母表現的不那麼親昵,
Advertisiment
並不代表他不喜歡他們, 所以呢, 對暫時和父母不怎麼親的寶寶, 爸爸媽媽要多一些耐心和愛心, 因為寶寶需要父母親。
(兼職編輯:詹麗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