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說父母是偉大的, 因為父母對孩子是最無私的, 願意為孩子付出一切。 但是僅僅無私就稱得上偉大嗎?恐怕沒那麼簡單。 有些父母對孩子非常疼愛, 無微不至地照料, 傾其所有供孩子讀書, 孩子卻不爭氣, 不僅學業一塌糊塗, 而且不思回報, 對父母沒有起碼的尊重, 讓父母傷透了心, 原因何在?本期, 我們邀請教育心理學博士、家庭教育專家沈子輝先生, 與家長朋友們一起座談如何做真正偉大的父母。
重新審視父母恩我先提一個問題, 供大家討論:什麼是父母恩?
宋玉霞(12歲女孩的媽媽):準確的定義我說不好,
Advertisiment
董學明(17歲男孩的爸爸):前一段流行的那首歌, 歌名叫什麼來著?裡面有一句歌詞太感動人了:“生兒養女一輩子, 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 ”
主持人:那首歌叫《時間都去哪兒了》。
董學明:對。 時間都去哪兒了?都無私地奉獻給孩子了。
Advertisiment
主持人:看來, 僅僅給孩子舒適的物質生活是不夠的, 溺愛甚至是有害的, 真正的父母恩還應該包括豐富的精神生活。 究竟什麼是父母恩, 請沈博士談一談。
沈子輝(教育心理學博士, 家庭教育專家):父母在孩子的生命裡, 首先扮演的角色是物質供養者。 孩子作為一個有機體, 需要父母提供吃、穿、住等物質條件才能活下來, 並逐漸發育成一個成年人。 就像有機體需要物質供應一樣,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宋玉霞:您所說的精神滿足究竟指的是什麼?
沈子輝:教育心理學界通過多年的研究發現, 要把孩子培養成傑出的人, 必須給他的“精神的人”提供豐富的養分, 使孩子的“精神的人”健康發育。 為了區別物質供養, 我們把精神的養分供應稱為“精神供氧”, 意思指給“精神的人”提供氧氣。 要使孩子的“精神的人”健康發育成長, 在孩子生命之初, 至少得有一個精神供氧者。 在孩子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 至少要有一個成年人,
Advertisiment
蔣恒秋(6歲女孩的媽媽):有那麼嚴重嗎?有些孩子從小不在父母身邊長大,有些孩子父母雙亡,在孤兒院長大,不是照樣有出息嗎?
主持人:個案不能代表全部。我手頭有一份資料,正好能回答您的問題。美國心理學家在調查中發現,孤兒院裡的孤兒儘管物質生活一點不差,甚至要好於那些家庭生活困難的有父母的孩子,可是他們明顯存在行為上的偏差:注意力不集中、無法正常與人互動、無法學習知識、情緒低落、容易與人衝突、不守規則等。心理學家招募女大學生志願者,每週定期到孤兒院去給這些沒有人愛的孩子洗臉、梳頭、擁抱他們、親吻他們,一段時間後,這些孩子的行為偏差得到了明顯的糾正。聽上去很神奇是吧?請沈博士為我們解讀。
沈子輝:這些孤兒出現行為偏差,並不是他們的神經系統出了什麼毛病,他們的行為偏差其實是內心世界的外化。他們沒有被接納,沒有被關愛,沒有被關注,沒有被承認,沒有被欣賞,沒有被讚美,沒有被鼓勵,沒有被表揚。他們的內心世界裡由於缺乏接納、愛、關注、承認、欣賞、讚美、鼓勵和表揚等精神營養,導致他們的“精神的人”營養不良。這種精神營養不良的直接後果是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嚴重缺乏,孩子外表雖然與人一樣,但是他們的“精神的人”沒有發育或發育畸形。這個案例提醒家長朋友們,孩子的精神供氧者是每個家長必須扮演的角色。遺憾的是,儘管許多家長無意識地成功扮演了這個角色,但是大部分家長還是忽略甚至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責任。
精神供氧四件事李家興(10歲男孩的爸爸):我明白了,只給孩子提供物質條件,不算合格的父母。高爾基有句名言:“愛孩子是連母雞都會做的事。”現在我好像明白這句話的深刻內涵了。
周海均(5歲女孩的爸爸):請沈博士明示,怎樣做孩子的精神供氧者?
沈子輝:剛才所說孩子“精神的人”,指的是孩子的人格。人格發育是否健全,決定了孩子能否適應群體生活,能否遵守人類群居的規則,能否按社會的要求來學習必要的知識和技能。“精神的人”能否發育成長,主要取決於在孩子的主觀世界裡所形成的“自我觀念”,也就是孩子認為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當孩子認為自己很好,自己是有價值的,自己是聰明能幹的,自己的形象瀟灑漂亮,自己是受人歡迎的,等等,他就會產生學習知識和群體規則的熱情,以使自己適應這個社會。反之,當孩子形成的自我觀念是負面的,也就是孩子認為自己不夠好,他不喜歡自己,認為自己是沒有價值的,認為自己不夠聰明能幹,自己的長相不如別人,自己不能處理好人際關係,等等,這樣他就會停止正面成長,而會從其他方面尋求解脫,比如與人衝突、打架、泡網吧、喝酒、抽煙、沉迷網路遊戲等。由此我們得出結論,家長在家庭教育中,要格外重視孩子自我觀念的形成。具體來說,家長要做好以下四件事:
第一,無條件地愛孩子。愛,是生命的陽光。當孩子被家長無條件地愛著,他會產生安全感,他會感到自己是有價值的,他會喜歡他自己,由此他的自我感覺良好。這樣他才能產生學習知識、探索周遭環境的欲望。而那些缺乏愛的孩子,會生活在恐懼之中。他們會感到自己不夠好,自己是沒有價值的,感覺自己是劣等的,從而產生自卑感,他們的自我感覺會極其惡劣。這樣他們就沒有動力去學習知識,也沒有興趣去探索周遭的世界。他們整天生活在自己的內心世界裡,品嘗生命帶來的痛苦。
第二,不斷確認孩子的優點。如果家長希望孩子有哪些優點,那麼就要不斷地告訴孩子,他身上有這些優點。當家長反復確認孩子的這些優點時,這些優點就會慢慢地在孩子身上產生,進而放大,最終在孩子身上固定下來,成為孩子的人格特質。這是一個神奇的法則。
第三,不斷地鼓勵孩子。勇氣和自信是孩子學習與成長必備的心理素質。但是沒有人生來就具備勇氣和自信,勇氣與自信,最初是被鼓勵出來的。鼓勵是家長每天要做的事,家長要不斷地鼓勵孩子,消除孩子害怕失敗的恐懼感,燃起孩子探索未知的熱情,使孩子能夠得到更多的鍛煉機會,從而逐漸建立起自信與勇氣。
第四,欣賞與表揚孩子。當孩子有了優良的表現或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時,家長應該及時地表揚孩子。這樣孩子會產生再做此行為或再接再厲取得更大成績的衝動。當家長用欣賞的目光看待孩子時,孩子的自我價值會上升,會對孩子產生向上的推動力,他會燃起繼續努力的熱情。
主持人:前一段,有人在網上發起過一個討論,題目叫《父母皆禍害》,跟帖者有7萬之眾,控訴父母的種種不是,但是沒有人控訴父母不給飯吃,不給衣穿,不給房子住,也就是說,沒有對物質條件不滿,他們不滿的,無一例外全是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精神氧氣的不足。聽了沈博士的講解,我們都應該反省反省,我們是合格的父母嗎?我們給過孩子完整的父母恩嗎?
致使孩子的外在行為出現偏差。 精神世界不能缺氧蔣恒秋(6歲女孩的媽媽):有那麼嚴重嗎?有些孩子從小不在父母身邊長大,有些孩子父母雙亡,在孤兒院長大,不是照樣有出息嗎?
主持人:個案不能代表全部。我手頭有一份資料,正好能回答您的問題。美國心理學家在調查中發現,孤兒院裡的孤兒儘管物質生活一點不差,甚至要好於那些家庭生活困難的有父母的孩子,可是他們明顯存在行為上的偏差:注意力不集中、無法正常與人互動、無法學習知識、情緒低落、容易與人衝突、不守規則等。心理學家招募女大學生志願者,每週定期到孤兒院去給這些沒有人愛的孩子洗臉、梳頭、擁抱他們、親吻他們,一段時間後,這些孩子的行為偏差得到了明顯的糾正。聽上去很神奇是吧?請沈博士為我們解讀。
沈子輝:這些孤兒出現行為偏差,並不是他們的神經系統出了什麼毛病,他們的行為偏差其實是內心世界的外化。他們沒有被接納,沒有被關愛,沒有被關注,沒有被承認,沒有被欣賞,沒有被讚美,沒有被鼓勵,沒有被表揚。他們的內心世界裡由於缺乏接納、愛、關注、承認、欣賞、讚美、鼓勵和表揚等精神營養,導致他們的“精神的人”營養不良。這種精神營養不良的直接後果是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嚴重缺乏,孩子外表雖然與人一樣,但是他們的“精神的人”沒有發育或發育畸形。這個案例提醒家長朋友們,孩子的精神供氧者是每個家長必須扮演的角色。遺憾的是,儘管許多家長無意識地成功扮演了這個角色,但是大部分家長還是忽略甚至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責任。
精神供氧四件事李家興(10歲男孩的爸爸):我明白了,只給孩子提供物質條件,不算合格的父母。高爾基有句名言:“愛孩子是連母雞都會做的事。”現在我好像明白這句話的深刻內涵了。
周海均(5歲女孩的爸爸):請沈博士明示,怎樣做孩子的精神供氧者?
沈子輝:剛才所說孩子“精神的人”,指的是孩子的人格。人格發育是否健全,決定了孩子能否適應群體生活,能否遵守人類群居的規則,能否按社會的要求來學習必要的知識和技能。“精神的人”能否發育成長,主要取決於在孩子的主觀世界裡所形成的“自我觀念”,也就是孩子認為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當孩子認為自己很好,自己是有價值的,自己是聰明能幹的,自己的形象瀟灑漂亮,自己是受人歡迎的,等等,他就會產生學習知識和群體規則的熱情,以使自己適應這個社會。反之,當孩子形成的自我觀念是負面的,也就是孩子認為自己不夠好,他不喜歡自己,認為自己是沒有價值的,認為自己不夠聰明能幹,自己的長相不如別人,自己不能處理好人際關係,等等,這樣他就會停止正面成長,而會從其他方面尋求解脫,比如與人衝突、打架、泡網吧、喝酒、抽煙、沉迷網路遊戲等。由此我們得出結論,家長在家庭教育中,要格外重視孩子自我觀念的形成。具體來說,家長要做好以下四件事:
第一,無條件地愛孩子。愛,是生命的陽光。當孩子被家長無條件地愛著,他會產生安全感,他會感到自己是有價值的,他會喜歡他自己,由此他的自我感覺良好。這樣他才能產生學習知識、探索周遭環境的欲望。而那些缺乏愛的孩子,會生活在恐懼之中。他們會感到自己不夠好,自己是沒有價值的,感覺自己是劣等的,從而產生自卑感,他們的自我感覺會極其惡劣。這樣他們就沒有動力去學習知識,也沒有興趣去探索周遭的世界。他們整天生活在自己的內心世界裡,品嘗生命帶來的痛苦。
第二,不斷確認孩子的優點。如果家長希望孩子有哪些優點,那麼就要不斷地告訴孩子,他身上有這些優點。當家長反復確認孩子的這些優點時,這些優點就會慢慢地在孩子身上產生,進而放大,最終在孩子身上固定下來,成為孩子的人格特質。這是一個神奇的法則。
第三,不斷地鼓勵孩子。勇氣和自信是孩子學習與成長必備的心理素質。但是沒有人生來就具備勇氣和自信,勇氣與自信,最初是被鼓勵出來的。鼓勵是家長每天要做的事,家長要不斷地鼓勵孩子,消除孩子害怕失敗的恐懼感,燃起孩子探索未知的熱情,使孩子能夠得到更多的鍛煉機會,從而逐漸建立起自信與勇氣。
第四,欣賞與表揚孩子。當孩子有了優良的表現或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時,家長應該及時地表揚孩子。這樣孩子會產生再做此行為或再接再厲取得更大成績的衝動。當家長用欣賞的目光看待孩子時,孩子的自我價值會上升,會對孩子產生向上的推動力,他會燃起繼續努力的熱情。
主持人:前一段,有人在網上發起過一個討論,題目叫《父母皆禍害》,跟帖者有7萬之眾,控訴父母的種種不是,但是沒有人控訴父母不給飯吃,不給衣穿,不給房子住,也就是說,沒有對物質條件不滿,他們不滿的,無一例外全是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精神氧氣的不足。聽了沈博士的講解,我們都應該反省反省,我們是合格的父母嗎?我們給過孩子完整的父母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