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應答性語言環境”呢?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 但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處於這種環境中, 特別是寶寶更需要這樣的生活環境, 對其健康發展有著必不可少的作用。 不信, 一起走進“應答性語言環境”, 探究其廬山真面目。
具體來說, 應答性語言環境是指有人說話、有人回答的環境。 如嬰兒在吃飽、睡足、情緒較好的時候, 看到掛在其上方或附近的玩具, 往往顯得很興奮, 發出毫無意義的“啊啊”的聲音。 這樣的發音恰恰是寶寶以後語言發展的重要基礎。 這時, 家長應立即發出聲音進行應答。 譬如嬰兒發出歡樂的喊聲時,
Advertisiment
為什麼要為嬰兒創設應答性環境呢?這是因為在促進嬰兒語言發展方面, 嬰兒身邊的家長積極地用語言對嬰兒的發聲給予應答是很重要的, 這比僅僅給嬰兒很多能夠作出反應的玩具來發展語言更加有效。
在應答環境中, 嬰兒可以體驗到由自己的發聲活動引起家長的“模仿”, 而這種“模仿”對於嬰兒來說, 是很高興的事。 這種愉快的情緒又可以繼續刺激和誘導嬰兒再次進行自發性活動。
Advertisiment
為了培養寶寶對發音活動的興趣, 父母要注意經常創設相應的環境。 例如, 當寶寶毫無意義地發出“a—a, e—e”的聲音時, 家長也要及時發出“a—a、e—e”的聲音給以回應。 這時, 寶寶會把自己發出的聲音與聽到的聲音聯繫起來, 並反復練習這些聲音。 當再大一些的寶寶在發某種聲音時, 家長最好能有選擇地模仿寶寶發出的、雖然有些不太準確但卻是經常發的聲音,
Advertisiment
13-18個月左右的寶寶語言能力逐步增強, 在能聽懂成人簡單的語言指令的前提下, 他們非常樂意與成人進行一些簡單的互答式交流, 並在互答式的交流中體驗愉悅的情緒。 通過互相應答遊戲, 能讓寶寶更熟悉爸爸、媽媽等親人的聲音, 同時對親人的招呼聲能積極作出應答, 培養積極的情緒情感。
例如:當寶寶情緒穩定時,
Advertisiment
又如:吃飯之前, 抓住時機招呼寶寶, 媽媽喊:“吃飯了!”;爸爸語氣溫和地要求:“寶寶, 幫爸爸把報紙拿過來!”等。 遊戲中, 家長要觀察寶寶是否能對親人的召喚作出應答, 觀察寶寶在親人召喚時, 能否表現出愉悅的情緒。
日常生活中, 成人應當在日常生活中多與寶寶進行這樣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