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情商教育:培養寶寶的樂觀情緒

在你的孩子蹣跚學步時, 當她搖搖擺擺地爬上兩級臺階, 你鼓勵她再爬兩級, 並一直往前走, 直到她能夠到達目的地。 那個時候, 你就是“幼兒樂觀隊”的教練。

世界似乎越來越充滿不確定因素。 打開電視, 我們看到災難、犯罪和恐怖事件。 社會調查告訴我們, 有越來越多的孩子要面對父母離婚的事實。 就連電影和動畫片裡, 英雄也被刻畫為要通過暴力手段才能達到目的。 這一切, 帶給我們的孩子一個新的挑戰:他們需要學會如何正確地處理問題和面對未來。

樂觀, 或者說是以積極的態度思考和生活,

Advertisiment
開始被更多的兒童教育者所重視。 而且, 他們一致認為, 樂觀主要是後天培養的結果。

心理學上的新思考——醫治傷害還是提高抵抗力?

樂觀是最近才開始研究的一個相對較新的課題。 許多年來, 心理學主要研究人們存在的弱點和問題, 也就是說, 研究錯誤的方面, 卻忽略了正確的方面。

馬丁.塞裡格曼博士是積極心理學運動的宣導者, 他著有《培養樂觀主義》(Learned Optimism) 一書。 在他看來, 現代心理學過於強調醫治已經造成的傷害, 其實我們本應著重幫助人們形成堅強的意志和豁達的態度, 對於孩子更應如此。

塞裡格曼博士的研究小組測試了艾德蒙學校四到六年級將近 400 個孩子的樂觀狀況, 然後跟蹤他們在閱讀和數學考試中的分數。

Advertisiment
結果表明:樂觀的孩子學到了更多知識。

一位研究樂觀主義的心理學家認為, 樂觀的人也更願意抓住每一個機會。 有趣的是, 男孩和女孩看待機會的角度是不同的。 12歲之前, 女孩的樂觀多表現在對美好世界的想像上, 而男孩則對實現某個具體目標更有信心。

一個男孩如果喜歡某個女孩, 他可能會思考從哪條路線往學校走就能正好碰見那個女孩。 而對於同樣這種情況, 女孩就不太可能做到這一點。 不過, 到了15歲, 這種差異就消失了, 男孩開始構築更宏偉的理想, 女孩也表現得更為積極。

你的陪伴帶給孩子安全感

心理學家認為, 要培養一個樂觀向上的孩子, 這三方面缺一不可:目標、毅力、執行力。 目標可小可大。

Advertisiment
小孩希望夠到書架上的一個可愛的玩具, 這是一個小的目標。 他說, “我長大了要當一個科學家或宇航員。 ”這是一個大的目標。

毅力就是實現目標的動力。 當你腦海中有了清晰的目標時, 你更容易堅持不懈。 所以, 學習闡述自己的目標也是樂觀的一個方面。

執行力是一種判斷力。 擁有了執行力, 即便你遇到無法預期的障礙, 你仍能克服重重困難, 實現自己的目標。 要獲得執行力, 必須幫助孩子明白, 解決一個問題不止有一個方案, 也不止一種途徑。

因此, 一個滿懷希望的孩子, 他既樂觀(期望最好的結果), 又具有堅定的意志(把逆境當作挑戰, 而不會認為走投無路)。 如何把這些品質逐步灌輸給你的孩子?一個重要卻簡單的途徑就是多花一點時間陪陪你的孩子。

Advertisiment
幼年時對父母的依戀會給孩子帶來很強的安全感, 這樣的孩子今後會胸懷大志而且非常自信。

專家指出, 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 你都能培養他的樂觀。

對於小寶寶來說, 耐心地回答他的提問, 會增強他描述自己願望的信心和能力。 蹣跚學步的孩子可能會開始問你“這是什麼”或“為什麼”之類的問題, 在你回答他時, 他描述自己願望的能力就得到了增強, 而那正是他實現願望的第一步。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 你要幫助他找到適合自己的目標並鼓勵他實現目標。 通過説明你的孩子確立“階段性目標”, 可以教會孩子享受每一次挑戰。

例如一位爸爸在教他兩歲的孩子學走路時, 對他的孩子說,

Advertisiment
“現在我們要走到這個街燈柱, 現在要走到那個街燈柱, 現在要走到拐角那兒。 ”他們為實現了每一個小小的目標而歡呼。 這位爸爸說:“的確, 拉著孩子走更容易, 但是我們讓他自己走。 ”

當她遇到挫折時, 你可以向她強調:“這不是因為你的能力不夠, 而是因為你採用的方法不合適。 ”樂觀的孩子在生活中就像一個試圖解開秘密的偵探。 當偵探發現他採取的方法不奏效時, 他不會說“我太笨了”相反他會說“看來這個方法不能處處奏效”然後他會開始尋找新的線索。

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看到希望

簡而言之, 培養樂觀心態的最好途徑就是在生活中體驗。 樂觀孩子的父母當中至少有一個是樂觀的, 他(她)會提出新的方法, 對未來的事情做出規劃。孩子們通常會觀察父母是如何面對挫折和挑戰的。

專家建議,樂觀的父母要表明他們尊重各種各樣的願望,包括那些超出物質層面、不可簡單衡量的想法,如發展智力、提高創造力、幫助別人。最後,當孩子發現他所做的事情竟然超越了他本來的能力,他會感到更樂觀。

金金爸爸有時候把六歲的兒子帶去參加紅十字會的活動。他說,“我告訴兒子,人們去參加紅十字會的活動就是為了幫助那些無法自助的人。”1999 年,金金爸爸飛到地震災區,為那些流離失所的孩子送去了玩具。

當他告訴兒子他要去做這件事時,金金主動拿出了一個玩具。“我帶回了那些孩子住在帳篷裡的照片,金金把照片帶到學前班,給同學們講爸爸的故事。爸爸能幫助別人,這是令金金非常自豪的事情。

當生活中的不幸看上去不可戰勝時,父母可以幫助他們回顧以前發生過的事情,講述過去讓我們不再只看到事情災難性的一面。所以,可以給孩子講講自己的故事,爺爺奶奶的故事,以及那些幾十個世紀以來人們經歷災難,戰勝困難的故事。歷史永遠都是一本很好的教科書,讓我們的孩子從中看到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

對未來的事情做出規劃。孩子們通常會觀察父母是如何面對挫折和挑戰的。

專家建議,樂觀的父母要表明他們尊重各種各樣的願望,包括那些超出物質層面、不可簡單衡量的想法,如發展智力、提高創造力、幫助別人。最後,當孩子發現他所做的事情竟然超越了他本來的能力,他會感到更樂觀。

金金爸爸有時候把六歲的兒子帶去參加紅十字會的活動。他說,“我告訴兒子,人們去參加紅十字會的活動就是為了幫助那些無法自助的人。”1999 年,金金爸爸飛到地震災區,為那些流離失所的孩子送去了玩具。

當他告訴兒子他要去做這件事時,金金主動拿出了一個玩具。“我帶回了那些孩子住在帳篷裡的照片,金金把照片帶到學前班,給同學們講爸爸的故事。爸爸能幫助別人,這是令金金非常自豪的事情。

當生活中的不幸看上去不可戰勝時,父母可以幫助他們回顧以前發生過的事情,講述過去讓我們不再只看到事情災難性的一面。所以,可以給孩子講講自己的故事,爺爺奶奶的故事,以及那些幾十個世紀以來人們經歷災難,戰勝困難的故事。歷史永遠都是一本很好的教科書,讓我們的孩子從中看到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