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媽媽熱點>正文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曉歌 編輯你好!
我是一個4歲女孩的母親。 我女兒聰明、活潑, 能說不少兒歌、唐詩, 喜歡畫畫、講故事, 空間感覺也不錯。 但最讓我頭疼的是她近來說一不二, 要什麼東西立刻就得滿足, 否則大哭大鬧;有些事情自己一時做不好, 比如用積木搭的"高樓"突然倒塌, 多數情況下會半途而廢;和小朋友在一起一點都不知道謙讓, 而且一聽說別人比自己好, 就氣得不得了, 還時常挑剔小朋友……女兒的脾氣越來越大。 請問, 我該怎樣引導女兒?
--母親 林瓊

編者按:
林女士的苦惱, 可能也是不少媽媽普遍的苦惱。 對嬰幼兒的早期智力開發,

Advertisiment
已得到了新手爸爸媽媽們的共識:開發的效果有具體的指標可以驗證, 比如能說兒歌、會算算數、畫個小兔子或是辨認出不同的顏色。 而對寶寶非智力因素、尤其是"情商"---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優秀個性心理品質的培養, 就不那麼重視了。 其實,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 情商往往比智商更重要。 "情商", 又稱"情緒智商", 是美國心理學家相對於"智商"提出的一種心理能力, 是為人的涵養, 它表現出的是一個人的同情心、情感表達能力、自控力、適應性、獨立性、人際交往能力、受人歡迎的程度、是否善良、友愛、尊重他人、是否能承受壓力、堅持不懈、自我激勵能力等個性特徵, 在某種意義上比智商更能決定一個人事業的成功與家庭的幸福。
Advertisiment

人之初的教育, 應該是全面、和諧的教育。 良好的心理品質、習慣和能力的培養, 將會使孩子受益終身。 為此, 我們特別編發了《幼兒EQ養成打造計畫》一組文章, 但願能對那些遇到類似問題、處於困惑中的父母有一點幫助。

兩歲半的貝貝堅持自己提著對她來說碩大的玩具車, 媽媽要幫她, 貝貝不肯, 執拗地說:"我自己", "你拿不動, 車太大了", "不大, 拿得動。 ""你看我這不是提起來了嗎? "其實, 她是在拉著車走, 但一臉的自信讓你對她所說的不容質疑。
父母們會有這樣的感覺:年幼的孩子無論做什麼事, 內心的"底氣"都特別足, 即使面對無法逾越的困難和無數次失敗, 這種自信也毫不減弱。 自信是一種心理品質、是性格組成的重要因素,

Advertisiment
它屬於情商(EQ)的範疇。 對小寶寶來說, 每每學會自己用勺子吃飯、自己穿衣服系扣子、自己洗手、剔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