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情商認識4大誤區 問題孩子才需要?

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家的寶寶聰明可愛, 為了讓孩子聰明, 更是想方設法培養孩子的智商。 然而, 你是否在為孩子智商全情投入時忽視了孩子的情商培養?讓孩子融入社會, 不能只向智商看起, 否則“高智商低情商”也會讓孩子將來“混”得不好。 下面四個誤區, 爸媽你千萬不要踩。


別忽視情商培養

誤區一:只要學習成績好 情商根本是浮雲

今天的父母如果還持有這樣的想法, 那可真是相當的“OUT”了。 學校裡一直有一種奇怪的“十名”現象, 發現那些後來在社會各崗位上的領袖人才, 居然並不是原來班級裡的優等生,

Advertisiment
而是成績排名在十名左右的孩子。 其實奧秘很簡單, 這些孩子只把一部分的時間放在學習上, 另一部分的時間用於發展社交、探索等其他活動, 他們的自信心、獨立性、人際交往、問題解決和責任感得到了相當全面的發展。 而眾所周知, 對於領導者而言, 情商的影響力是智商的九倍。 如果沒有較高的情商, 根本不可能勝任領導崗位。


情商需經歷教訓

同時, 近來研究證明, 情商對兒童學習成績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如果學生沒有自信心, 缺乏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 情緒焦躁, 與同伴和老師不能相處融洽, 拒絕或逃避壓力, 無法樹立積極的觀念與目標, 他很難能有好的學習成績, 至少也一定會出現比較嚴重的偏科現象。

Advertisiment

誤區二:情商天然成 大了自然高

總的來說, 情商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高。 情商是關於自信心、獨立性、人際交往、自律、責任感、問題解決、情緒管理能力的關鍵觀念與技巧。 隨著年齡的增長, 有些情商能力會相對提高, 因為你從生活、經歷和失敗中得到了這些觀念和技巧。 但一來, 並非所有的情商能力都能夠經歷並從中悟到教訓;二來, 這些教訓是以這樣很多失敗為代價而獲得的。

3-12歲, 是人情商形塑的關鍵期, 孩子85%-95%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12歲以前形成的, 在小時候接受情商訓練,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走彎路, 為日後的成功奠定基礎。


智商情商要並重

誤區三:問題孩子才需要培養情商

所有的孩子, 都需要接受情商教育。

Advertisiment
儘管情商教育確實可以解決孩子的困惑, 比如, 害羞、適應力差、人際交往弱、愛發脾氣、不自律等。 但是, 情商教育有著更強大的“預防”功能。 在幼稚園階段接受過情商教育, 可以避免小學階段管理學習任務和自律方面的問題, 在小學階段接受過情商教育, 可以避免青春期出現的各種情緒和自我價值問題等。

誤區四:父母自己就可以完全教會孩子情商

情商觀念與技巧, 跟數學、讀寫一樣, 父母當然可以教孩子。 但是系統的學習, 只有在學校裡完成。 事實上, 父母傳遞給孩子的情商知識, 來自於自身被育養的經歷和獲得的知識, 未必都是正確的。 很多父母本身就存在很多情商弱項, 比如不自信、情緒管理差、不自律等等,

Advertisiment
很難傳遞給孩子正確的認知、觀念及技巧。 參加正規系統的情商訓練課程, 無疑就成了最好、最省心和最有效率的方式。

小編總結:以上的錯誤認識很普遍, 而這些錯誤的認識, 對孩子情商的培養都是不利的。 父母們在重視孩子智商培養的同時, 也千萬不要忽視了孩子的情商培養, 只有二者完善, 孩子才能真正地健康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