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情緒變化對寶寶健康的影響

專家指出, 人的情緒對健康影響極大。 愉快喜悅的心情會給人以正面的刺激, 有益於健康;而苦惱消極的情緒會給人以負面影響, 誘發各種疾病, 使原有的病情加重。 這一原理也適用在孩子身上。 良好的情緒可使機體生理機能處於最佳狀態, 使免疫抗病系統發揮最大效應, 抗拒疾病的襲擊。 不好的情緒是有可能誘發疾病的。

對孩子來說, 身體發育、免疫系統的發育都不夠成熟, 他的健康更容易收到各方因素的影響。 情緒就是其中一個因素。 而且孩子的情緒和健康之間的互相影響關係更為明顯。

Advertisiment

面對壓力時, 身體會關閉所有的長期機制和恢復機能, 使得身體的防禦體系不再靈敏, 記憶力和準確度都有所下降, 對入侵物的警報也不再敏感, 更易覺得累。 如果孩子的身體總是處在這種狀態, 那麼他生病的幾率也會提高。

產生憤怒時, 無論是盡情宣洩怒氣呢, 還是儘量壓制怒火, 對健康都有不良影。 孩子很容易出現一些不明顯的發怒症狀, 比如急躁、易怒、哭鬧等等, 也同樣會損害健康, 因免疫系統處於抑制狀態而更易被傳染疾病。

當人處於沮喪、悲觀和冷漠狀態時, 體內的複合胺和多巴胺都會偏低, 複合胺能調節人對疼痛的感知能力, 這也是為何有些孩子在心情沮喪時會有種種疼痛不適感的原因。 情緒低落還可能讓孩子睡眠不好、容易疲勞。

Advertisiment

哭泣的時候, 確實釋放了體內的不良情緒。 但同時伴隨著壓抑情緒身體會分泌更多激素和神經傳遞素。 如果這些物質長期留在身體裡, 即總是忍住不哭的話, 會使孩 子處於不必要的緊張狀態, 身體會更易受焦慮等負面情緒的影響, 出現免疫力變弱、記憶力變差和消化能力變弱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