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想和熊孩子和平交流 家長得會這幾招

孩子小的時候, 即使再叛逆, 父母們似乎都有辦法“收拾”他們。 不管方法是軟是硬, 反正孩子們總會很容易就能消停下來——至於是否很快又反復, 另當別論。

但是, 當孩子們逐漸邁向青春期的門檻, 一切似乎都變得不一樣了。 一般女孩在10歲前後、男孩在12歲前後, 就會進入青春期。 這個時候的親子關係往往會進入新的階段。 那些懂得放手、保持自我成長的父母, 會更容易和青春期的孩子打成一片, 而那些控制欲強、一直停留原地的父母, 更容易與孩子發生嚴重的衝突。 大量孩子離家出走、自殺的悲劇事件,

Advertisiment
就是發生在這個年齡段前後。

所以, 在孩子長大之前, 所有父母都有必要瞭解一下, 不遠的將來, 你將面對一個怎樣的孩子, 又該如何應對。

對孩子和同伴瘋玩有意見?也許你只是不能接受孩子長大的信號

我女兒9歲, 讀小學四年級了。 一直都挺懂事的。 不過近來放暑假, 玩有些瘋。 整天就是要出去好朋友家裡, 不喊她回來她都可以一整天不著家。 暑假作業扔一邊動也沒動。 我忍著沒說她, 可是她爸爸為著已經批評過她好幾回了。 按理孩子有朋友是好事, 可是我們擔心這會帶給孩子一些不好的影響。

一般, 孩子在兒童期就會有自己的朋友了。 但是, 到了青春期, 孩子的“朋友”似乎變得越來越重要。 這個時期的孩子, 會更希望能夠融入自己的同伴中,

Advertisiment
也更害怕被同齡人拒絕。 此時, 習慣了孩子順從的父母, 會感受到來自孩子同伴的“競爭”。 呈現出來, 就是父母們更多擔心孩子會交到不好的朋友, 會被同伴帶壞, 更容易在孩子交友問題上對孩子進行過多“干預”。

其實, 父母們的緊張往往是失度的。 父母們之所以緊張, 並非因為孩子做了多麼出格的行為, 而是無法接受孩子即將要遠離自己的信號。

一個家庭教育健全的孩子, 自有良好的判斷力, 去對朋友的好壞進行篩選。 而且, 對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而言, 父母和同伴對他們的意味是完全不同的。 他們更可能與父母聊學習、學業表現, 而更可能與同伴聊約會和性有關的話題。 父母對孩子同伴交往的粗暴干預,

Advertisiment
只會強化親子間的敵對, 壓抑孩子正常發展的管道。 父母希望給孩子有效建議、引導的企圖, 也更可能化為泡影。

如果有一天, 你的孩子開始更在意他的同伴, 那麼這是一個信號:做父母的需要開始做好準備, 孩子們需要更大的世界去成長, 我們要做的是放手, 並以一個老朋友的身份, 給予必要的提醒和守護。

覺得孩子總是不聽話、惹自己煩?也許你自己需要先處理好自己的“更年期”問題

晚婚晚育政策一直是被眾多父母執行的, 隨著經濟生活的富足, 社會生活的豐富, 孩子們的青春期和媽媽們的更年期都提前了, 這樣的話,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後, 媽媽們也多是45歲左右的中年婦女,

Advertisiment
開始進入醫學意義上“更年期”, 在這個階段, “更年期”與“青春期”的衝突非常常見。

在豆瓣上, 曾經專門有一個名叫“父母皆禍害”的群落。 裡面就是許多青年男女對自己更年期父母的各種吐槽和不滿。 濃濃的火藥味背後, 更多地看到兩輩人陷於各自的掙扎當中, 卻很少有真正看見“對方”。

追究到底, 青春期和更年期, 都是認同的問題。 在這兩個特殊時期, 人的生理都會發生巨大變化。 邁入青春期, 就是走向一次生理的高峰期;而走入更年期, 則是進向一個衰退期。 因此, 兩個各自有重要課題需要處理的人, 分別處於各自的焦慮當中, 碰到一起, 自然更容易發生激烈衝撞。

這個過程中, 父母自身的成長至關重要。

Advertisiment
畢竟,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 看似出處要求獨立, 其實心智並未成熟。 他們仍然需要父母的肯定和接納。 因此, 緩和親子衝突的主動權, 仍然把握在父母手裡。

日益邁向中年的父母, 必須要更勇敢, 儘管這很難。 其實, 人的一生, 一直在不停在向前、變化。 接納這些變化, 即是成長。 不接納, 就會出現問題, 甚至導致病痛。 父母先解決好自己的問題, 孩子的問題往往也就不成問題了。

你還該懂得一些必要的親子交流技巧

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 最常抱怨的就是沒法和孩子交流, 說不了兩句就再無法對話下去, 不是以孩子摔門而去告終, 就是在父母的怒吼中結束。 比如一位媽媽說:我有個大兒子今年十一歲了, 說話都帶刺, 是不是判逆期到了?

其實,這些父母往往還停留在原地,把已然長大的孩子,仍然當做一個小寶寶看待,並常用不恰當的管教,去干預孩子越來越強烈的自我意識和獨立自主的衝動。跟青春期孩子交流,下面這些技巧,你有必要瞭解:

1.家長要把孩子的表現當作他成長過程中正常的表現,在心裡真正接納孩子跟小時候的不同。

2.家長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看待問題。

3.我們說言多必失,批評、指責、抱怨、嘮叨、威脅、懲罰這些會傷害孩子的內容大多時候都會在語言中,所以要少說多聽。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他更多時候是在尋找一個傾聽的物件,因此你仔細認真的聽孩子說話,原本就是對孩子的一種支持,在聽孩子說話的時候,給一些簡單的回應和簡單的評說足夠。

4.說出你對孩子所做事情或者所說話的感受即可,不要長篇大論地告訴孩子如何去做。現在的孩子對大道理懂得比家長還要多,因此你的話他可能壓根就聽不進去。他只是想讓你表示一下認同而已,而你的認可已經讓他滿足。

5.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切要以尊重孩子為前提。努力把自己傳遞愛的方式調整到孩子的頻道上,以他能夠接受的方式給他。

6.青春期的孩子還是需要父母的“親密接觸”的,比如擁抱、摸摸頭、親親額頭等等。畢竟孩子的成長是延續的,小時候你一直跟他很親密,就因為孩子長大了,就不給了,他也會失落。

7.青春期的孩子切忌說教或打罵,想要打開和孩子溝通的途徑,不妨先從孩子感興趣的話題聊起,讓孩子逐漸對家長打開心扉。不要將家長的意願強加給孩子,對孩子多鼓勵、多稱讚。

缺少父母的關注和陪伴,孩子勢必將注意力轉向外界,尋求安全感的方式也會從外界獲得。所以,還是要從調整父母開始。陪伴孩子時間的短暫,並不意味著陪伴孩子的品質降低,反而應該更專注更投入地陪伴孩子,利用時間多和孩子溝通,先從孩子感興趣的話題聊起,慢慢走進孩子的內心。沒有不付出就收穫的事情,對於孩子陪伴少、理解少、關注少,怎麼可能獲得孩子敞開的心扉呢。

研究顯示:父母的心理素質在孩子的性格中關係更為直接,父母性情平和、做事民主,子女性格多表現為親切、率直,有活動能力;父母過分嚴厲,子女表現則往往是逃避、反抗或膽怯;父母處事忽冷忽熱,反復無常,子女多為神經質、自以為是、缺乏責任心、沒有耐心等。

因此,處於“更年期”的父母尤其要注意自己情緒生活的健康性,學會合理疏導自己的情緒,尤其是在消極情緒的調控上為子女做個好榜樣。

總之,在青春期孩子尋求自主性的過程中,衝突和權利鬥爭幾乎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大多數孩子和父母能夠解決好這些分歧,在維持彼此間積極情感的同時,重新調整與父母間的關係,使之變得更為平等。而那些特別叛逆的孩子背後,往往都有一個原地踏步、不肯成長的父母。所以,無論孩子處於哪個年齡段,父母保持自我的覺察和成長都至關重要。

其實,這些父母往往還停留在原地,把已然長大的孩子,仍然當做一個小寶寶看待,並常用不恰當的管教,去干預孩子越來越強烈的自我意識和獨立自主的衝動。跟青春期孩子交流,下面這些技巧,你有必要瞭解:

1.家長要把孩子的表現當作他成長過程中正常的表現,在心裡真正接納孩子跟小時候的不同。

2.家長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看待問題。

3.我們說言多必失,批評、指責、抱怨、嘮叨、威脅、懲罰這些會傷害孩子的內容大多時候都會在語言中,所以要少說多聽。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他更多時候是在尋找一個傾聽的物件,因此你仔細認真的聽孩子說話,原本就是對孩子的一種支持,在聽孩子說話的時候,給一些簡單的回應和簡單的評說足夠。

4.說出你對孩子所做事情或者所說話的感受即可,不要長篇大論地告訴孩子如何去做。現在的孩子對大道理懂得比家長還要多,因此你的話他可能壓根就聽不進去。他只是想讓你表示一下認同而已,而你的認可已經讓他滿足。

5.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切要以尊重孩子為前提。努力把自己傳遞愛的方式調整到孩子的頻道上,以他能夠接受的方式給他。

6.青春期的孩子還是需要父母的“親密接觸”的,比如擁抱、摸摸頭、親親額頭等等。畢竟孩子的成長是延續的,小時候你一直跟他很親密,就因為孩子長大了,就不給了,他也會失落。

7.青春期的孩子切忌說教或打罵,想要打開和孩子溝通的途徑,不妨先從孩子感興趣的話題聊起,讓孩子逐漸對家長打開心扉。不要將家長的意願強加給孩子,對孩子多鼓勵、多稱讚。

缺少父母的關注和陪伴,孩子勢必將注意力轉向外界,尋求安全感的方式也會從外界獲得。所以,還是要從調整父母開始。陪伴孩子時間的短暫,並不意味著陪伴孩子的品質降低,反而應該更專注更投入地陪伴孩子,利用時間多和孩子溝通,先從孩子感興趣的話題聊起,慢慢走進孩子的內心。沒有不付出就收穫的事情,對於孩子陪伴少、理解少、關注少,怎麼可能獲得孩子敞開的心扉呢。

研究顯示:父母的心理素質在孩子的性格中關係更為直接,父母性情平和、做事民主,子女性格多表現為親切、率直,有活動能力;父母過分嚴厲,子女表現則往往是逃避、反抗或膽怯;父母處事忽冷忽熱,反復無常,子女多為神經質、自以為是、缺乏責任心、沒有耐心等。

因此,處於“更年期”的父母尤其要注意自己情緒生活的健康性,學會合理疏導自己的情緒,尤其是在消極情緒的調控上為子女做個好榜樣。

總之,在青春期孩子尋求自主性的過程中,衝突和權利鬥爭幾乎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大多數孩子和父母能夠解決好這些分歧,在維持彼此間積極情感的同時,重新調整與父母間的關係,使之變得更為平等。而那些特別叛逆的孩子背後,往往都有一個原地踏步、不肯成長的父母。所以,無論孩子處於哪個年齡段,父母保持自我的覺察和成長都至關重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