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想教育兒童先要讀懂其心理生活!

我們必須面對這個最重要的現實:兒童擁有一種心理生活, 這種心理生活的微妙表現尚未引起人們的注意, 它的發展往往會被成人無意識地破壞掉。

對兒童來說, 成人的環境不是一種適宜的環境, 而是一群障礙物。 這群障礙物實際上是對兒童的防禦, 使他們的態度乖戾並容易受成人的暗示。 作為教育基礎的兒童心理學一直是從成人的角度, 而不是從兒童的特性來進行研究的。 因此, 它們的結論必須從根本上進行重新審查。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 兒童每一個不尋常的反應都給我們提出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兒童每一次發脾氣都是某種根深蒂固的衝突的外部表現,

Advertisiment
這種衝突並不能簡單地解釋成是對不相容的環境的一種防禦機制, 而應該理解為更高的品質尋求展示的一種表現。 發脾氣就像是一場暴風雨, 它是阻礙兒童的心靈中的秘密顯露的一種無奈的表示。

很明顯, 所有這些偽裝把兒童的真實心靈都隱藏起來了。 發脾氣、抗爭和偏常等表現掩蓋了兒童自我實現的不斷努力, 使他不能展示他的真正個性。 他的個性僅僅是各種特性的一個總稱。 在這些不協調的外部表現背後, 肯定存在著一個根據一個精確心理發展模式正在發展的個體精神胚胎, 那就是個性。 就在這些外部表現底下, 隱藏著一個尚未被認識的兒童、一個被掩蓋的充滿活力的人,

Advertisiment
他必須獲得自由。 教育所面臨的最緊迫的任務, 就是去瞭解這個尚未被認識的兒童, 並把他從所有的障礙物中解放出來。 從某種意義上說, 自由意味著一個人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 或者實際上就能去發現尚未知的東西。

在心理分析的研究和對尚未被認識的兒童心理的研究之間, 存在著一種根本區別。 這種根本區別主要是:在成人潛意識中的秘密是自我約束的某種東西, 而兒童的秘密很少會被他的環境所隱藏。 要幫助一個成人, 就必須幫助他解開在漫長的時期中形成的有關適應的一團亂麻。 要幫助一個兒童, 我們就必須給他提供一個能使他自己自由發展的環境。

Advertisiment
兒童正處於創造和發展的時期, 完全應該為他敞開大門。 事實上, 他正在創造自我, 也就是說, 正處於從不存在到存在、從潛在性到實際性的過程中。 處於這個時期, 兒童不可能是複雜的。 由於兒童具有日益增強的能力, 他在展現自我時就不會有很大困難的。 在一個自由的環境中, 即在一個適宜他發展的環境中, 兒童的心靈自然地得到發展, 並自動地揭示它的秘密。 只要堅持這條原則, 那麼, 所有的教育努力都不會更深地陷入一種無止境的混亂之中。

新教育的基本目的首先是, 發現兒童和解放兒童。 與之有關的首要問題就是兒童的生活方式, 簡單地講, 就是兒童的生活。 其次是, 當兒童日趨成熟時, 給他提供必不可少的幫助。

Advertisiment
這意味著, 環境是十分重要的;環境在兒童發展過程中必須適合於兒童的成長。 障礙物必須減少到最少;環境必須為那些有助於兒童能力自由發展的活動開展提供必要的條件。 由於成人他自己也是兒童環境的一部分, 因此, 他也應該使自己適應兒童的需要。 成人不應該是兒童獨立活動的一種障礙物, 也不應該代替兒童去進行那些兒童生長和發展所必要的活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