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想真正把臉洗乾淨,就這樣做吧!

人要洗臉, 是因為臉上的皮膚會有油脂分泌, 容易混合灰塵等雜質, 變得難看又不舒服。

想要知道該怎麼洗臉, 先要知道自己有一張什麼樣的臉。 每個人的臉都是不同的, 這個不同, 不是指有人貌比潘安, 有人加西莫多, 而是每個人的「膚質」不同。 人的膚質按照油脂分泌的多少分為油性、中性、幹性、混合性四種, 再加上容易過敏的敏感性膚質, 總共有五種膚質。 這五種膚質日常很好判斷。 用清水洗臉, 啥都不塗, 然後感受臉上的緊繃感多久才會消失:20 分鐘內消失, 就是油性皮膚20~40 分鐘消失, 就是中性皮膚;40 分鐘以上才能消失的,
Advertisiment
那就是幹性皮膚;有的人額、鼻部為油性, 其餘部位為中性或幹性, 這就是混合性皮膚;至於過敏性皮膚, 更好理解了, 就是:判斷完自己是什麼樣的膚質, 就可以按步驟來洗臉了。
首先, 水溫的選擇。 油性皮膚用用 38~40 度的熱水比較好。 比皮表溫度稍高但又不覺得燙, 容易把溢出的油脂洗掉;

幹性皮膚用冷水比較好。 用熱水洗會洗的比較乾淨, 但會導致幹性膚質的皮膚乾燥脫屑;過敏性皮膚用和皮表溫度差不多的溫水洗比較好。 防止水對皮膚造成冷熱刺激。 其次, 潔面用品的選擇。 其實就是洗面乳之類的選擇, 要考慮的就是這些潔面用品的鹼性問題。 鹼性大一點, 清潔效果越好, 但同時對皮膚的刺激也會越強。
Advertisiment
很多愛美的姑娘會擔心鹼性大的潔面用品會把皮膚越洗越老。 其實這點是不用擔心的, 像洗面乳這種潔面用品, 就算鹼性再大, 也是弱鹼性的物質, 而且人額頭以外的面部酸堿值呈弱酸性, 完全可以承受弱鹼性物質的刺激, 這在醫學上叫做「堿中和作用」對於油性皮膚, 可以選擇鹼性稍微大一些的洗面乳, 去汙能力強, 不過洗完臉要注意保濕, 防止皮膚緊繃, 導致油脂分泌過多;對於中性皮膚, 可以選擇含堿量小於 0.2% 的軟皂或者無脂潔膚液;對於幹性皮膚和敏感性皮膚, 可以選擇含脂量高的洗面乳, 刺激性比較小。
你要問怎麼判斷洗面乳的鹼性, 很簡單啦, 看洗面乳的泡泡, 泡泡多的, 一般是鹼性比較大的, 因為有皂化劑的成分在裡面。
Advertisiment
而泡泡少, 甚至無泡的, 大多是鹼性比較小的。 所以啦, 幹性皮膚的朋友洗臉時, 就不要:

最後, 洗完臉, 要及時擦乾。 因為, 如果不及時擦乾的話, 水分蒸發帶走熱量, 皮膚血管收縮, 血行緩慢, 皮膚得到的供養變少, 整個皮膚會變得更為乾燥, 所以, 洗完臉及時擦乾很有必要。 同理, 對於喜歡用濕毛巾敷臉來達到保濕效果的人來說, 反復的濕敷反而會破壞負責皮膚保水的角質層脂質, 讓水分丟失的更快。 結果就是越濕敷, 皮膚越幹。 所以說, 洗完臉要及時擦乾, 畢竟我們不是在做木乃伊:人需要洗臉, 是因為皮膚的油脂分泌會混合灰塵等亂七八糟的東西。 然而影響皮膚油脂分泌的因素有很多, 局部的清潔並不能改變這些全身性的因素。
Advertisiment
也就是說, 哪怕單次洗臉可以洗的像刷鍋一樣那麼乾淨, 過 3 個多小時, 又恢復如初。 相反, 如果在洗臉時過於追求乾淨, 導致過度清潔, 這樣反而會傷害臉部皮膚, 畢竟我們是洗臉, 不是拿清潔球刷鍋。 所以說, 洗臉最重要的, 不是強調洗得多乾淨。 而是要清潔適度, 外加洗得勤快, 洗完以後還要注意立刻塗抹合適的保濕用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