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想要孩子更出色,把“錢”砸在他臉上?

在美國有兩個經濟學家, 一個叫尤裡·格尼茨, 還有一個叫約翰·李斯特。 他們有一個信念, 作為一個經濟學家, 不管做出什麼結論, 最後都要靠實驗來檢驗真理。 比如你說股市是個大牛市, 會上一萬點, 那麼你就押上100萬, 如果到了就給你200萬, 如果不到就沒收, 看你還敢瞎BB。

當然, 他們不玩股票, 他們是有理想的青年, 他們想用自己的知識來改變世界, 尤其是改變窮人的命運。

他們想到一個很實際的問題, 怎麼樣改善孩子的學習成績。

方法有很多種, 比如內在激勵:“孩子, 爸媽省吃儉用供你讀書, 你一定要爭氣”……“天才就是99份努力加一份聰明”……“來孩子,

Advertisiment
我給你講講頭懸樑錐刺股的故事, 還有匡衡鑿壁偷光的故事”……當然, 你知道的, 這些通常沒什麼卵用。

兩位經濟學家想到一個很俗氣的辦法, 拿錢砸(獎勵)他們。

在成人世界你, 如果和你說, 你正確地開車, 不亂變道不亂停車, 會讓世界更美好……這有個屁用, 只要攝像頭一拍罰單一貼, 這事就立馬見效。 讓你垃圾分類, 能讓我們的星球更加環保, 你做了嗎?如果一旦罰款, 你不立馬積極配合嗎?

大人都不相信的事情, 讓孩子相信, 不如面對現實——對孩子的成績進行金錢獎勵。

不過, 這個念頭讓當地的教育部門嚇壞了。 “靠, 我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怎麼能講錢呢?”

兩個經濟學家繼續巧舌如簧, 居然說動了校董事會。

Advertisiment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 在經濟學家開展實驗的地方是美國高地市170學區, 孩子的學習實在太爛了, 爛到老師都沒信心要跑路了。 不如死馬當活馬醫。

接下來是錢的事。 兩位經濟學家找到了一個慈善家, 這個人是個對沖基金的大老闆, 第一, 他不缺錢, 第二, 他是個明白人, 這個道理他太明白了。 於是他開出幾十萬支票, 說, 你們拿去玩吧。

12

老師在課堂上對學生說, 如果你的成績提高到目標位置, 那麼每個月可以拿到50美元。

家長對這個實驗也很支持, 有個家長還開出DOUBLE的方案, 學校獎50, 老娘再獎50, 100刀樂。

每個月發獎的時候, 會在學校食堂舉行, 大家一邊吃著比薩, 一邊登臺領獎, 氣氛非常歡樂。 經濟學家還設置了大獎,

Advertisiment
如果達到某一個進步, 還可以500美元的現金和一張巨大的巨大的模擬支票。

最絕的的是孩子們將坐著由專人駕駛的加長悍馬豪華加長轎車回家, 這種高級轎車配備了真皮座椅, 電視遊戲機和冰箱。

當一個老是被學校老師當作學渣, 註定要掃大街的孩子坐著悍馬回家時, 他的媽媽幸福得幾乎要昏倒了, 她抱著兒子又親又苦, 說, 寶貝, 太棒了, 我們等著你下次拿全A回家。

大約經過了一年, 經濟學家開始統計他們的實驗成果。 在實驗組的400名學生中, 有50名輟學可能性很大的學生在激勵機制下達到九年級學生的學業標準。 對不及格的學生而言, 他們的學業成績提高了40%。

讓經濟學家倍感欣慰的是, 在實驗結束後, 也就是不再發錢獎勵時,

Advertisiment
那些實驗組的學生成績仍然明顯超過對照組的學生。 約有40名本來會輟學的孩子因為參與這個實驗而順利取得高中畢業證書。

當然這個實驗具體設計非常豐富, 還很有趣, 比如設計了對家長或者教師的獎勵, 同樣管用。 因為大家都喜歡錢。

不過在這裡, 我的好友OK媽叮囑我還是要強調一下:激勵是個雙刃劍, 使用時必須相當慎重。

對需要錢的窮人家孩子, 這個獎勵可能更有用, 對啥都不缺的富孩子就未必起作用。 如果投一筆錢在貧困山區的學校, 這個激勵可能相當管用, 孩子們會想, 我好好讀書可以讓麻麻少織多少袋子, 爸爸少扛多少木頭。

另外, 不是每一樣事情都是要靠金錢激勵, 這樣會消弱孩子的責任感。

Advertisiment
比如簡單的家務勞動, 如果金錢獎勵, 他會覺得這個事情和他無關。 但如果工作量比較大的家務, 比如家庭大掃除, 他做得非常努力、乾淨十足, 這個可以使用適當的經濟獎勵。

學習畢竟還是孩子的責任, 不應該輕易進行金錢或者物質獎勵, 這個分寸家長要把握好。 我孩子學校的校長也認為孩子表現很棒時或者考試考得不錯時, 給予獎勵是可取的。 不過我們該有個更好的表達方式, 比如, 當我們希望給孩子獎勵時, 不該說, 如果你做得好, 我就給你什麼。 而是該說, 如果你做到了, 我就和你一起“慶祝”。 因為如果你說“獎勵什麼”, 孩子會覺得那本不是自己的事, 但如果你說一起來慶祝, 那給他的動力是無窮的。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 人的行為最重要的其實是對激勵行為做出反應。

12 人的行為最重要的其實是對激勵行為做出反應。

12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