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想要安全生產,你還得認識這3大產兆

產兆1:落紅

落紅是指呈淡紅色或暗紅色的濃稠黏液。 出現落紅的主要原因是孕媽咪為進入生產過程, 子宮收縮造成子宮頸軟化並產生擴張與變薄的生理現象。 而在子宮頸擴張與變薄的過程中, 容易造成微血管破裂, 而且子宮頸在生產前, 本為密合的管狀構造並內含黏液, 當血液混合黏液並從陰☆禁☆道流出, 便形成所謂的落紅。

臨床上初產婦落紅約1周後才會真正進入產程, 只要陰☆禁☆道出血現象符合落紅的特徵, 便不需過於緊張。 經產婦變數較多, 若出現落紅則需儘快到醫療院所做檢查, 通過內診可評估子宮頸擴張程度與胎頭下降的情況。

Advertisiment
落紅出現在37周後是正常的, 可安心待產。 但如果在35周前出現落紅現象, 無論是初產婦或是經產婦, 都需要至醫療院所進行檢查。

產兆2:破水

寶寶生長在子宮腔並被包裹在羊膜之中。 羊膜是一層半透明就像保鮮膜一樣的薄膜, 而羊水其實就是胎兒的尿液。 造成羊水破裂最主要的原因是受到子宮收縮的擠壓, 但破水容易與陰☆禁☆道分泌物和尿失禁混淆。

因為懷孕時陰☆禁☆道分泌物增加為正常現象, 而造成尿失禁最主要的原因為子宮壓迫膀胱, 以及黃體酮的分泌使得肌肉放鬆, 因懷孕而產生尿失禁的狀況多為應力性尿失禁, 其典型現象為出現大笑、咳嗽、打噴嚏、搬提重物等造成腹壓上升的行為,

Advertisiment
因此可作為與破水分辨的依據之一。 另外因羊水是胎兒的尿液, 所以會有透明液體像水一般不斷流出的感覺。

若孕媽咪有破水的疑慮, 無論周數、初產婦或是經產婦, 都需立即前往醫療院所做檢查。 通過酸堿試紙測試, 可區分出是呈微酸性的陰☆禁☆道分泌物, 還是呈弱鹼性的羊水。 若在35周前破水可考慮安胎, 35周後則須住院待產。 另外坊間誤以為足月破水需在24小時內生產, 其實只要沒有發熱或白細胞數升高等感染跡象, 就可以繼續待產。

產兆3:陣痛

陣痛, 為生產必經之路。 一般生育年齡女性的子宮, 大約只有成人一個拳頭大。 而子宮本身就具有收縮的機制, 但懷孕後因為胎兒的成長, 子宮會逐漸變大,

Advertisiment
子宮收縮的感覺也變得更加明顯。 臨床上造成孕媽咪下腹疼痛的原因有很多, 如腸胃發炎、膽囊結石、尿路感染等, 因此下腹疼痛不一定是子宮收縮所造成。

沒有進入產程, 單純子宮收縮造成的陣痛感, 稱之為假性陣痛。 假性陣痛大約在懷孕32周後就會出現。 因此建議孕媽咪要多休息、不要太勞累或是搬抬重物, 以免造成子宮收縮。 若是單純的子宮收縮, 孕媽咪只要坐下或躺下休息, 陣痛感都能得到緩解, 其不適感並不會延伸到背部或是尾椎。

真性陣痛的特徵則為:1.陣痛頻率會越來越高;2.強度越來越強;3.疼痛感持續時間越來越長。 當發生以上特徵的陣痛感, 要懂得做時間的記錄。 若是陣痛的頻率間隔越來越長長並獲得緩解,

Advertisiment
則多休息即可。 如果陣痛感越來越明顯、強度越來越強且間隔越來越短, 疼痛的感覺無法消除, 初產婦陣痛感15~20分鐘疼痛一次, 到醫院都還來得及;經產婦變數較多, 若有規則性陣痛, 建議可至醫療院所做內診檢查。

若懷孕35周前出現無法通過休息來緩解規則性子宮收縮產生的不適, 那則是子宮早期收縮。 隨時可能會進入產程, 需進行安胎。 若發生在35周後, 則視為產兆, 必須做待產的準備。

疼痛感因人而異, 通過胎兒監測器, 才能瞭解子宮收縮的情況、頻率與強度。 且疼痛感不僅會出現在下腹部, 還會延伸到尾椎和背部。 又因子宮收縮強度越來越強、頻率越來越高, 會將子宮頸撐開, 所以也可能出現落紅現象。

產兆出現因人而異

三種產兆的發生並無先後順序,

Advertisiment
不同產兆對初產婦和經產婦來說也有不同的意義。 如上述, 若初產婦出現落紅, 約1周後才會進入生產階段, 因此不需急著到醫院檢查, 可在家中休息觀察。 但經產婦一有落紅的現象則須立刻前往醫院。

規律性真陣痛且發生在初產婦身上, 15~20分鐘一次陣痛, 到醫院待產時間都相當充裕。 但經產婦就容易有急產的狀況發生, 因此當經產婦出現產兆, 都需立刻到醫院進行檢查。 另外, 只有破水才是初產婦和經產婦都必須就醫的產兆。

許多孕媽咪已明顯感受到強烈陣痛, 醫生卻還是要求媽咪多到附近走走或甚至是回家休息。 通常這樣的情況是因為還沒進入“規則產程”。 一般在沒破水的情況下, 醫生都希望產婦有子宮規則收縮。子宮頸開到3~4指才會留院待產,多走動、爬樓梯是為刺激子宮規則收縮,讓子宮頸能夠逐漸打開,使產程能夠更加順利。

預產期將近,沒有產兆怎麼辦?

目前醫學上還不瞭解啟動產兆的時機。臨床上只能得知懷孕37~38周會自動開啟,甚至是到40周出現產兆也是正常的現象。若是過了預產期,一般正常情況下,可以等到41周再考慮催生。這中間需評估孕媽咪和胎兒的情況,如胎兒過大、胎兒心跳不穩定或孕媽咪罹患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子癇前症等,就可能會提前進行催生。

一般催生是從靜脈注射或是陰☆禁☆道塞藥,但藥物作用在不同人身上會有不同反應。若是孕媽咪對於催生藥物沒有反應則稱為“催生失敗”,一般若是催生3天還是無法生產,則可考慮剖宮產。

提高警覺 將風險降到最低

從產兆、待產到胎兒產出的過程少於3個小時就稱為急產。在醫學上對急產的定義則為:初產婦,子宮頸擴張速度每小時大於5 cm。經產婦,子宮頸擴張速度每小時大於10 cm。臨床上急產的概率並不高,但10個急產的產婦有9個為經產婦,也就是初產婦急產的概率相對較低。

對部分產婦來說,產兆可能不容易分辨,通常對於個性不拘小節、粗神經或是對疼痛感較能夠忍耐的產婦而言,就很有可能已在產程中卻不自知而發生在家裡或是救護車上生孩子的情況。因此吳文毅醫師不斷強調,經產婦或是有急產經驗者,一旦有了產兆就要馬上到醫院檢查。

經產婦為何容易發生急產現象?

曾經有自然產經驗的女性,因為子宮頸已有被撐開或是鬆弛的可能,再次撐開相對較為容易。因此生越多胎且生產越密集的經產婦,發生急產的概率自然越高。

另外,除了產婦本身的條件以外,胎兒的體形也可能造成產婦急產的。比如,胎兒體形較小而產婦體型較高大或是骨盆腔較大,也可能會有急產的狀況。急產除了可能導致寶寶在醫療資源不足或甚至無醫療資源的場所誕生而造成危險之外,也容易因胎兒出生過快,而造成產道神經、肌肉受傷。

預防急產最好的方式是,當出現任何產兆都立即到醫院檢查。也建議生產的醫院不要離家太遠,車程最好能夠控制在半小時內。

雖然本篇文章介紹了產兆及發生產兆時的應對方法,但只要經產婦出現任何產兆或是產婦出現破水狀況,就一定要到醫院檢查。若出現其他若讓孕媽咪感到疑惑的症狀,最簡單且快速的方式就是直接打電話去產檢或是生產的醫院詢問。提高警覺、平安生產,才是最主要的目的。

醫生都希望產婦有子宮規則收縮。子宮頸開到3~4指才會留院待產,多走動、爬樓梯是為刺激子宮規則收縮,讓子宮頸能夠逐漸打開,使產程能夠更加順利。

預產期將近,沒有產兆怎麼辦?

目前醫學上還不瞭解啟動產兆的時機。臨床上只能得知懷孕37~38周會自動開啟,甚至是到40周出現產兆也是正常的現象。若是過了預產期,一般正常情況下,可以等到41周再考慮催生。這中間需評估孕媽咪和胎兒的情況,如胎兒過大、胎兒心跳不穩定或孕媽咪罹患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子癇前症等,就可能會提前進行催生。

一般催生是從靜脈注射或是陰☆禁☆道塞藥,但藥物作用在不同人身上會有不同反應。若是孕媽咪對於催生藥物沒有反應則稱為“催生失敗”,一般若是催生3天還是無法生產,則可考慮剖宮產。

提高警覺 將風險降到最低

從產兆、待產到胎兒產出的過程少於3個小時就稱為急產。在醫學上對急產的定義則為:初產婦,子宮頸擴張速度每小時大於5 cm。經產婦,子宮頸擴張速度每小時大於10 cm。臨床上急產的概率並不高,但10個急產的產婦有9個為經產婦,也就是初產婦急產的概率相對較低。

對部分產婦來說,產兆可能不容易分辨,通常對於個性不拘小節、粗神經或是對疼痛感較能夠忍耐的產婦而言,就很有可能已在產程中卻不自知而發生在家裡或是救護車上生孩子的情況。因此吳文毅醫師不斷強調,經產婦或是有急產經驗者,一旦有了產兆就要馬上到醫院檢查。

經產婦為何容易發生急產現象?

曾經有自然產經驗的女性,因為子宮頸已有被撐開或是鬆弛的可能,再次撐開相對較為容易。因此生越多胎且生產越密集的經產婦,發生急產的概率自然越高。

另外,除了產婦本身的條件以外,胎兒的體形也可能造成產婦急產的。比如,胎兒體形較小而產婦體型較高大或是骨盆腔較大,也可能會有急產的狀況。急產除了可能導致寶寶在醫療資源不足或甚至無醫療資源的場所誕生而造成危險之外,也容易因胎兒出生過快,而造成產道神經、肌肉受傷。

預防急產最好的方式是,當出現任何產兆都立即到醫院檢查。也建議生產的醫院不要離家太遠,車程最好能夠控制在半小時內。

雖然本篇文章介紹了產兆及發生產兆時的應對方法,但只要經產婦出現任何產兆或是產婦出現破水狀況,就一定要到醫院檢查。若出現其他若讓孕媽咪感到疑惑的症狀,最簡單且快速的方式就是直接打電話去產檢或是生產的醫院詢問。提高警覺、平安生產,才是最主要的目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