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想要寶寶長高個兒,兩個關鍵因素要知道!

如何讓寶寶有個高個兒?很多爸爸媽媽都比較關注這個問題。 當寶寶年紀比較小的時候一些爸媽沒有關注到孩子長個兒的問題, 等到寶寶開始上小學之後, 孩子的身高明顯落後於同齡人時, 卻開始焦急萬般。 寶寶的生長發育有哪些特徵?如何把握孩子長高的黃金期?哪些行為有利於寶寶長高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一、遺傳決定身高潛力
生長的生理過程實際上受方方面面的影響, 跟後天的環境因素, 比如營養、情緒等都有關。 但其中, 最主要的是遺傳的因素。 據研究, 人的最終身高 75%取決於遺傳因素。

Advertisiment
也就是說, 一般情況下, 父母身材高, 子女身材也高;父母身材矮, 子女身材也矮。 如果經常有家長愛子心切, 希望孩子能長到很高, 往往都忽略了遺傳因素的重要性。
二、幼兒期和青春期是長個兒高峰期
寶寶的生長發育有兩個高峰期, 一個是嬰幼兒期(0~3歲), 一個是青春期(13~18歲)。 一般來說, 嬰兒半歲前每個月應該長2.5cm以 上;6個月到1歲時, 平均每個月要長1.5cm以上;而2歲和3歲這兩年平均每年也要長10cm以上;從3歲到青春期前, 每年應該長5~7cm;而進入青春期後, 身高會迅速增高, 到骨骺閉合前, 男孩至少長25~28cm, 女孩至少長23~25cm。 如果在生長高峰期那一年, 男孩沒長10cm以上, 女孩沒長 7cm以上, 都屬於發育遲緩, 應引起家長的重視。
三、充足睡眠和適量運動是長個的兩個關鍵因素
除了遺傳因素之外,
Advertisiment
睡眠與運動的也是影響孩子身高的關鍵因素。 促進人體長高的激素——生長激素在睡眠狀態下的分泌量是清醒狀態下分泌量的3倍左右, 所以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長高。 睡眠時肌肉放鬆, 有利於關節和骨骼伸展。 春天正是我們睡眠品質最好的時候, 這時應儘量讓孩子早睡、睡足、睡好, 以保證生長激素的分泌。 學齡期的孩子每天要睡夠9個小時左右, 不要晚于晚上10時上床睡覺。
另外, 鍛煉是孩子長個的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 經常鍛煉的人, 最終平均身高一定比不愛鍛煉的人高。 調查研究顯示, 同齡兒童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比不愛運動的平均身高高出4~8釐米, 有的甚至更多。
Advertisiment
運動同樣可刺激生長激素分泌, 大約20分鐘左右的運動, 可使正常兒童生長激素量達到一個高峰值。 孩子經常運動可促進骨生長, 尤以彈跳運動和伸展運動的效果最好, 如跳繩、單杠引體向上、體操、籃球、排球、羽毛球等, 建議生長期的孩子上下午各運動30分鐘。
四、Tips: 低年齡寶寶的運動
1歲以內的寶寶應該以主動運動和被動運動相結合。 主動運動即幫助寶寶進行一些抬頭、爬行、翻身的練習。 被動運動則是父母給寶寶做一些嬰兒操、按摩撫觸, 這也有利於小寶寶的生長發育。
2-3歲左右的寶寶可以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 練習跑跳, 玩拍球。
五、寶寶長高的飲食禁忌
1.平時讓孩子少喝甜飲料, 少吃甜點等糖分過多的食品, 過多的糖分會阻礙鈣質的吸收,
Advertisiment
影響骨骼的發育。
2.鹽也是增高的大敵, 必須養成少吃鹽的習慣。
3.注意加工食品的刺激, 如火腿、香腸、漢堡、肉鬆、汽水、乳酸菌飲料、霜淇淋、調味汁等等, 這類含有較多高磷類食品添加劑的東西攝入過多, 將直接導致孩子體內鈣、鎂等礦物質排出體外, 影響鈣的利用、骨骼的發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