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想要小孩有禮貌個性好?父母先把自己給管好

一年多前遇見了一個媽媽, 帶著孩子在草坪上曬著太陽, 孩子開心得玩著小手拉小手的人型小火車, 一邊喊著不下3次的媽媽, 但是這位媽媽的眼睛沒有離開過她的手機, 因為她忙著把孩子玩拉火車的笑顏po上網路, 忙著把打卡的文字透過手機傳達到臉書, 於是在孩子開心的叫了大概的10次的媽媽後, 她對著孩子大罵:「你吵什麼!再吵我就揍你!」

第二次遇到這個媽媽, 她正喚著孩子過來她的身邊加件衣服, 才不過三聲, 她的聲線即刻變得尖銳又潑婦, 對著孩子大吼:「是要我叫你幾聲!你欠揍是不是!」

Advertisiment

第三次遇到, 我是先看到孩子, 4歲的他有個2歲多的弟弟, 兩兄弟正因為強奪同一台腳踏車, 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 這時候媽媽出現了, 她對哥哥說:「你幹什麼不讓弟弟!」 然後這次媽媽說到做到了, 還真的就是一陣又拖又拉的揍了哥哥。

再隔半年, 我在兩兄弟的吵架聲裡發現了他們, 這一次我聽到哥哥對弟弟說:「你要我說幾次!你欠揍是不是!」 然後一把, 把坐在腳踏車上的弟弟推下車, 弟弟的大哭引來了放任孩子單獨在外頭玩耍的媽媽, 接下來, 母子的對話像是在比較誰比較大聲似的, 媽媽一邊潑婦的大吼「你欠揍啊!」, 孩子一邊越是大哭的想壓過媽媽的大罵。

好幾次被這對母子吵得煩躁的我, 突然在腦海跑出了幾個字,

Advertisiment
「自作孽」。 看著那位媽媽被孩子氣得青筋直冒, 同為媽媽, 我不該這麼不得體、不應該、不友善…但請原諒我腦袋的直接跟明確的反應~~因為我真得很想大喊, 這位媽媽您真的是…「自作孽」。

雖然父母親的樣子不見得是孩子未來的德性, 但是不可否認的, 在孩子的可塑期裡, 父母親的行為絕對會是孩子的模仿範本。 所以在一次又一次的碰面裡, 我在這孩子的身上發現了, 一次又一次被加深的、這個媽媽的影子:開口講話的口氣總是沒有耐性, 開口講話的音量也總像是在生氣。 開口講話的內容總是詞不達意的謾駡, 開口講話的模樣就是像他媽媽。

常常我們會很生氣的聽到別人說, 孩子不好的地方就像我們;又或是我們會很鄙夷的說著人家的孩子,

Advertisiment
那不好的模樣就像他爸媽;聽來讓人不舒服卻也辯駁不來, 因為這些話不過就是”身教”兩字的白話解釋罷了。

先不說孩子的外表長相, 就說孩子的習慣跟品性, 倘若孩子最主要的照顧者就是我們, 孩子眼睛看的是我們、孩子耳朵聽的是我們、那當然, 孩子嘴巴講的就會像我們。 用憤怒的對話想養出有禮貌的孩子?怎麼可能?用不耐煩的方式想培養孩子的耐心?不要傻了!用充滿攻擊性的舉動想教出孩子的合群?拜託!用揍哥哥(姐姐)的方式教養弟弟(妹妹)、又或是用揍弟弟(妹妹)的方式獎勵哥哥(姐姐), 然後還以為可以教出兄友弟恭或是我的家庭真可愛?那就真的…只能給87分了。

父母親的合理絕對會成為孩子的有禮,

Advertisiment
父母親的耐心絕對會成孩子的同理心, 父母親的處事絕會是孩子的待人方式, 父母親的野蠻…那就絕對養得出怪獸。

那位媽媽~~~(我由衷的在心裡吶喊著…但是我家宅爸一直很怕我會真的站在人家面前大喊啊~) 可不可以停下你那種無謂的憤怒跟謾駡, 跟孩子對話好嗎?

每次遇到的時候, 妳總在潑婦駡街;孩子在試探地時候妳總是罵聲先到, 孩子真犯錯了妳卻又只忙著滑手機, 孩子需要你的時候妳總是推開他們, 等到孩子需要妳好好培養他們的問題解決力時妳又總是揍人…

你的孩子才四歲我卻已經可以看出他14歲時的暴躁、看到他14歲時對旁人的不友善、看到他14歲時對妳的高強度叛逆、還有那種絕對、卻又讓人擔心的關係破壞度…孩子是在學妳啊,

Advertisiment
妳看不出來嗎?這樣的育兒法, 就叫自作孽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