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想讓孩子認錯改錯?不打不罵,這三招搞定!

當孩子犯錯了, 相信很多家長們都會選擇一些懲戒方法, 那麼讓孩子認錯改錯, 不打不罵還有哪些招數呢?

努力成為可以與孩子共同去面對錯誤的媽媽

昨天中午吃飯時, 爺爺說:“小龍看完兩集動畫片就不看了, 自己關了電視。 ”我一聽, 趕緊接話說:“我家寶貝可自覺了, 每次看完兩集動畫片, 自己就關了電視。 ”

小龍聽見我這麼說, 大概是被誇得不好意思了, 便自己走過來說:“媽媽, 我昨天晚上哭鬧了, 對吧?”

我一聽, 大有一種自我檢討的感覺, 雖然心理暗自高興, 但仍然不動聲色地說道:“對啊, 你為什麼要哭鬧啊?”

Advertisiment

他立即嘟著嘴巴, 露出一副難過的樣子回答道:“我昨天晚上很不開心。 ”

“你昨天晚上為什麼不開心啊?”

“我想讓媽媽陪我跑步!”

“媽媽陪你跑步了啊!”

“你跑得太慢了, 你這樣跑的!”他一邊說, 一邊邁著腿, 輕輕地走。

“其實, 你也知道媽媽為什麼要輕輕地走, 因為媽媽不懂打擾樓下的爺爺奶奶休息, 對吧!”

“嗯, 但我還是哭鬧了!”

“昨天已經過去了, 你知道自己錯了就好了!”說完, 我抱了抱他。

其實, 小龍經常自我認錯。 記得那天, 我剛收到馬老師給我寄的限量版鋼筆, 包裝盒非常漂亮, 我剛打開盒子, 拿出筆來, 他就拿著盒子來跟我說:“媽媽, 我太喜歡這個盒子了, 可是, 我不小心把這個弄掉了, 沒關係吧?”

我看了一眼他手上的蝴蝶結, 便笑著說:“沒關係,

Advertisiment
這個就送給你了!”

沒想到, 他拿著蝴蝶結, 又拿著盒子, 想來想去, 最後自己把它粘了上去。

小龍這種知錯認錯的態度讓我感到很欣慰, 也很慶倖自己在很早以前就對犯錯有了很深層次的思考。 記得小龍不到一歲時, 那天, 公公婆婆開三輪車帶小龍去附近的公園玩, 正準備走時, 婆婆突然發現忘記帶包了。

我見婆婆上樓不方便, 便主動跑上樓去給她找包。 可是, 找來找去也沒找到她的包, 我只好悻悻然地下樓, 告訴她自己沒找到她的包。 果不其然, 我話還沒說完就招來她一頓指責:“就放在床頭櫃上, 你怎麼就找不到, 沒哪一件事能做好!”

這句話當時重重地傷了我, 從那以後, 我收起了自己的好心, 只要他沒有明確讓我幫她做的事,

Advertisiment
我都變得不那麼積極主動。 與其被指責一番, 不如不給自己犯錯的機會, 不去做自然不犯錯。 於是, 所有的事後來都落在了先生身上, 每當婆婆指責他時, 先生便跟她嚷嚷開了。

除此以外, 不管犯了什麼錯, 先生只要能不告訴他媽, 就決不告訴。 在那之前, 我一直不理解先生的做法, 經歷了那事, 我終於理解了他的做法。 因為錯誤已經犯下, 而主動承認錯誤, 只能招來一頓指罵, 明知道會被責駡, 誰還去犯傻。 所以, 面對很多問題, 先生常常選擇隱瞞, 而婆婆只能幹著急。

他們母子給了我深層次的思考, 我不希望自己成為婆婆那樣的母親, 我更希望我兒子不管犯了什麼錯誤都能主動告訴我, 我只有在得知詳情的情況下,

Advertisiment
我才能借助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他。 即便犯了不可饒恕的錯誤, 我作為媽媽也有責任去督促他改正。 帶著這樣的信念, 我努力成為那個可以與孩子共同去面對錯誤的媽媽。 下面我把我的經驗總結出來:

除了原則性錯誤以外, 請給孩子試錯的機會

孔子有雲:“人非聖賢, 孰能無過!”心理學中也有“試錯法則”。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 犯錯其實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 他在探索外界、探索自我的過程中, 只有通過不斷犯錯, 才能獲得經驗, 進而形成正確的是非觀。 否則, 他永遠也不知道自己什麼做法是正確的, 什麼做法是錯誤的。 自己的行為尚無定論, 自然也不能去評斷別人的行為。 所以, 除了原則性錯誤以外, 父母應該給孩子試錯的機會。

Advertisiment

不指責, 寬容對待孩子的錯誤

當孩子犯了錯誤以後, 父母一定要寬容對待。 任何指責、抱怨, 都會把孩子逼退到一個你無法理解的角落裡, 從而選擇各種方式來隱瞞你, 或者跟你對抗。 因為他不敢面對錯誤, 更不敢面對父母的指責。 其實, 犯錯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沒有改正錯誤的勇氣。

先接納錯誤, 再跟孩子一起探討正確的做法

接納孩子的錯誤後, 撫平孩子的情緒, 再跟孩子一起探討犯錯的原因, 是經驗不足, 還是認知不足。 找到原因以後, 父母再跟孩子一起探討正確的做法。 在知錯、認錯、改錯的過程中, 孩子就會逐漸成長起來, 慢慢也會用一定的是非標準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