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想讓寶寶記憶力超群?這樣帶孩子,才能越玩越聰明!

很多媽媽對提高記憶力這件事格外感興趣。 都是帶孩子, 有的傻玩傻樂相信孩子快樂就好, 有的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多管齊下, 堅持一定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其實, 3歲之前, 最好的方式, 還是在玩耍中訓練思維, 而非傳授技能。

儘量教能讓寶寶長久受益的“活東西”, 而不是今年教了, 明年就拋之腦後的“死東西”。

比如訓練記憶的能力, 而不是要求他背會多少詩詞。

比如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而不是要求他數到三十或五十。

但是, 寓教於樂, 是一種非常高明的技術。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些日常帶娃中就能提高記憶力的小遊戲,

Advertisiment
讓寶寶越玩越聰明。

我們在記東西時, 首先用到的是短期記憶力, 然後通過複習進行強化, 從而變成長期記憶力。

短期記憶力是一種寬度的積累;長期記憶力是一種深度的延伸。

寬度沒有, 深度再深終有局限, 深度沒有, 寬度在寬也是過眼雲煙。

第一個問題, 寬度怎麼擴展?

——短期記憶力的訓練

鍛煉觀察能力

觀察能力不好的孩子, 記憶能力一定不會很好, 觀察與記憶是一個共同體。

可以先通過鍛煉寶寶的觀察能力, 進而提高短期記憶力。

小寶寶——刺激感官

小寶寶可以回饋給你的互動不多, 但這不代表他們沒有去觀察和記憶, 這個階段就是儘量給予寶寶全方位感官刺激。

多帶他活動, 去感受每一樣東西。

Advertisiment

告訴她這是大樹、綠色的大樹, 這是鐘聲, 軟軟的是媽媽的圍巾。 也可以給寶寶看一些閃卡。

多看、多聽、多感覺, 就是一種積累。

大寶寶——記憶與觀察遊戲:

誰不見了?

1歲半以前的寶寶可以引導, 比如放一隻小豬, 一隻小牛, 然後在寶寶眼皮下把小豬藏到媽媽身後。

告訴寶寶:咦, 小豬不見啦, 哄哄哄, 小豬去喝水啦。

然後再拿回來, 示意寶寶指給你看——剛才誰去喝水啦?

1歲半之後, 可以同時在寶寶面前放上幾種物品, 讓孩子閉眼睛, 拿走一個, 問問寶寶, 咦?誰不見啦?

再大一點可以升級為形狀或數位, 比如同時放上正方形、圓形、三角形、菱形、星形, 然後問寶寶, 哪個形狀/數字不見了?

盒子裡藏著什麼?

這是個有趣的木質記憶盒。

當然你完全可以自製,

Advertisiment
把紙箱板剪成同寬, 交叉做成小隔斷, 每個小隔斷裡放一樣小東西。

蓋上蓋子, 讓寶寶猜, 盒子裡都住著誰?

或者爸爸媽媽發出某種動物的聲音, 然後寶寶來猜是從哪個盒子發出來的。

這種略帶刺激的神秘和驚喜感, 沒有寶寶招架得住。

其他記憶遊戲

其實幾乎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拿來玩觀察和記憶遊戲。

彩卡、毛絨玩具、字母、數位...把你能想到的儘量往里加!

就拿昨天推薦的卡片舉例, 從少量的卡片開始, 讓寶寶匹配圖形或顏色。

進階版就是把卡片全朝下, 記住具體位置, 每次翻兩張, 爭取配對成功。

調動多種感官

如果你的遊戲可以刺激多種感官, 也非常有助於寶寶實現短期記憶。

玩的時候動起來

如果在玩的過程中可以讓身體動起來,

Advertisiment
比如拍手、跺腳、蹦跳等等, 寶寶記東西會更容易。

我記得CC從小看著的一套書, 卡爾爺爺非常著名的《From head to toe》, 相信很多媽媽都知道。

wave my arms: 擺動手臂

clap my hands:拍手

kick my legs:踢腿

每一個畫面都代表著一個部位的相應動作, 每次CC都很喜歡跟著模仿。

這樣她就在玩中記住了From head to toe每一個部位。

如果記憶可以這麼有趣, 哪裡還需要孩子死記硬背哪裡是頭?哪裡是手?

用感覺助力記憶

很多人覺得視覺和聽覺才是記憶的主要輸入模式。

但是千萬別忘了感覺。

多讓寶寶摸一摸。 眼睛看到的, 耳朵聽到的, 終不如手裡摸到的讓人震撼。

CC有一個聰明小狗屋, 我個人很喜歡, 一個狗屋, 一隻毛絨小狗, 10套不用顏色和材質的骨頭。

把骨頭放進狗屋裡, 媽媽提出要求,

Advertisiment
寶寶按指令摸出相應的骨頭。

最簡單的方式是按質地, 比如絲綢的、尖刺的。 。 。

最難得是按顏色, 因為需要先去記憶庫尋找相應顏色對應的質地, 才有可能成功摸出。

其實這個遊戲在家自創也沒問題, 多找一些不同質地的東西, 讓寶寶去觸摸, 然後進階到盲摸。

你會發現“感覺”對記憶的刺激完全不比聽覺和視覺差。

重複的韻律

童謠和兒歌一直被經典傳唱是有原因的。

聽覺刺激配上舞蹈動作甚至只是搖擺, 也能提高寶寶的記憶力

強調順序的重要性

上面兩種方式都是適合短記憶中的簡單資訊。

隨著孩子記憶能力的增強, 怎麼教孩子處理大塊的複雜資訊呢?

咱們平時想記住大段故事, 一字一句的複述下來是非常困難的。

但如果把每一段總結成一個關鍵字,就更容易記住。

這就是把大段複雜的資訊拆分為多個短小獨立的簡單資訊,然後再進行排序記憶。

比如給孩子講故事,就拿我給CC講《母雞蘿絲去散步(Rosie's Walk)》舉例。

這就是一本非常典型的通過排序,記憶故事走向的繪本。

母雞蘿絲出門散步,狐狸不懷好意的跟在她後面,想找個機會把她吃掉。

蘿絲走過了院子,狐狸跟在後面一腳踩在了耙子上,耙上豎起來把狐狸打得頭暈腦脹。

蘿絲繼續往前走,她繞過了池塘,狐狸正準備撲向她,一不小心,又掉進了池塘。

在這之後又經過了乾草堆,磨坊、籬笆、蜜蜂房...

每經過一個地方,狐狸身上都發生一場鬧劇。

那麼這個長長的故事就可以做成簡單的memory card(記憶卡)。

可以是這樣的:

可以是這樣的:

也可以是這樣的:

大一些的孩子可以自己梳理事件順序,第一、第二、最後....

當然繪本只是一個舉例,你可以梳理發生的任何事情。

那麼很小的寶寶可以做這種順序訓練麼?

事實上從出生開始,你就已經在做了。

對於小寶寶來講,順序就是從建立常規的日常程式開始。

比如3小時一迴圈或4小時一迴圈的E.A.S.Y作息順序。

比如睡前程式。當你下命令說睡覺時,寶寶也許會覺得無所適從。

但如果你有一套常規的睡眠程式,刷牙—洗臉—換睡衣—講故事—然後燈光調暗—道晚安。

那麼寶寶就很容易把這套程式跟睡覺聯繫在一起。

第二個問題,深度怎麼擴展?

——長期記憶力的訓練!

長期記憶力說起來簡單,就是通過不斷重複和回顧短期記憶,使它變成長期記憶。

事後回顧

可以幫助寶寶做一些回顧。

開始的時候可以只回顧特殊事件,因為這更容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進階版可以把“某事件回顧”變成了“某一天回顧”。

高階版可以“回顧某一年的某一天”。

除了事件之外,所有的東西都可以用來回顧以加強記憶的。

但是呢。

副作用我也是有必要提前告知的。

比如最近一次我睡前懺悔,嗯,今天媽媽心情不太好,凶了CC好幾次,媽媽覺得非常抱歉,對不起。

誰想到這記仇的熊孩子把一樁樁一件件都給我列出來了:

在公園我把牛奶撒了,你就氣我了(凶她亂灑牛奶)。

晚飯喝水的時候我一邊喝一邊吐泡泡(往杯子裡),你就搶走了我的水杯,又氣我。(不是搶只是拿走)

剛才上床我一直讓你給我講故事,你不給我講,就氣死我啦!

汗!

來點紀念品

一個畫面,一個紀念品,一首歌,都能觸動我們,幫助我們喚起內心強烈的長期記憶。

相信你一定特別喜歡給孩子拍照,卻很少幫她回憶。

如果你能時常翻出照片來跟寶寶講述照片裡的故事,那也是一種複習。

看,這是上周去海洋館的照片,CC當時還喂了海豹吃小魚。

這個是跟姥姥去海邊建的城堡,後來海浪沖過來,還把你的城堡打翻了。

照片只是我們手邊最便利的一種方式,其實,每個事物都可以很有意義哦。

教育孩子不是流于任何技術和形式,而是潤物細無聲的點滴滲透。

培養孩子也不是揠苗助長或守株待兔,而是幾分耕耘幾分收穫,授人以漁而非授人以魚。

但如果把每一段總結成一個關鍵字,就更容易記住。

這就是把大段複雜的資訊拆分為多個短小獨立的簡單資訊,然後再進行排序記憶。

比如給孩子講故事,就拿我給CC講《母雞蘿絲去散步(Rosie's Walk)》舉例。

這就是一本非常典型的通過排序,記憶故事走向的繪本。

母雞蘿絲出門散步,狐狸不懷好意的跟在她後面,想找個機會把她吃掉。

蘿絲走過了院子,狐狸跟在後面一腳踩在了耙子上,耙上豎起來把狐狸打得頭暈腦脹。

蘿絲繼續往前走,她繞過了池塘,狐狸正準備撲向她,一不小心,又掉進了池塘。

在這之後又經過了乾草堆,磨坊、籬笆、蜜蜂房...

每經過一個地方,狐狸身上都發生一場鬧劇。

那麼這個長長的故事就可以做成簡單的memory card(記憶卡)。

可以是這樣的:

可以是這樣的:

也可以是這樣的:

大一些的孩子可以自己梳理事件順序,第一、第二、最後....

當然繪本只是一個舉例,你可以梳理發生的任何事情。

那麼很小的寶寶可以做這種順序訓練麼?

事實上從出生開始,你就已經在做了。

對於小寶寶來講,順序就是從建立常規的日常程式開始。

比如3小時一迴圈或4小時一迴圈的E.A.S.Y作息順序。

比如睡前程式。當你下命令說睡覺時,寶寶也許會覺得無所適從。

但如果你有一套常規的睡眠程式,刷牙—洗臉—換睡衣—講故事—然後燈光調暗—道晚安。

那麼寶寶就很容易把這套程式跟睡覺聯繫在一起。

第二個問題,深度怎麼擴展?

——長期記憶力的訓練!

長期記憶力說起來簡單,就是通過不斷重複和回顧短期記憶,使它變成長期記憶。

事後回顧

可以幫助寶寶做一些回顧。

開始的時候可以只回顧特殊事件,因為這更容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進階版可以把“某事件回顧”變成了“某一天回顧”。

高階版可以“回顧某一年的某一天”。

除了事件之外,所有的東西都可以用來回顧以加強記憶的。

但是呢。

副作用我也是有必要提前告知的。

比如最近一次我睡前懺悔,嗯,今天媽媽心情不太好,凶了CC好幾次,媽媽覺得非常抱歉,對不起。

誰想到這記仇的熊孩子把一樁樁一件件都給我列出來了:

在公園我把牛奶撒了,你就氣我了(凶她亂灑牛奶)。

晚飯喝水的時候我一邊喝一邊吐泡泡(往杯子裡),你就搶走了我的水杯,又氣我。(不是搶只是拿走)

剛才上床我一直讓你給我講故事,你不給我講,就氣死我啦!

汗!

來點紀念品

一個畫面,一個紀念品,一首歌,都能觸動我們,幫助我們喚起內心強烈的長期記憶。

相信你一定特別喜歡給孩子拍照,卻很少幫她回憶。

如果你能時常翻出照片來跟寶寶講述照片裡的故事,那也是一種複習。

看,這是上周去海洋館的照片,CC當時還喂了海豹吃小魚。

這個是跟姥姥去海邊建的城堡,後來海浪沖過來,還把你的城堡打翻了。

照片只是我們手邊最便利的一種方式,其實,每個事物都可以很有意義哦。

教育孩子不是流于任何技術和形式,而是潤物細無聲的點滴滲透。

培養孩子也不是揠苗助長或守株待兔,而是幾分耕耘幾分收穫,授人以漁而非授人以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