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想養一個大方小孩?家長應該這樣做

養生之道網導讀:

大大方方打招呼, 在大人眼裡看起來是在再正常不過的行為, 但對於寶寶而言, 這其實是他邁向社會的第一步, 需要時間學習、鍛煉。

Advertisiment

寶寶還不會走路的時候, 就已經可以沖著隔壁的阿姨微笑了, 甚至於有時候寶寶還會主動和周圍人咿咿呀呀的“嘮叨”。 但隨著寶寶會說話了以後, 有些父母會發現自己的孩子突然變得膽小和敏感起來, 見到親戚時, 躲在父母身後不願出來:“打個招呼, 問聲好, 對寶寶很難嗎?”

· 大方打招呼, 邁入社會第一步

大大方方打招呼, 在大人眼裡看起來是在再正常不過的行為, 但對於寶寶而言, 這其實是他邁向社會的第一步, 和吃飯、睡覺這樣天生獲得的行為相比, 寶寶是需要時間學習、鍛煉, 讓自己更有勇氣地去打開心扉, 迎接父母以外的人, 迎接新鮮的事物。

自我保護的潛意識

2歲多的寶寶開始懂得害羞了,

Advertisiment
當遇到他不熟悉的人時, 他通常會先採取保護的姿態, 躲在媽媽的身後, 悄悄觀望並觀察。 至於問候的行為, 則需要寶寶在肯定自身的安全之後, 才能付諸實際行動。

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寶寶觀察世界的角度與大人不一樣, 他們對很多看到的事物都充滿好奇, 常常盯著一個東西會發一會兒呆, 又或者他還專注地沉浸在剛剛玩的遊戲裡, 這樣會沒有注意到媽媽在讓他打招呼。 所以, 很多時候, 並不是寶寶沒有禮貌, 而是他們正在仔細研究自己喜歡的新發現呢。

· 慢步調, 在大自然中尋找共鳴

隨著寶寶的長大, 父母需要幫助寶寶逐漸建立起正確的社交行為, 大方開朗的性格有利於寶寶建立和擴大朋友圈, 有利於健全性格的養成。

Advertisiment

好父母, 好榜樣

父母是寶寶的第一模仿對象。 身為父母, 要時刻給寶寶做表率, 比如在電梯間向鄰居問聲好, 出社區門向開門的保安說謝謝, 和鄰居多組織聚會, 參加社區其他寶寶的生日會……這些行為寶寶都會記住, 並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來。

從同齡小夥伴開始

寶寶和寶寶之間最容易找到共鳴, 一起做小遊戲, 一起唱歌, 讓寶寶之間迅速熟絡起來!鼓勵寶寶將自己的玩具帶出來, 和別的寶寶一起分享。 在交流和玩耍的過程中, 寶寶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會不斷提高, 面對陌生環境的適應力也會不斷增強。 同齡的寶寶互助友愛, 才能培養出大大方方的寶寶。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

每個寶寶對接受一件新事物或掌握一個新本領的速度都不一樣,

Advertisiment
因此父母不要以別的寶寶來衡量自家寶寶。 對於寶寶而言, 大自然是一個能讓他們放鬆和學習的好地方。 面對自然裡的陽光和微風, 可愛的小動物, 流動的小溪水, 孩子在與自然的互動中, 會主動去領悟交友的方式, 培養堅韌、獨立和開朗的性格。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