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有一個聰明而且聽話的寶寶, 其乖巧的外表, 和聰明的內在, 任誰看了也忍不住誇幾句啊。 可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盡如人意的, 有些孩子愛發脾氣, 有些孩子並不是家長想的那樣聰明, 有些孩子愛哭愛鬧。 這是為什麼呢, 只有很少一部分原因是天生的, 大部分都是後天情緒造成的。
我們知道, 引起幼兒情緒反映的原因有很多, 1歲前主要為滿足生理需要。 例如:溫暖的環境、吃飽、睡足、尿布乾淨、身體舒適等, 都常常是引起愉快情緒的動因。 2歲後的幼兒除滿足生理需要外, 還需滿足社會性的需要。
Advertisiment
寶寶感受到壓力會哭鬧
現代的孩子在得到鋪天蓋地的愛的同時, 也失去了隨心所欲地玩樂的自由;在得到大量玩具的同時, 卻失去了與父母擁抱、遊戲和談話的機會;在幼稚園, 教師與孩子、孩子與孩子之間有時會有一些問題發生, 如受到批評, 不能與小朋友友好相處等等, 這些都是使孩子產生壓力感的原因。
當寶寶感到有壓力時, 由於語言表達能力有限, 往往無法清楚地講出來, 因此他們有時無法得到成人的及時幫助。 而且由於他們自身的知識以及處世經驗缺乏, 處理問題的能力太差, 因而不能自己解除壓力。
Advertisiment
作為家長, 如果你能細心觀察孩子的言行, 就能覺察孩子是否面臨壓力以及壓力的程度如何。
一般而言, 當寶寶面臨壓力時:
行為方面常表現為愛說假話、愛打人, 故意損壞東西;
情緒上常表現為愛哭鬧、不講理, 常常感到害怕而糾纏著大人, 睡眠不穩, 夜驚(從睡夢中突然驚醒甚至坐起), 夢魘以至夢遊等;
身體反應是經常持續(用力)眨眼睛、咬指甲、挖鼻孔, 面部或四肢肌肉抽動等
精神反應則表現為注意力不能集中, 愛忘事, 愛胡思亂想, 說話含糊不著邊際等等。
當孩子出現以上某種反映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