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愛孩子,家長不妨這樣做

現在的社會, 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 他們在家裡備受寵愛, 特別是老一輩爺爺奶奶們, 簡直達到了溺愛的程度。 殊不知, 這種“小皇帝”的養育方法可能會給孩子造成不良的行為習慣和道德觀念。

1、家長要與孩子建立平等關係

孩子的年齡小, 心理承受能力差, 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當孩子在生活中、學習上遇到疑難問題時, 家長要細心地聆聽, 耐心地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當孩子在生活中遭遇到挫折, 精神萎靡不振時, 家長要像朋友似的, 與孩子促膝相談, 給他指引正確的前進方向, 鼓勵他振作起來。

Advertisiment
當孩子在學習上取得進步時, 家長要為孩子祝賀, 與他一同分享快樂。 雖然孩子小, 但孩子也有他自己的想法, 家長在做一些決定時, 也要爭取孩子的意見, 讓孩子覺得他也是家庭中的一員, 他也有發言權。 這樣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家長在表揚或批評孩子時, 要把握好火候, 掌握好分寸。 表揚孩子時, 可以親昵地摸摸孩子的頭, 抱一抱他, 對他說一些鼓勵的話。 批評孩子時, 首先要瞭解情況, 分清場合, 批評的語意要婉轉、含蓄, 忌用“當頭一棒式”的嚴厲斥責, 反對武力脅迫。

2、家長要為孩子創造和諧環境

一個孩子從出生到進入社會, 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家庭裡度過的。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 父母是孩子無可選擇的第一任教師。

Advertisiment
我們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龍生龍鳳生鳳, 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雖然這句話並不完全對, 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有的家庭裡, 爭吵聲、責駡聲、埋怨聲此起彼伏, 孩子往往會表現得比較暴躁、好強。 有的家庭裡, 成員之間互相不太關心, 孩子就會表現得比較冷漠、孤僻。 相反, 如果家庭比較和睦, 成員間關愛有加, 那這樣的家庭裡的孩子就會表現得比較活潑、開朗。 家庭是構成社會的最小細胞, 是社會和諧的基礎, 只有家庭和睦了, 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3、家長要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習慣

家長們可以利用空閒或者節假日等時間, 多帶孩子去書店、圖書館熟悉的文化場所。 要讓孩子知道, 老師和父母所講的動聽的故事,

Advertisiment
都是來自書架上各種各樣的兒童讀物, 從而激發兒童對書本的興趣。 還要給孩子講故事, 因為故事是兒童最喜歡的一種文學形式, 也是培養孩子想像、探索和興趣的一條最好的途徑。 兒童聽了故事後, 會激起對故事情景的幻想及對故事細節的探索, 進而激起學習的願望和興趣。 此外, 要注意培養兒童的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和思維能力, 在培養這些能力的過程中, 要注意啟發開導。 如, 在孩子認識“大”和“小”的基礎上, 引導他們觀察、比較, 啟發兒童通過說出具體的什麼東西“大”, 什麼東西“小”, 通過比較, 使兒童正確地認識事物。 同時, 還要注意培養兒童的學習、衛生、生活等良好的習慣, 促使兒童健康成長。

4、家長要向孩子提出合適要求

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曾提出學習最佳期的問題,

Advertisiment
學習在最佳期內進行, 能把現有的潛在水準轉化為新的現有水準。 如果脫離最佳期就不利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智力的發展。 所以必須掌握好各時期兒童年齡的學習內容的最佳期, 根據教育專家和有關資料的報導, 二至三歲是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四至五歲是掌握書面語言的最佳時期;五至五歲半是掌握數的概念的最佳時期;六歲左右是掌握大小和方位知覺的最佳時期。 只有按照孩子的年齡特點, 掌握好孩子的學習最佳期, 因材施教。 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有些家長不從兒童的實際出發, 不管孩子能力水準如何, 而是超越兒童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發展的趨勢,
Advertisiment
超前進行兒童不能勝任的潛力開發。 讓兒童識字、背唐詩、學英語、學書法、學畫畫等, 恨不得一下子把兒童的智力全部都開發出來, 結果弄得孩子苦不堪言、身心俱疲。 由此可見, 明智的家長應該把握住讓兒童在遊戲中學習的方法, 把啟發性與趣味性緊密結合起來, 寓教於樂, 讓兒童在愉快的遊戲和生活中自然地成長。

5、家長要多與老師溝通交流

班級是孩子與同齡孩子交往的地方, 不同於家庭。 通過與老師的交流, 才能對孩子集體生活有更深的瞭解, 幫助孩子取得更大的進步。

在實際生活中, 每個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都各有所長, 都不可能整齊劃一。 只有家長認真思考, 深入實踐, 大膽革新, 不斷完善,才能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教育方法,才能更好地去愛孩子。世界上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孩子的父母。

不斷完善,才能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教育方法,才能更好地去愛孩子。世界上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孩子的父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