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外食亮起紅燈, 孩子又不肯乖乖在家吃飯時, 怎麼辦?不妨試試親子共廚, 帶領孩子一同認識廚房這個神秘的領域, 參與各式食材的烹煮過程。 根據太平洋崇光文教基金會與全民健康基金會共同發起的「小學學童飲食習慣調查」發現, 有親子共廚經驗的孩子中, 有6成的孩子認為和爸媽一同下廚, 飯菜變得更好吃!
《Wendy媽媽親子廚房》的作者Wendy, 本身育有一雙兒女, 她認為:「料理是一份愛, 是寵愛孩子的心意。 」因此, 雖然身為職業婦女, 在婚後便開始積極學習料理, 並且取得西餐和調酒的修課合格證, 還考取了丙級保母執照!在2009年,
Advertisiment
一份料理, 傳達濃濃的愛
談到為什麼會開始有與孩子共廚的想法?Wendy媽咪笑著表示, 其實源自于小時候祖母及母親留給她的珍貴回憶。 「還記得讀小學時, 午餐時間, 母親或祖母總是提著剛做好的熱騰騰便當, 親自送到學校來。 校門口的欄杆上, 掛著許多張引頸盼望的小小臉蛋, 我就在其中, 遠遠望見家人到來, 一顆等待的心, 像小鳥般雀躍不已, 心早就飛出欄杆外, 來到親愛的家人身旁。 直到接過便當, 心才能安定下來。 」
事隔多年, 兒時便當裡的菜色早已回想不起來, 但那份從家人手中接過便當的幸福回憶,
Advertisiment
在生活中體現飲食教育
「誰知盤中飧, 粒粒皆辛苦」, 這樣的詩句, 孩子總能朗朗上口, 但詩句背後的意義, 孩子究竟明白幾分?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了幾分?Wendy媽咪認為, 許多生活觀念及待人處事態度, 其實都可以在餐桌上自然地給予孩子潛移默化, 想要教導孩子宏遠的行事為人價值觀, 不妨從小就從最簡單的飲食教育開始!
飲食教育說起來其實一點也不難,
Advertisiment
從改善偏食做起
孩子偏食, 一直是讓父母非常頭疼的問題, 擔心因為營養攝取不均衡而影響生長發育。 Wendy媽咪認為, 父母可從以下幾個方向來改善孩子的偏食問題:
1.檢討大人對食物的態度
很多偏食問題其實源自于大人, 例如:爸媽不愛吃青椒, 這項食材自然不會出現在餐桌上;或是大人吃苦瓜時面有難色, 說出「好苦」之類的話語, 這些都可能讓孩子對於不曾食用過的食物產生負面印象。 因此, 要改善孩子的偏食問題, 大人必須從自身對食物的態度做起!
Advertisiment
2.提供多元化的副食品食材
從孩子4〜6個月大起, 就要開始吃副食品, 在這個時期, 爸爸媽媽就應該儘量讓孩子嘗試各式各樣的食材, 如此一來, 孩子日後對於各類食物、口味的接受度就會更廣。 願意嘗試不同的口味, 才能攝取更豐富、均衡的營養成分。
3.自小習慣簡單的食物調味
至於孩子口味的養成, 建議自小給予低油、簡單的飲食調味, 多品嘗食物的原味, 除了吃得健康, 也避免養成孩子重口味的飲食習慣, 加深日後偏食的負面因數。
堅決不吃的食物, 無須勉強
如果多次嘗試後, 孩子對於某項食材仍然無法接受, 也無須過度勉強, 畢竟仍可從其他食材中獲得相同營養, 不至於影響生長發育。 只要孩子不是長期不吃某大類營養素(如蛋白質)中的大部分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