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愛是最好的老師

不久前, 我帶兒子小撒去某知名早教班, 參加他們的免費公開課。 代課老師是一個漂亮的女青年, 據說畢業於美院, 畫畫技巧非常棒!

但是, 在聽她上課的過程中, 我發現她教學存在一個問題。 她總是強調讓寶寶們“大家看我”“大家仔細看”“看看老師手上拿著什麼?”……在一節公開課上, 她這樣的話語重複了幾十遍。

這位老師展示出一幅圖, 然後她一遍遍問寶寶們:“小朋友們, 你們看到了什麼?”當寶寶們給出各種答案時, 她並沒有立刻鼓勵和肯定發言的寶寶, 而是要寶寶們繼續仔細看。

寶寶們的注意力有限,

Advertisiment
在接連被否決之後, 教室落入一片死寂, 寶寶們開始東看西看。 最後, 這位老師給出了一個標準答案, 她說“這是一張大馬哈魚的圖片”。

聽到這個答案, 寶寶們沒什麼反應。 酷愛動物的小撒向我吐了吐舌頭, 說自己看到的只是一條魚。

我學過幼兒心理學, 知道兩三歲的孩子無法理解什麼是“一張魚的圖片”, 因為“圖片”是個抽象的事實。 這位老師想讓學齡前的孩子具有這種較高層次的概念, 實在是揠苗助長。 這好比是對一個完全不懂外語的人說英語, 你說的聲音再大, 他聽得再認真, 都是沒用的。 更何況, 大多數孩子從沒見過大馬哈魚, 這樣的答案除了帶給孩子挫敗感之外, 就只是雞同鴨講的浪費時間。

這節課上, 老師教寶寶畫大馬哈魚。

Advertisiment
她教的步驟沒錯, 然而寶寶們興致不高, 寶寶們都在觀察教室的佈置、媽媽的表情、課桌的顏色……這位老師越讓寶寶看她怎麼畫, 寶寶們就越是開小差, 東張西望……

我想到了美國的大衛·埃爾金德教授在《遊戲的力量》一書中, 描述了這種錯誤的早教現象。 他說:“讓孩子仔細看, 是干擾孩子自主學習的罪魁禍首……與幼兒學習經驗最接近的比喻是好像成人初次造訪一個陌生的國家, 尤其是一個與我們自己文化迥異的國家。 對嬰幼兒來說, 這個世界就是他們初次透過感官經歷的新國度, 他們需要時間, 而且是用他們自己的時間和步調來探索發現這個新世界。 所以, 早教者強調讓寶寶‘看我’, 和‘仔細看我’, 都是錯誤的方法。

Advertisiment

對比這位老師, 我想到了自己的大女兒小學階段學習打羽毛球的經歷。 我曾找過兩位羽毛球教練。 第一位教練總是讓孩子看他, 當然了, 他的動作很標準, 很嫺熟。 但是, 我的孩子自己練習時卻頻頻受挫。 這位教練對她流露出失望的眼神, 最後學習變成了苦差事, 不了了之。 第二位教練一直讓孩子將注意力放在球上面, 要把球打回去, 不要擔心。 當孩子出現挫敗時, 教練會演示給她看腳應該放在什麼位置和如何握拍。 孩子在她的指導下很快就學會了羽毛球。

可見, 好的老師總是在觀察孩子, 而不是讓孩子拼命看他。 好的早教老師還應該充滿熱情, 觀察幼兒的熱情和啟發幼兒的熱情。 幼兒的世界是直觀而獨特的,

Advertisiment
他們無法理解成人的“學習目標”。 好的老師可以從自然情境入手, 讓寶寶們獲得新奇刺激的經驗, 認識他所要啟發的東西。

我曾看到一個6個月大的寶寶, 無數次將搖鈴丟到地上, 讓早教老師撿起來還給他。

這個寶寶正是在用他這種自創的遊戲, 學習探索著他的世界。 如果是一位沒有耐心的早教老師, 她一定會感到厭煩枯燥。 然而他遇到一個好老師, 老師每次將搖鈴還給他的時候, 都背一句兒歌。 搖鈴掉到地上的聲音越大, 老師背的兒歌就越鏗鏘有力。 寶寶興高采烈, 樂此不疲, 他覺得扔搖鈴、聽兒歌是充滿趣味的事情。

寶寶們非常喜歡玩敲擊的遊戲, 這是他們將物體概念化的方式。 我曾看到一位老師會給寶寶們提供木湯匙、銅湯匙、不銹鋼湯匙等不同工具,

Advertisiment
還提供各種容量的水杯。 當寶寶們發現敲水杯可以發出“音樂”時, 老師就給他聽名曲, 然後循序漸進地進行音樂薰陶。 至於國畫的學習也是這樣, 好的老師會讓寶寶們觀察一滴墨水在宣紙上蔓延蕩開的樣子, 讓他們觸摸毛筆, 用柔軟的筆頭在手掌上畫畫, 甚至可以讓孩子用自己長髮的發梢來畫畫……這些例子, 讓我們看到好老師是從寶寶的眼光和感知看問題, 他們帶給寶寶對每樣事物的激情和興趣。 好老師絕不是販賣知識和技能。 相反, 好老師帶著愛和激情, 將這些傳遞給寶寶們。

對於這一點, 愛因斯坦的回憶錄上也有類似故事, 愛因斯坦曾說:“我在6到14歲之間上過小提琴課, 但是老師都不是那種讓音樂淩駕於機械訓練之上的人。我快13歲才正式開始學琴,主要是因為我愛上了莫札特的奏鳴曲。為了想讓那些精緻超凡的美妙樂音重現到某種程度,我非得改善我的琴藝不可……我基本相信,愛,是比責任感更好的老師。”

說實話,給寶寶找到好的早教老師絕非易事。如果可以,在確定老師之前,家長最好與老師深入溝通。一要看老師如何理解自己所傳授的技藝或理念;二要看老師的母語素養與綜合素質。我給寶寶找老師的原則是寧缺毋濫,如果找到了良師,一定要在簽合同繳費之前,與所在的早教機構達成協議——不許中途換老師。

但是老師都不是那種讓音樂淩駕於機械訓練之上的人。我快13歲才正式開始學琴,主要是因為我愛上了莫札特的奏鳴曲。為了想讓那些精緻超凡的美妙樂音重現到某種程度,我非得改善我的琴藝不可……我基本相信,愛,是比責任感更好的老師。”

說實話,給寶寶找到好的早教老師絕非易事。如果可以,在確定老師之前,家長最好與老師深入溝通。一要看老師如何理解自己所傳授的技藝或理念;二要看老師的母語素養與綜合素質。我給寶寶找老師的原則是寧缺毋濫,如果找到了良師,一定要在簽合同繳費之前,與所在的早教機構達成協議——不許中途換老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