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慎!母乳媽媽不能替代寶寶用藥

有的媽媽聽說人體用藥後, 部分藥物可隨奶汁分泌排出, 於是當母乳餵養寶寶生病時, 自己就代替嬰兒服藥。 這樣做是無益有害的。

Advertisiment

乳母不宜代替寶寶吃藥

藥物雖然能在奶汁中分泌排出, 但大多數藥物在奶汁中含量極微, 可嬰兒吸吮含藥的奶汁後, 在血液中卻不能達到有效濃度, 反而會使病菌演變成抗藥菌株產生抗藥性或產生不良後果, 如:母乳服用溴劑後, 可引起嬰兒皮疹和倦睡;用碘劑可影響嬰兒甲狀腺的發育和功能。

更嚴重的是乳母服用維生素B1, 體內會因糖代謝不全而產生過多的丙酮酸, 母乳中的丙酮酸可使嬰兒中毒, 甚至突然死亡。 此外, 許多藥物在奶汁中的濃度遠比血液有效濃度低, 嬰兒通過母乳攝取這些藥物, 產生不了治療作用。 所以, 乳母不宜代替嬰兒吃藥。

哺乳期媽媽的用藥原則

哺乳期媽媽生病需用藥時, 有很多需要遵循的服藥原則。

Advertisiment
用藥一定要遵循醫生的建議安全用藥, 避免對寶寶造成傷害。 那麼, 哺乳期媽媽用藥要遵行哪些原則呢?

1、遵循醫生的建議

個人健康狀態不能完全依靠主觀的自我感覺良好而決定, 當身體感到不適時, 哺乳期媽媽應及時尋求醫生的幫助,

Advertisiment
千萬不要自行評斷或自行購買藥物服用。

2、評估藥物對人體影響

媽媽用藥前要充分估計對母嬰雙方的影響, 可用可不用的藥物最好不用。

3、儘量避免使用嚴重不良反應藥物

對成人可產生嚴重不良反應的藥物, 哺乳媽媽要儘量避免使用, 如果病情需要, 應該停止授乳。

4、允許嬰兒單獨使用的藥物

允許嬰兒單獨使用的藥物, 哺乳媽媽也可以使用, 這類藥物一般不會對寶寶造成大的傷害, 但是不排除特異質的寶寶。

5、選擇藥效短的

最好選擇藥效短的藥品, 其中像止鼻涕、抗組織胺的藥物種類繁多, 包含一日服用四次、一日服用一次等, 對哺乳媽咪來說較不建議使用一天服用一次(屬長效藥物)的藥物。

遵循以上原則,

Advertisiment
媽媽才能保證自己服藥期間不會對寶寶產生影響, 同時, 能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而且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