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長大後, 一副文質彬彬的樣子。 這讓許多知道他小時候愛“瘋”的親友們感慨不已:一個小時候那樣愛“瘋”的孩子何以有如此大的改變?
“人來瘋”是小孩子的通病, 我不清楚這裡面有什麼生理原因, 也無法從醫學的角度加以闡述。 因此, 我只能表達自己對這種現象的感受而已。
兒子小時候是典型的“人來瘋”。 家裡來客人了, 他會把自己所有的書全拿出來擺在地上, 或者把僅有的幾件玩具拆得七零八落。
那時, 家裡只有一座三人長的沙發, 大人和客人坐在沙發上說話, 兒子會讓客人躲開, 因為他要“跳遠”,
Advertisiment
兒子的父親對他的這種“惡習”深惡痛絕, 總是大聲呵斥他, 但他不長記性, 下次客人來了還是照樣。 越不讓他“表演”, 他就越是要“表演”。 而我對他的這種“惡習”反倒沒有大驚小怪, 有時還和客人一同欣賞他的“勇敢”。 幾次過後, 他覺得沒什麼意思了, 反而不再“瘋”了。
那時我的這種做法頗受非議, 一些同事和親友都笑話我嬌慣孩子, 沒有分寸。 而我卻覺得淘氣是孩子的天性, 就像喜歡表現自己以吸引別人的注意是人類的“通病”一樣。
事實上, 我們討厭孩子的“人來瘋”, 不在於他們的“瘋”, 而在於他們在“人來”的時候才瘋。
Advertisiment
由此我想到, 許多孩子的膽小和自閉是不是“人來瘋”被打擊後的結果?我不敢妄下結論, 但把孩子“人來瘋”的天性過早地扼殺了, 無疑是對孩子早期激情和創造力的一種耗損。
當然, 我也不會縱容更不會鼓勵自己的兒子一直這樣“瘋”下去, 事後, 我會採取一種比較溫和的方式與他交流, 給他講道理。 明知他不一定明白我講的道理, 但我還是會耐心地講給他聽, 告訴他那樣做的好處和壞處:你表現自己的“勇敢”固然很好, 但影響了媽媽和客人的談話就不好了。
下次,
Advertisiment
兒子長大後, 一副文質彬彬的樣子。 這讓許多知道他小時候愛“瘋”的親友們感慨不已:一個小時候那樣愛“瘋”的孩子何以有如此大的改變?他們不知道, 可是我心裡很明白。 兒子的改變是學校教育的結果, 我的“無為而治”只是沒有扼殺他早期的天性而已。
細細想來,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